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19日 20:36 來源:
自治區成立5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鬥、艱苦創業,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總體實力明顯增強。
在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擴大。1955-2004年,全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983.64億元,建成投産項目9萬多個,形成了一大批生産能力。2004年新疆生産總值達到2200.15億元,比1978年增長11.5倍,是1955年的57倍,人均生産總值11199元。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32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8億元,比1978年增長近20倍,是1955年的85.5倍。主要工農業産品産量大幅度增加,與1955年相比成數十倍、數百倍地增長。其中糧食從1983年氣開始就一直保持自給有餘,棉花自1994年以來連續保持單産、總産、品級和調出量四個全國第一,啤酒花産量佔到全國總産量的70%,番茄醬出口量佔國際貿易量的四分之一,新疆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醬生産基地及全國重要的甜菜糖生産基地。石油資源勘探開發步伐不斷加快,石油和天然氣産量分別居全國第三和第二位1990年以來,原油産量平均每年增加110萬噸,增長量連續13年位居全國第一,新疆已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學工業基地。在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的同時,自治區積極調整産業結構,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努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第三産業,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在生産總值中的比重由1955年的54.4:26.1:19.5調整為2004年的20.2:45.9:33.9,三大産業比例日漸合理,産業結構層次逐步由低級向高級邁進。
(二)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自治區成立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自治區投入大量建設資金,加強了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生態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1978年至2004年,全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871.11億元,其中中央投資就達3710.08億元,佔同期全社會投資的47.1%。建成投産了一大批對新疆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為支持新疆經濟的持續增長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水利建設成效顯著。根據新疆"綠洲生態、灌溉農業"的特點,按照大農業的格局展開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以克孜爾水庫、和田烏魯瓦提水利樞紐等為代表的一批現代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滲工程的建設,使全區的引水量、水庫庫容量和有效灌溉面積迅速增加。到2004年已建成水庫487座,總庫容達到78.06億立方米,總灌溉面積達到4249千公頃,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産條件。同時完成了農村人畜飲水改水防病工作,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條件。交通、通信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鐵路從無到有,不斷發展,相繼建設了連接內地的蘭新鐵路和南疆鐵路、北疆鐵路以及蘭新鐵路復線等,正線運營里程已達2998.5公里,是1978年的1.9倍。公路建設目前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國道、省道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脈絡,連接區外和周邊國家的交通運輸網,公路通車里程由19.55年的8820公里增加到現在的8.65萬公里。特別是吐一烏-大高等級公路、烏一奎高速公路的建成,標誌著新疆公路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民航事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聯結國內外65個大中城市和區內12個地、州、市的空運網,通航里程已達11萬多公里,成為我國擁有航站最多、航線最長的省區。可郵電通信建成了覆蓋全疆的光纜幹線,完成了亞歐光纜新疆段工程,初步形成了程控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微波、衛星迪信、移動通信等完整的現代化通訊體系。到2004年,全區固定電話數達到522.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89.4萬戶。電力工業迅速發展,以電源建設和擴大電網覆蓋面為重點,先後建成了一批骨幹電廠,發電量由1955年的0.55億千瓦小時增加到現在的244億千瓦小時。
(三)實話優勢資源轉換戰略資源開發利用成效顯著。
自治區信託豐富的水土、光熱、礦産資源,堅定不移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加快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在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資源開發成效顯著。50年來,自治區始終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不斷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加快水土開發,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實現了農業生産的持續發展。2004年農業總産值達到750.68億元,比1978年增長6.3倍,是1955年的11.2倍。糧食總産達到828.53萬噸,比1978年增長1.2倍,是1955年的5.6倍。棉花總産175.25萬噸,比1978年增長30.9倍,是1955年的69.8倍。肉類總産128萬噸,比1978年增長14倍.是1955年的19.1倍。特色林果面積發展到1004萬畝。同時,利用豐富的農産品資源,大力發展紡織、食品加工業,加快了由原料輸出向商品輸出的轉變步伐,紗産量由1955年的3700噸,增加到2004年的25萬噸,糖産量達到30萬噸。農業産業化經營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産品的加工增值,到2004年全區資産在億元以上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達到24家。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利用成果纍纍。相繼建成了新疆油田、塔裏木油田和吐哈油田等三大油田基地,到2004年,原油總産已達2228萬噸,比1978年增長5.3倍,是1955年的676倍。隨著石油、天然氣的開發,石油化工得到較快發展,建成了獨山子石油化工廠、烏魯木齊石油化工總廠等一批大中型石油化工項目,初步形成了克拉瑪依、獨山子、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等不同規模、各具特色的石油化工基地。現已達到原油加工1220萬噸、乙烯25,37萬噸的年生産能力,石油和石油化工工業已成為自治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礦産資源勘探開發步伐不斷加快。煤炭、鐵、銅、黃金、鉀鹽等礦産資源探明儲量均排在全國前幾位,找礦潛力巨大,其中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為2.19萬億噸,佔全國煤炭資源總預測量的40%以上。在加強礦産資源勘探開發的基礎上,相繼建成了喀拉通克銅鎳礦、阿西金礦、阿舍勒銅礦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鋼鐵、貴金屬、有色金屬礦産資源開發已初具規模,2004年鋼材總産達233.06萬噸,比1978年增長33倍,是1955年的352倍。銅、鋁、黃金生産從無到有,也達到一定水平。
(四)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
改革開放以來,自治區堅持"外引內聯、東聯西出"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方針,充分發揮向西開放的地緣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努力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國際商貿中心建設,積極開括中亞、西亞、俄羅斯、東歐市場,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交流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我區與世界上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17個,二類口岸10個。擁有國家級開發區3個。2004年全區完成進出百總額56.36億美元口,比1978年增長239倍。從1992年至2004年,我區成功地舉辦了13屆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烏洽會"已成為中國西部及周邊國家頗具影響的經貿盛會。
(五)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
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以來,自治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方針政策,穩步推進農村經濟體制和國有企業、流通、外貿、價格、金融、財政等方面的改革,初步構築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經濟體制框架,有力地促進了城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發展。
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實現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落實了第二輪土地承包的各項政策規定,確保了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長期穩定;尊重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基礎上推進農民土地經營權的合理流轉,穩步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棉花流通體制改革以及農村金融體制和農村稅費改革,特別是從2005年開始在全區取消農業稅,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擴大了農民生産經營自主權,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廣大農牧民的生産積極性。進一步加大了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通過堅持實施扶貧開發措施,確保了我區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不斷深化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的國有企業改革,一大批國有中小企業通過改組、聯合、兼併、租賃、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開搞活,真正走向了市場;許多國有企業通過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轉換了機制,增強了國有經濟的活力。組建和完善了國有資産監管機構。逐步完善和落實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和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規範政府職能和行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通過建立健全就業、失業、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使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在更大程度上使廣大城鄉人民的利益得到維護和加強。
(六)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者提高。
自治區成立5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大力幫助下,新疆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1955年自治區成立時,全區專業技術人員不過一萬多人。為了適應新疆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區認真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思想,全面實施"科教興新"戰略,大力推進科技事業的發展,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區國有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已接近4I萬人。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各族大民的文化素質有了很大提高。1949年全疆僅有1所高等學校,各類中等學校11所,小學1355所,而且學校的校舍簡陋,辦學條件很差。全疆90%的人都不識字。2004年,新疆共有各類各級學校8657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8所,各類中等職業學校183所,普通中學1965所,小學5451所。各類學校共有在校學生總數43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在校學生254.7萬人,佔全區在校學生總數的58%。全區已有71個縣市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其中對56個縣、205萬貧困生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79%,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達到8632%,文盲率下降到2%以下。為了提高少數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國家從1989年起,實施內地高校支援新疆高等教育計劃,已為新疆培養1萬多名少數民族本科大學生。從2000年起,國家投鉅資在內地12個發達城市舉辦新疆高中班,2004年在校生已達到5600人,2005年再增加13個城市,增加招生3115人,為班學校由2004年的13所增加到35所。2004年,自治區參照中央在內地舉辦新疆高中班的模式,在區內8個城市招收邊遠貧困地區農牧民子女上初中1000人,2005年詩劃招收3000人,從2006年起每年保持5000人的招生規模。這些重要舉措正在有力促進我區高素質少數民族人才培養,深受喜民族群眾的擁護和歡迎。
文化、衛生、休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事業蓬勃發展。新中國成立前,新疆沒有一個專業文藝團體,沒有藝術教學和研究機構,2004年,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89個,藝術F研究和創作機構2個,公共圖書館81個,博物館(紀念館)23個。廣播、電影、電視和新聞出版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到2004年,全疆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已達到93%,各族人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2004年,新疆出版各種報紙3.39億份,其中少數民族文字佔38%,各類雜誌1450萬冊,其中少數民族文字佔35%,出版圖書8237萬冊,其中少數民族文字佔40%。醫療衛生條件繼續改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進一步健全。2004年,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9087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9.98萬人,每千人擁有的醫生數、每幹農業人口擁有的鄉鎮衛生院床位數、鄉鎮衛生人員數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是新疆各族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時期。2004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45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22.5倍和17.9倍。2004年我區農民人均住房面積19.1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使用面積18.82平方米,分別比1981年增長1.4倍和2.1倍。居住環境日益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衣著消費由量的需求向質的提高和多樣化轉變;耐用消費品擁有量迅速增加,升級換代明顯加快,科技文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生活豐富多彩。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各族人民的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全區人口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不足30歲,延長到目前的67.41歲。
(七)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十六大以來,新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委和自治區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自治區經濟建設中心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提高各族幹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和"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切實加強了公民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開展以"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和以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三大創建"活動為主體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截至2004年底,全區創建文明城市(區、縣、縣城)競賽評比表彰活動已連續開展了十一屆,先後有12個城市、9個區、9個縣、8個縣城獲得自治區級文明城市(區、縣、縣城)榮譽稱號;已建成自治區級文明單位4066個、自治區級文明行業122個、自治區級文明村鎮183個;有4個城市、20個縣〈鄉、鎮、村)、12個行業、24個單位先後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城市、縣(鄉、鎮、村)、行業和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在繼承中創新,在開拓中前進,在鞏固中提高,取得了較大成績,呈現出領導重視、機制健全、活動豐富、工作深入、氛圍濃厚、城鄉環境面貌不斷改善、創建活動成效不斷擴大,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安定團結大好局面進一步鞏固的良好發展態勢,對提高城鄉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自治區的改改開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八)生産建設兵團屯墾戍邊作出重大貢獻。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駐疆的人民解放軍十萬官兵集休就地轉業,組建生産建設兵團,揭開了新疆屯墾戍邊史上的嶄新一頁。50年來,幾代兵團人繼承和發揚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堅持以屯墾戍邊、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為己任,按照“為各族人民大辦好事”“不與民爭利”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天山南北兩大沙漠邊緣和自然環境惡劣的邊境沿線,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發展生産,歷經無數艱辛,在亙古荒原上開闢了一片片綠洲,建立了一個個農牧團場和工礦企業,興建了一座座農工商結合、城鄉結合的新型城鎮,為新疆的開發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50年來,在中央的關懷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兵團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到2004年兵團總人口達到256萬,下轄14個師,175個農牧團場,2044家企業法人和一批科教文衛體社會事業單位,有11家上市公司、2所大學和1所農墾科學院,,有國家級的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形成了農林牧副漁綜合經營、工農商學兵並舉、科教文衛全面發展的大型聯合集團。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兵團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積極探索兵團這種特殊組織與市場經濟接軌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牢固樹立發展是屯墾戍邊的第一要務的思想,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實施了結構優化、外向帶動、科教興兵團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發揮了兵團組織化程度高、集團化特點突出、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相對較高、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的優勢,推動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2004年,兵團生産總值達到302.15億元,佔全區的13.7%,人均生産總值.11835元。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現代化裝備水平顯著提高,特色農業和林果業、畜牧業快速發展,2004年兵團棉花總産87.78萬噸,佔全區的50%。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兵團從農副産品加工業起步,大力發展現代工業,目前已形成了以輕工、紡織為主,鋼鐵、煤炭、建材、電力、化工、機械等門類從多的工業體系。在崗職工年均工資性收入11332元。17.6萬戶農牧職工從危舊住房搬入了新居。兵團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已成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兵團作為“穩疆興疆、守邊固邊”的重要力量,在長期的屯墾戍邊中,與各族人民結成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血肉關係。多年來,兵團始終遵守國家和地方的各項法律法規,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堅持不懈地為新疆各族人民辦好事辦實事,密切與各族群眾的血肉聯絡,努力做到邊疆同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繁榮。兵團自組建起,在歷次反侵略、反顛覆、反分裂重大鬥爭中,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責編:郭翠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