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正文

文明:滄海桑田繪新圖

央視國際 (2005年09月21日 09:24)

  1951年冬季的一天,時任新疆學院(新疆大學前身)黨組書記的老紅軍張東月接到通知去見王震將軍。在王震辦公室坐定後,將軍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是“毛主席號召我們,‘要為新疆人民多做好事’,辦一所大學,也算一件好事吧。”

  將軍帶領張東月等人,來到烏魯木齊市郊的三屯碑一帶踏勘校址。新疆大學的創建在新疆當代文明史上寫下了舉足輕重的一頁。

  春風化雨,滄海桑田。自治區成立50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新疆的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與時俱進,古絲綢之路呈現出一幅濃墨重彩的文明新畫圖。

  一

  1995年,在一次中日聯合科考中,一幅出土于新疆尼雅遺址的漢代彩繪織錦,抖落滿身黃沙,顯現出令世界震驚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樣。作為絲路文明的結晶,這幅織錦與坎兒井、十二木卡姆、《福樂智慧》等一起,見證了我們腳下這塊土地曾擁有過的文明。

  歷史自明朝之後改寫。當西方的蔚藍色文明方興未艾之時,絲路文明開始式微,西域與外界的交流日漸稀少。特別是近百年來,隨著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新疆成為貧窮落後、荒涼閉塞的象徵,疏離於世界文明潮流之外。

  舊中國給中國共産黨留下了這樣一幅暮氣沉沉的景象:全疆僅有新疆學院一所高等學校,學生不足400人。中學也僅有9所,學生加起來不超過3000人,天山南北鮮聞弦誦之聲,十個新疆人中有九個目不識丁。同樣,由於沒有科研儀器設備,沒有科技人員,沒有多少圖書資料,新疆的科技事業也是一窮二白的家底。而新疆人的文化生活更是一片死寂,能夠見到的報紙、期刊寥若晨星,絕大多數人不知廣播、電影、電視為何物。

  茫茫新疆大地,文明的曙光在哪?

  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舊新疆留給新時代的難題,激發了中國共産黨人領導新疆各族人民“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與勇氣。

  二

  文明的大廈離不開教育的奠基。

  現任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的張貴亭在新疆的教育戰線上耕耘了近四十個春秋,對新疆教育的發展變化了然于胸。在他看來,基礎教育一直是新疆教育的重中之重。

  1988年,自治區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義務教育實施辦法》,全區義務教育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的軌道。

  從2003年起,國家和自治區每年投入1.9億元,啟動了邊遠貧困地區的免費義務教育工作,新疆56個縣205萬貧困學生因此受益。今年秋天,隨著這一投入的加大,全疆228萬貧困學生全部享受了這項福利。新疆的教育史上,寫下了史無前例的新篇章。

  到2004年底,新疆已有中小學在校生400多萬,99%的小學適齡兒童坐進了灑滿陽光的課堂。每天清晨,當喀什農村的維吾爾族小巴郎和阿勒泰牧區的哈薩克族小姑娘同樣背著書包安安心心走在上學路上的時候,他們的人生之路與父輩祖輩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不同。

  基礎教育的振興帶來的是高等教育的繁榮。今日的新疆已擁有普通高等學校28所,其中新疆大學還進入了國家“211工程”。有近兩成的新疆孩子高中畢業後能夠進高等學府深造,新疆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與速度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尤其值得銘記的是黨和政府對新疆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深切關注與關懷。1984年,自治區提出了加快培養“民漢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的目標,決定少數民族學校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漢語課,提倡雙語授課,鼓勵民漢合校。這是著眼于提高新疆少數民族教育素質,加快少數民族文明進程的明智選擇。目前,全疆接受“雙語”授課的少數民族中小學生已有近4萬人。從2000年至今,為了提高新疆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內地20多個經濟發達城市還開辦了新疆高中班,使數千名少數民族孩子走出大漠深山,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2004年的盛夏,在北京潞河中學繁花似錦的校園裏,一群頭戴小花帽,身穿艾得萊斯綢的新疆孩子畢業了。他們操著流利的普通話,爭説著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的理想與抱負。

  教育為新疆的發展造就了萬千棟樑,更點燃了新疆重振絲路文明的希望。

  三

  科技是點亮文明的熊熊火炬。

  大自然賜予新疆的水、土、光、熱及諸多礦産資源,期待著科技點石成金的神奇力量去喚醒。在建國之初的短短幾年間,國家組織大批科技人員來疆,開展綜合科考。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産技術,也帶出了一批本地人才。新疆的科技事業在黨中央“向科學進軍”號召下,進入了快速成長期。

  1959年,自治區成立了科委,時任自治區主席的賽福鼎艾則孜兼任科委主任,體現了新生的人民政府對科技的重視與渴求。

  自治區成立後的50年間,通過“科技興新”、“科教興新”等戰略的實施和“星火計劃”、“火炬計劃”的推進,科技的星星之火在新疆大地漸成燎原之勢,科學技術處處顯示著它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因為有了科技,新疆的農民不再靠天吃飯,廣種薄收。

  “地膜種植”、“測土配方”帶來了農業的連年豐收,新疆的棉花生産連續多年保持了七項全國第一。

  因為有了科技,新疆的牧民不再逐水草而居。太陽能暖棚、暖圈育肥了成群的牛羊,也溫暖了曾經顛沛流離的心。

  因為有了科技,新疆生産的變壓器遠渡重洋,擠進了美利堅市場;新疆研製的熱敏電阻隨著衛星上天,驕傲地俯視地球。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像一次次棄舊圖新的革命,帶來的是生産方式的變革和生産力的飛躍,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新疆人的生活。

  2002年春節剛過,杏花還沒開,楊柳也未綠。在南疆澤普一座維吾爾族農民的蔬菜大棚中,草莓先熟了,那一片紅色嬌艷欲滴。眼前的景象,讓正在這裡考察的自治區科技廳廳長顧家難掩內心的激動。他即興賦詩一首:“草莓紅在柳綠前,普見大棚巧種田。不信迷信信科技,南疆四季瓜菜鮮。”

  顧家從科學技術的普及看到了原本不會種菜、也很少吃菜的維吾爾族農民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觀念的改變。文明的演進就反映在這一點一滴的變化中。

  四

  文明的火種要由文化事業來傳播。

  千百年間,生活在新疆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共同創造了燦爛的絲路文化。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各民族優秀文化遺産的繼承與傳揚。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新疆集中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和老藝人從事《十二木卡姆》的蒐集、整理和出版。到目前,已整理出300多個曲樣、1000多首曲子,並成立了木卡姆藝術團。《十二木卡姆》被譯成漢語、英語、阿拉伯語等多種文字出版。維吾爾族人民的文化瑰寶,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廣泛地被世界矚目。

  而近幾年來引起轟動的大型歌舞《我們新疆好地方》以及紅色經典音樂劇《冰山上的來客》,則在傳統的新疆歌舞中融入了現代化的表現手法,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體現著獨具魅力的新疆藝術與時俱進的追求。

  藝術的繁榮與廣播電影電視和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相伴相生。1952年,新疆僅有報紙4種,期刊8種。到2004年,出版報紙數量已達到88種,期刊185種。近幾年國家還傾情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使得新疆廣電人口覆蓋率達到了92%。新時代的文明通過媒體的傳播,覆蓋天山南北,進入千家萬戶。

  在離于田縣城250公里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有個達裏雅布依鄉。這個長期封閉的“世外桃源”不久前也通了電視。設備是用沙漠特種車輛運進去的,單程噸運輸成本超過了5000元。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裏的人們,聽到黨和政府的聲音,認識外面的世界,沐浴到現代文明的春風。

  當七彩的熒屏向達裏雅布依鄉的農民展開斑斕的畫卷,人們有理由確信,新疆與世界的距離已不再遙遠。(記者沈雅屏)

責編:郭翠瀟  來源:新疆日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