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豐都漢代墓穴發現罕見胡人俑(組圖)
央視國際 (2005年11月09日 11:30)
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土方
昨日,豐都高家鎮漢墓出土的胡人吹簫俑(左)和説唱俑(右)
高聳的發髻、寬大的衣袖,一個美女右手嫵媚地俯在耳邊傾聽;尖狀帽子、瘦削的臉龐,一個胡人手持長簫吹奏不停……昨日,豐都縣高家鎮一新近被發掘的古漢墓,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幅美妙的圖景。
據了解,此次發掘的八個漢墓中共出土了漢磚、漢俑、瓷碗等極富漢代平民生活特色的文物,其中近十個漢俑在整個大灣漢墓群中還十分少見,胡人俑則更是極其罕見。 菜地考古挖掘被疑盜墓
昨日,本報接到熱線反映,在豐都縣高家鎮豐都第二中學附近一菜地,有幾個外地人正在挖墓,已經挖出來不少珍貴的文物。這些外地人時而甘肅口音,時而四川口音,村民懷疑他們是在盜墓。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趕到豐都縣高家鎮,據了解,挖掘墓穴的人為陜西寶雞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此次挖掘為三峽文物保護項目之一。
歷時十天挖出八個漢墓
據陜西寶雞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説,此次發現漢墓的地方曾是當地人燒陶的地方,其間有一根粗粗的煙囪,因此被當地人稱為煙囪包,現在這裡已經成為種植蔬菜的地方。
這位工作人員説,整個發掘工作已持續進行了十天,共發掘出八個漢代墓穴,從中出土大量的漢磚、漢俑、瓷碗等文物。這八個漢墓年代約為東漢至西晉年間,距今約2000年,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記者在現場看到,發掘地是一片菜地,八個新發掘的墓穴就在菜地中。這八個墓穴大小不一,最大一個長約5米、寬約2米、高約1.8米,其上方有兩個墓穴,斜側面有一個墓穴,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墓穴,下面還有兩個墓穴,整個墓穴群就好像是七個墓穴在圍繞最大墓穴而建。
漢墓中驚現罕見胡人俑
陜西寶雞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説,在三峽一帶漢墓非常普遍,如豐都大灣漢墓群。此次發掘中,出土的俯耳俑、説唱俑可以説在整個漢墓發掘中都十分少見,胡人俑則更是罕見。此次漢墓除漢俑、瓷碗外,還發現了上千塊漢磚。
記者在考古隊庫房中看到,漢俑均身着長袍,跪在地上,長袍的衣褶清晰可見。其中胡人俑頭部帶着一頂尖尖的帽子、臉龐較其他漢俑要瘦削很多,手持一隻長簫,簫的一頭在嘴部,另一端直抵在地上,其神態頗為悠然自得;而俯耳俑則是一個漢代美女,長髮盤起仿佛朵朵雲彩,優雅地舉起右手輕輕俯在耳際,仿佛在傾聽什麼。另一説唱俑則顯得有些木然,左手按在地上的鼓上,右手高舉小棰,仿佛瞬間就要落下。
均為平民墓屆時將回填
據這些考古人員説,發掘的這八個漢墓均為漢代平民的墓穴,其中最大的那個墓穴可能是一個家境稍富裕一些平民的墓,基本可以排除家族群葬。挖掘後,除對其中較珍貴的文物保存外,將對古墓進行回填,使其恢復原狀。
考古人員稱,通過對出土文物、墓穴群落的研究,可以對漢代葬俗、漢代的埋葬制度以及漢代平民生活狀態進行進一步研究。 (記者 張宏錦 本組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毛仁東 攝)
責編:王卉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