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中國人的“和”之美
央視國際 (2005年09月14日 09:21)
在“中秋”所蘊含的文化含義中,“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標誌。
湖南省作協副主席葉夢説,講究按照二十四節令來安排生活和農事的中國人,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都體現了農耕文明的精神延續。它提醒我們季節的轉換、強調人在天地之間的位置。元宵節和中秋節是中國節令中與月亮相關的節日,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特別是中秋節,是融入了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的節日。
他説,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一個民族把宇宙天象的完美的時刻作為自己的節日,追求人與宇宙的和諧,把完滿、和美作為一種境界,也把它作為一種團圓團聚,凝聚親情的契機。
賞月、吃月餅把“和”的精神具象化。月的團圓喚起親人的團圓,中秋的月下,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奔突于旅途,去享受團圓和美的天倫之樂。中國人是最懂得“天地人和”哲學的。
湖南省文聯副主席、長沙市文聯主席何立偉説,中秋的月亮,是激發中國人最美的情懷的月亮,是叫普天之下的中國人起同一種秋思與同一種夙願的月亮,中秋之月所寓意的更多是情感的和美與和諧。
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董嘉耀説,中秋節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對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融洽親情、友情,團結社會能量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春節、端午、中秋、重陽,這些傳統節日,給我們最根本的感覺就是“和”,就是親情,就是凝聚,這些東西應該發揚光大。
責編:王卉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