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十二木卡姆即將扣開“世遺”大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1日 03:52 來源:人民網

新疆木卡姆藝術團的專家們正和麥蓋提縣的民間藝人一起對木卡姆進行蒐集整理。人民網記者 王慧敏攝

  (2005年05月31日)不久前,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鄭重宣佈:我國將以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參與世界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第三批申報!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世界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兩年申報一次,每個國家每次只能申報一個項目。木卡姆一旦申報成功,它將是繼崑曲、古琴之後我國第三個擠身“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成員。

  新疆木卡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活的文物

  木卡姆是廣泛流傳在中亞、西亞、南非、北非等以綠洲農耕為主要生産方式的民族中間的一種音樂現象。除了我國新疆外,還有20多個國家也都有不同的木卡姆音樂存在。

  然而,在所有的木卡姆音樂中,惟有我國新疆的木卡姆結構最龐大,流傳時間最長,形態最豐富。

  新疆的木卡姆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作為一種民間音樂,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漢唐。隨著張騫“鑿空”西域,新疆成為絲綢之路的要衝,東西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源自民間的木卡姆在發展過程中,受多元文化影響,呈現出異彩分呈的壯觀景象。十六世紀時,擅長音樂的維吾爾族王妃阿曼尼斯汗將全國最有名的木卡姆藝人集中在一起,對民間木卡姆進行系統的收集、整理、規範,形成流傳至今的十二支大型套曲。

  十二木卡姆集音樂、舞蹈、演唱、詩歌和生活習俗于一體,具有抒情性和敘事性相結合的特點。這種音樂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藝術史上獨樹一幟。 它是維吾爾民族歷史和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十二木卡姆共有曲調三百六十個,連續二十四小時才能演奏完畢;配詞選取了維吾爾族古典詩、民間長詩和民間歌謠,長達四千多行。

  在新疆凡是有維吾爾族聚集的地方必有木卡姆。勞動之餘、豐收之後、抑或是誰家有了喜事,都會請木卡姆藝人演上一場。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曾多次領略過民間的木卡姆演出——舞臺就在村頭的胡楊樹下,身後就是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漫漫沙海,但見數十個徹底忘記年齡和性別的民間藝術扯開嗓子盡情放歌,薩塔爾、獨他爾,熱瓦甫、薩帕伊、丹不爾、卡龍、達甫等樂器錚錚齊鳴,演出場面的壯觀、藝人表情的投入以及觀眾如醉如癡的神態,讓人産生一種強烈的心靈震撼。

  搶救瑰寶,各方傾注全力

  長期以來,十二木卡姆是師徒相傳,口傳心授。這種傳承形式,在歲月風塵的蕩滌下,極易耗散。加之十二木卡姆體系太龐大,詞意太深奧了,曲牌太綿長了,完整死記硬背下來非常困難,到解放前夕,十二木卡姆已瀕臨滅絕。解放初期的調查表明,整個新疆只有英吉沙縣烏恰鄉70多歲的藝人吐爾迪阿洪能完整地唱完十二木卡姆。

  為了搶救這瀕於失傳的音樂瑰寶,1950年,賽福鼎同志專門向國家文化部請求從北京派音樂專家到新疆相助。文化部派出音樂家萬桐書、劉熾、劉鋒、丁辛等音樂家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組”開始了艱辛的挖掘、整理工作。他們找到吐爾迪老人,用一台老式鋼絲錄音機錄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內容。

  面對著成捆成捆的鋼絲,工作組採用抽絲剝繭的方式逐個音節去記譜。由於老人的唱詞是用古老的察合臺語,很多詞語已失傳,工作組又四下尋訪懂察合臺語的人幫忙,用了近一年時間,歌詞才全部記完。1960年,由北京音樂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兩家共同出版了《十二木卡姆樂譜總集》。這是歷史上以曲譜形式將十二木卡姆記錄下來第一個版本。由此,拉開了十二木卡姆從口頭傳承到文本傳承的序幕。

  “文革”期間,在破“四舊”的聲浪中,十二木卡姆的傳承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瀕危的警鐘再次敲響。“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百花齊放”政策的落實,新疆加大了拯救十二木卡姆的力度。八十年代相繼成立了自治區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藝術團。同時出版 了《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等書籍和光盤。1992年11月國家民委、文化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文聯等在北京聯合主辦\"中國維吾爾木卡姆系列活動\"。一九九六年,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買提的倡導下,新疆藝術學院成立了木卡姆表演藝術班。各地為拯救這一文化遺産,也各盡其能。鄯善縣魯克沁鎮是十二木卡姆的發源地之一。為使木卡姆薪火相傳,鎮裏對資身深民間藝人每月發給400元的工資,鼓勵他們在農閒時,帶徒傳藝,組織演出。麥蓋提縣則為藝人免除義務工,還給資深藝人“農轉非”……這一切,都為十二木卡姆的傳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從2003年開始,自治區擂響了“申遺”戰鼓。經過2年多的精心準備,新疆木卡姆終於從全國各地申報的14個項目中脫穎而出。

  原生態傳承,任重道遠

  儘管各級政府均做了大量工作,但十二木卡姆目前的傳承狀況仍不樂觀,截止到目前,全新疆沒有一個人能唱全十二木卡姆。能唱七八套十二木卡姆的已屬於鳳毛麟角。而且這些人,大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正是因為瀕臨失傳,才有申請世界遺産的必要。”談起十二木卡姆的現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韓子勇毫不諱言。韓子勇強調:“申遺”不是最終的目的,傳承、保護好這一遺産才是最終目標。在“申遺”的同時,自治區已經制訂了詳盡的木卡姆保護規劃,準備通過“原生態傳承、專業傳承、教育傳承、文本傳承、媒體傳承”五個傳承通道來進行保護傳承。

  他説:在這五個並舉的傳承通道中,最重要的是原生態傳承。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木卡姆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消失,傳承鏈不可避免地瀕臨斷裂邊緣。因此,恢復、連接傳承鏈刻不容緩。基於這種認識,新疆目前正籌備建設15個木卡姆保護傳承中心。旨在於通過保護、傳承中心的設置,對民間現有傳承人進行保護,擴大其活動範圍和頻率,並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提高優秀民間藝人和掌握樂器製作技藝工匠的生活和醫療保障水平,調動其積極性。除了原生態保護,自治區人民政府還計劃培養一批木卡姆專家學者,創建和發展木卡姆學,以系統進行維吾爾木卡姆的研究工作。同時,積極開展與國際木卡姆研究組織和學者的交流,培養民間傳承藝人和專業表演藝術家,建立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陳列館等。

  韓子勇説,在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的民族民間文化正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巨大挑戰,這是許多國家面臨共同課題。現代化步伐在加快,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木卡姆的傳承保護,任重道遠……但無論如何,一個民族只有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保持和發揚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記者 王慧敏 )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