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七夕談傳統節日的衰落與保護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02日 15:34
郭翠瀟:陶老師,您好!關於七夕大家都知道有個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説,七夕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它可以被看做是中國的情人節嗎?
陶立璠:這個問題大家現在都這麼説,企圖把它搞成中國的情人節。中國的七夕由來已久,我們現在看到的文獻資料裏面,詩經、古詩十九首、漢代的傳説等詩歌中都曾涉及。這一節日它的形成跟中國的傳統社會有關係。最早的時候是觀察天象,看到銀河兩邊有兩顆很亮的星星,於是人們就通過自己的想象,取名為牛郎織女星,在河的兩邊。最初的時候,可能就像現在我們講童話故事一樣,給孩子們編一個故事讓他們認識天象,後來經過社會的不斷發展,也有文人的染指,逐漸生化出了很多故事,並寫到文獻裏面去。民間也有自己口傳的故事,那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因為有這樣的傳説故事做依託,所以關於七夕節的習俗逐漸的形成了。從看天象變成了人間的有血有肉的、帶有生活色彩的傳説,成為中國的四大傳説之一。在漢代逐漸形成了七月七過節的習俗,把它叫做七夕節,有時也叫乞巧節,有時也叫女兒節,但是沒有情人節這樣的説法。為什麼把它叫做乞巧節,女兒節,因為主要是跟婦女相關的習俗,這個傳説有關係,織女是善於紡織的,可以織出雲錦天衣,所以在過節的時候婦女們有乞巧的習俗。
乞巧的習俗從皇宮到民間都過這個節日,南北各地不一樣,規模大小也不一樣。主要有對著月亮穿針乞巧、丟針乞巧、看蜘蛛結網等。另外,因為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會,民間傳説這一天喜鵲都不見了,到天上給牛郎織女搭橋去了,我小的時候對這個細節是非常關心的,七夕那天去找喜鵲,喜鵲的確是不見了。據説喜鵲飛回來的時候腦門上的毛都被踩掉了。七夕這一天還有一些其他的風俗,除了乞巧以外,還有求子、求婚姻的習俗,還有擺上各種瓜果祭拜牛郎織女。過去長期的封建社會是包辦婚姻,而牛郎織女恰恰是被人們塑造為自由婚姻,但後來又被封建制度破壞了,所以人們寄予了很多同情。
七夕節的文化內涵是很深厚的,民間過去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五十年代,每到七夕各大戲院都是演天河配。可以説在全國,秦腔、河南梆子、京劇、川劇等各種劇種在七夕這一天演出的劇目就是這個,所以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文化內涵是非常深厚的。如果一個節日沒有文化內涵它是傳不下來的,所以我覺得現在這種節日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淡化,將來可能會退出歷史舞臺。因為這是農業社會的産物,當我們的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時候,節日必然發生一些變化。它還不像我們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因為主要是婦女的節日。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文化的歷史,不能因為西方有個情人節,我們也就找一個情人節,沒有必要。民間傳承的東西不能説今天我們來給它改造一下,或者通過政府的行為讓它變成這樣的節日。因為節日是老百姓自己選擇的,是千百年來自然形成的,它有可能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的就消失了,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不一定要把七夕搞成中國的情人節,因為我們從七夕的文化內涵中找不到情人節的內容。西方的情人節風俗是在他們的文化背景下産生的,他們的婚姻比較自由。中國人不能夠生搬硬套的把七夕的文化內容進行改變,那樣的話傳不下去。西方情人節有很多依託的東西在裏面,它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現在社會裏面説中國人過西方的情人節是崇洋媚外,我看也不能這樣來理解。因為我們現在是信息社會,國外的文化很快就傳到我們這裡,這就是一個選擇,我覺得這個有意思,我就跟這個潮流,也去送巧克力,也去送玫瑰,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要把它看成異類,説這些人忘掉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好的東西別人也代替不了,中國人還是在用我們的方式生活,另外再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些東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美好有什麼不好的?
郭翠瀟:現在七夕有許多人都淡忘了,不僅僅是七夕,很多傳統節日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你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陶立璠:一方面跟社會發展聯絡起來,另一方面和意識形態相聯絡。七夕也好,或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也好,都是在農業社會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的許多節日都帶有農業文化的色彩在裏面。從50年代中國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對傳統的文化過去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不只是七夕,許多節日文化色彩都逐漸淡漠下來。比如民間信仰習俗,這在民俗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如果我們把一些信仰的東西去掉的話,許多節日就沒有文化上的意義了。在七夕節的時候,乞巧也好,祈求婚姻、生子也好都包含著人們很純真的信仰。我們從50年代開始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這些東西都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的東西,要破除掉。那麼把信仰的東西一破除了,節日沒有文化上的闡釋的時候,人們漸漸的就忘掉了,一代比一代更淡忘了,也許我們這一代對民間節日記憶還是很深的,但下一代、再下一代呢?今天我們要想恢復到原來也不可能,因為生産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交通不發達,較為封閉,這些習俗顯得根深蒂固。今天交通也發達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而且有現代的新的信息通道,所以這些節日的內涵也就逐漸地淡化掉了。
郭翠瀟:那您覺得這些傳統節日有沒有在現代生活中存在的必要?
陶立璠:文化,只要對我們的社會有好處,至少沒有壞處,另外對人們的道德修養各個方面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的話,那麼這種節日就應該存在下去。很多節日都是這樣,春節也好,七夕也好,都是這樣。如果某一個地區還保存著節日習俗,那麼就應該讓它繼續保存下去。因為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共同創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自然會形成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在裏面,所以我們不能輕視節日文化的內涵,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就是因為有這些東西來包裝著我們,或者對我們的心理和性格産生了非常深的影響。所以,一到過節的時候,特別是海外的華僑,我相信他們的七夕節還是過得很認真的。跟我們鄰近的國家,像日本,也過七夕,牛郎織女的傳説也在講著。當然有商業的操作成分在裏面,比如東京的迪斯尼樂園裏面兩個米老鼠裝扮成牛郎織女跟大家一起過節。節日文化不應該輕視它,應該很好的保護它,傳統的東西在節日文化的層面上來講,是一個民族的東西,傳統和現代並不是矛盾的,處理好的話是會協調的,協調發展的話對我們各項事業的發展都有好處。在這方面我覺得日本就處理得比較好,他們從明治維新還是,社會也發展很快,西方的東西大量進入,但日本人還保存著一些傳統的東西,榻榻米並沒有廢除,和服穿起來很麻煩,價錢也很昂貴,但還是作為民族的服飾保留著。在日本,你覺得是高度現代化的,同時也是很傳統的,在這樣一個環境裏面生活的話,你會覺得很舒服,要現代的有現代的,要傳統的有傳統,保持了一個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所以我們今天對我們自己的文化為什麼要加以搶救啊、保護啊的意義,恐怕也在這裡面。
郭翠瀟:在很偏僻的地方傳統文化往往能得到自然的保護,但是在都市裏面,傳統文化受到現代文化衝擊得非常厲害,而且有些政府行為、商業行為在裏面。就節日文化而言,借傳統節日來搞活地方經濟,您覺得這是發揚了傳統還是在破壞傳統?
陶立璠:我認為這種東西實際上來講是在破壞傳統,因為它是從商業目的出發,過去我們經常聽到“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實際應該反過來講,應該是“經濟搭臺,文化唱戲”,因為這個口號提出來以後,可見活動組織者是以經濟為目的。現在我們好多東西都是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要開發利用一些文化資源,結果一弄都弄壞了。今天我們要了解一些傳統的東西,城市裏面可能看不到了,要到農村去,到閉塞的地方去才能看到。這個古人早就意識到了。過去農業是主導,城市的居民是由農民轉化來的,所以城市的文化基本上是農業文化。如北京是幾代古都,風俗習慣是把農業文化加工提煉再去推廣。但現代化的城市不一樣,現在是城市影響農村,城市作為新的風俗的發源地,現在是農村的文化向城市看齊,所以一些新的潮流都是在城市裏面先興起,然後逐漸推廣到農村,意識形態是這樣,服飾、飲食等等也是這樣。
郭翠瀟:現在很多節日都是有政府參與的,如火把節最紅火的就是官辦的,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陶立璠:現在的現狀來看,許多的文化節,包括傳統的,包括新創的,好多文化節都是由政府來主導,這越來越被各地的政府部門關注了,沒有的地方也要創造出來,梨花節啦、桃花節啦,香包節啦,吃的用的都可以把它弄成節。當然,這個節是在廣義上用這個詞,但是我們説到傳統,節是歷史形成的,歷代也許是由歷代的政府提倡,它的形成,除了民眾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就看政府提倡什麼,不提倡什麼,節日文化裏面應該有什麼東西,不應該有什麼東西。但是作為一種民眾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東西,像滾雪球一樣,從原來得很簡單的節日逐漸演變發展,最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主題、固定的形式。到了今天的社會裏面,有很多東西要失傳了。火把節在西南的很多民族都過,是這些民族、這些地區的重大的節日。如果我們容許火把節存在的話,民眾會把這種節日的形式維護和發展下去,這種文化自然的就保護下來了,政府在這個過程裏面應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應該扶植,因為它有利於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同時,在政策上要明白地表明,可以這樣過下去。另外,政府應該注意文化的保護。人們在過這個節,那我們要通過研究看看這個節日形成的歷史、它的發展和對這個民族起到的作用具體是什麼樣的,這樣把它的歷史來源搞清楚,把每次活動都記錄下來。我們現在有好多東西,過去採取的政策是一棍子打死,或者全部作為封建迷信的東西,使許多節日消失掉了它的文化內涵。今天為了發展經濟,又把它重新提起,重新提起不是按照節日文化本身的規律來做的,而是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主要是為了發展地方經濟來操作,從這方面來講,有些時候我們做失敗了,有些節日看起來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實際上它破壞了原來的文化,並沒有起到保護文化的作用。
郭翠瀟:這麼説,政府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是嗎?
陶立璠:對,從政府來講,我們現在啟動了兩個關鍵的工程,一個是民間文化搶救工程,一個是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民間文化的保護如果沒有政府的參與,不把它變成政府行為的話,是很難得到保護的。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都是希望通過立法的形式保護民間文化,這樣就比較明確了。
郭翠瀟:您能深入地談一下傳統節日和商業的關係嗎?
陶立璠:中國的大型一點兒的節日,都是和商業相結合的。也可以説,商貿活動促進了很多節日的發展,豐富了節日文化。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節日都有廟會伴隨。廟會除了燒香拜佛外,主要還是商業活動。七夕也有,如過去的青苗會也有大的廟會活動。我覺得,節日和商業不是矛盾的,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今天我的社會是商業社會,但商業社會怎麼樣利用傳統文化去做一些事情,這是商家們關心的事情,同時也是學者們關心的事情。一個是在我們的宣傳上,或者在商品的準備上,都要符合節日的內容,做這一方面的促銷活動。這就是把節日文化融入到現代社會生活裏面去,商家們要明白節日的意義,都需要哪些“道具”,要做好商品上的準備。這方面,現在中國還不是很成熟,也沒有形成規模。我在日本看到過春節的時候,商店裏都能買到春節的用品,如屠蘇酒,而我們只是把口號打出來了。
郭翠瀟:這些商業化的操作也是要依據習俗的傳承,就像您剛才提到的屠蘇酒,在中國飲屠蘇酒的習俗已經沒有了,如果賣的話,也不會有人買。您覺得是什麼原因讓日本的傳統文化保存得比中國的好呢?
陶立璠:我覺得他們的文化的自覺程度比我們好,特別是對自己民族文化自覺保護的意識強。我們沒有這個意識。
郭翠瀟: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了解得特別少。
陶立璠:這個不能怪年輕人,應該怪老的人,為什麼不傳下來?因為這個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我的上一輩沒有給我傳下來,我幹嘛要去認識,我有什麼責任呢?這是斷代了,到年輕這代斷了,他不了解歷史,讓他再去過七夕節,什麼是七夕他都不知道,這個節日在過去是婦孺皆知,過節了,優美的傳説故事講上了,戲也演上了,儀式也做上了。
郭翠瀟:造成這種斷代的原因是什麼呢?
陶立璠:一個是我們的歷史造成的,一個是我們的文化自覺程度不高造成的,我們沒有把自己的東西看得非常重要,認真地對待。我們現在講的搶救保護主要還是一個文化自覺的問題。這就牽扯到我們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我們過去的口號不少,但是實際沒有做,沒有認真地思考我們的文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斷代已經是無法逆轉的事情了。
郭翠瀟:那麼我們,尤其是年輕人在傳統文化的保護過程中應該做什麼呢?
陶立璠: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認識,通過各種方式重新去認識我們的民俗文化,畢竟我們民間還保存了很多東西,七夕這個節日有些地方還在過,有的保存得還很好。年輕人呢,我覺得接受新思潮比較快,但我們也要回過頭來往後看一看,看看我們的傳統的東西,其中也有很多好的東西,如傳統的道德啊,這方面的東西很多。因為民俗文化,我們把它作為感情的也好,感性的也好,主要是通過各種方式對人們進行道德上的規範,民俗本身就是規範。我們不要盲目地拋棄傳統文化,至少通過傳統文化應該知道我們的前輩、祖先是怎麼思考的,在每一階段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種社會正是發展到我們今天的社會,它又有一些什麼新的變化和發展。
郭翠瀟:從一個民俗學者的角度出發,您覺得傳媒在這方面應該怎麼做呢?
陶立璠:涉及民俗文化這塊,傳媒首先要重視,也要很好地研究。現在我們的傳媒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是一個網絡化的時代。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形式,首先要介紹自己的傳統民俗文化,請嘉賓來講講,有研究的人來講講,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風,去了解普通民眾的生活和感情,這樣才能做得比較活一些。我覺得我們的傳媒在這方面雖然重視了,但還沒有形成體系化。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東西,非文字的東西怎麼樣通過我們的傳媒把它系統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紹成為系列的、體系化的東西,這樣也是文化上的積累。通過我們的傳媒,把即將消失的東西趕快搶救、拍攝,對還在傳承的東西要細心報道、加以引導,這些都是我們傳媒應該做的事情。
進入論壇發表您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