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自然探索 > 正文

(穿越可可西裏)與野牦牛遭遇

央視國際 (2005年10月17日 10:18)

  常聽科考隊的動物專家蘇建平研究員説:“我們這一路一定能看見野牦牛。它高大、雄壯、健美,是高原的霸主,野狼拿它都沒辦法。如果把它惹急了,能把一輛越野車頂翻。”

  家養的牦牛記者見過,但野牦牛只在科考沿途遠遠地望見。野牦牛藏語中稱為“吉雅克”。15日,車隊在藏北多格錯仁湖畔與一頭野牦牛不期而遇,近距離領略了它的風采。

  美麗的多格錯仁湖水掩映著天空的藍色,湖邊紅色的山脈倒影在湖中。越野車馳騁在寬廣的草墊上,湖南岸的火山岩遺跡是科考隊員尋找的目標。車隊開上了一個小山岡,一個黑點進入了隊員們的視野。“前方有一頭野牦牛。”隨隊作沿途動物資源調查的蘇建平研究員喊到。

  拿起望遠鏡順著老蘇指示的方向望去,一頭體長2米多,全身暗黑色的野牦牛正在和我們對峙。真是自然造化,這麼美的動物。它的肩部中央高高凸隆起,腹部寬大;頭上的60多厘米長的圓錐形角從頭兩側伸出,如同月牙一般向上、向後彎曲,指向我們的車。它的體毛為暗褐黑色,特別長而豐厚,尤其是頸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幾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個圍簾,如同懸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

  老蘇介紹,野牦牛是我國青藏高原一帶的特産動物,分佈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肅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棲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夏季甚至可以到達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山高嶺峻,空氣稀薄,植被貧乏的生活環境造就了野牦牛耐苦、耐寒、耐饑渴的習性。它對高山草原環境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

  野牦牛好奇地觀望了幾分鐘,好像認為處境不安全,轉身向後慢跑著退去。跑了大約200米,又轉過身來和我們對視。10分鐘後,它終於看夠了,向山清水秀的湖邊跑遠了。

  根據老蘇的判斷,這是一頭中老年的公牛。野牦牛性喜群居,常七八頭、數十頭、上百頭為群。但中老年的雄獸則性情孤獨,夏季常離群而居。野牦牛牙齒質地堅硬,鼻鏡小,嘴唇薄,採食能力很強。食物以針茅、苔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為主,白天則進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芻,或者躺臥休息、睡眠。

  既然是中老年的公牛,又佔領著水草豐美的地域,其他強壯的青壯年公牛不會攻擊它嗎?“動物之間也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野牦牛都有各自的領地,不會輕易地攻擊同類。如果它們之間總是不斷地相互攻擊和防範,個體處於緊張敵對的狀態,對整個種群地良性發展非常不利,所以野牦牛只要不爭奪配偶,一般都會和睦相處。從動物學角度講,這叫做進化穩定對策。”老蘇解答了記者的疑問。(記者楊維漢)

責編:王卉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