高甲戲與泉州人
央視國際 (2005年12月21日 11:50)
|
|
|
高甲小戲《管甫送》陳登標作 |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的文化藝術。泉州之所以成為高甲戲的發祥地,高甲戲歷經數百年在泉州一帶閩南地區始終保持長盛不衰、傳承不息的態勢,應該説與泉州人的性格、泉州人的欣賞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
泉州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獨具魅力的名勝古跡,富於特色的民俗風情,蘊秀藏奇的旅遊資源,優美生動的風物掌故,為這座聞名中外的僑鄉名城增添了迷人的神韻,形成了泉州文化的魅力。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以及南音、北管等戲曲、音樂藝術,就是在這一片肥沃豐厚的土壤繁衍生長的。
人們也許會産生疑問:為什麼同樣在泉州的土地上,悠久古老的提線木偶戲、譽稱“宋元南戲活化石”的梨園戲等優秀傳統劇種,現存的劇團已很少;而高甲戲這一隻有300多年曆史的劇種,似乎仍具有十分頑強旺盛的活力與生機。
筆者並非戲曲史研究專家,但我以為,以下幾方面,可能是高甲戲長盛不衰的根由。
一是泉州人的性格與高甲戲的形成、發展緊密相關。閩南文化是閩南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吸納融會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精華,閃耀著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芒。這與高甲戲的基調,包括劇種的風格、劇目題材的內容、表演形式的粗獷豪放、活潑生動、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可以説是意趣相投,極為吻合。早期高甲戲大量搬演《三國》、《水滸》等英雄人物故事,屬於“銅琵琶鐵綽板豪唱大江東去”一類格調,無疑體現了泉州人、閩南人那種豪邁豁達、敢拼敢贏的性格特徵。高甲戲舞臺上表現的大喜大悲、大愛大憎、善惡分明,乃至音樂唱腔上高亢激越、盪氣迴腸的旋律,恰恰是泉州人、閩南人性格的形象寫照。
二是明清之際,封建王朝施行“禁海”、“遷界”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世代靠海為生的閩南人民陷入生存維艱的困境。而孕育、産生於明末清初的高甲戲並非偶然的産物,人們採用粧閣、高蹺、踩街遊行的形式,發泄、傾抒頑強抗爭的情緒,當時百姓稱之為“宋江戲”。形成了“二百年前唱宋江”,“水滸家家話晚窗”的戲劇現象,加以當時許多人為了溫飽選擇了“搬戲”賣藝為生,有些藝人甚至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謀求生計。因此,清朝中期在泉州一帶閩南沿海地區有那麼多的高甲戲“戲窩子”、戲班藝人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應該説是當時東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民族的抗爭精神,催生了高甲戲的繁衍與蔓延。
三是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人民在長達數百年的海外交通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海納百川”、“大度包容”的襟懷和氣量。體現在泉州地方戲曲藝術尤其是高甲戲裏,善於吸納其他劇種的優點和特長,使高甲戲從早期的簡單、粗糙逐漸走向成熟與完美。
高甲戲遍佈福建南部沿海閩南語系地區和台灣省,成為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地方戲,不少高甲戲藝人曾遠涉重洋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一帶演出。高甲戲,成了海外華僑慰藉鄉愁鄉思的鄉戲鄉音。
四是泉州傳統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四時八節有許多民俗節慶活動,僑鄉各地經常要請高甲戲等戲班前來演戲助興。特別是晉江市,自古以來民間戲劇藝術就十分興盛。改革開放以來,晉江市戲劇事業蓬勃發展,全市擁有上等級的民間職業劇團22個,建有露天舞臺2000座。每晚至少有15個劇團在演出,真是無夜不鑼鳴,無人不看戲,同時培養了大批戲劇新生人才,營造了濃郁的戲劇藝術社會環境。在閩南僑鄉,聽説要演高甲戲,觀者人山人海,看戲的人越多,鄉里的人就越感到自豪榮耀。他們還把這盛況拍照、寫信寄給海外的親人,讓他們也為家鄉的興旺而高興。有些僑胞回鄉捐建公益事業,或為父母祝壽,也喜歡請戲助興,增添喜氣。新加坡有位高僧宏船法師來到泉州晉江,特意要看八十高齡高甲戲名丑的戲。這位法師離家四十多年,小時喜看高甲戲,離開家鄉後仍唸唸不忘。(陳瑞統)
責編:王卉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