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石頭的史詩——走近漢畫像石 > 正文

漢家燒烤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7日 15:27)

  近年來,漢皇故里吃燒烤已經蔚成風氣、蔚為大觀。夕陽向晚,華燈初上,人們呼朋喚侶、攜家帶眷,煙熏火燎之中,自己動手,自得其樂。前些年,街頭巷尾,偶然有一個頭尖上戴了花帽的新疆漢子烤羊肉串,生意也只有小孩子和流蕩街頭的青年男女光顧。那時的人們多把燒烤當成西風東漸的外來異味,歸之於新疆維族專利。

  其實,燒烤源自漢家。

  烤字古代本來就沒有,古稱炙。漢代許慎作《説文解字》,將“炙”字解為“從肉在火上”。段玉裁注:“有串貫之加火上也”。所謂“炙”,就是用釬子一類的東西,把肉一塊塊貫串起來放在火上燒烤。燒烤肉食當是從人類文明初期流傳下來的製作方法,在漢代仍是烹制肉食的主要方法之一。馬王堆漢墓出土有炙燒過的用竹籤串連的狗肋骨和豬肋骨。動物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燒烤。用腌制好的脯在火上炙烤稱為脯炙。整個放在火上燒烤,然後切塊食用,稱為貊烤。類似現代的烤全羊和烤乳豬。

  漢畫像石上已經發現多幅“庖廚圖”,最完整的一幅,要數山東省諸城縣涼漢墓內畫像石上所刻的烤肉串作業圖了。畫麵包括宰牲畜禽魚、制酒蒸饃和烹飪作肴者。圖的右上角,有四人一組,兩兩相對的烤肉串場面,四人分工很細,各有所事:從右下第一人開始,面前置一個大盤,盤內椎著切成小塊的生肉,他正取肉用釬子一塊一塊串上。他的左上方坐著第二個人,前面也有一個大盤,盤內整齊地碼著肉串,顯然是第一人串好了遞給他的,他再一串串交給坐在右上方的第三人,第三人是烤肉者,前面放著一隻長方形的烤肉鐵爐,爐上已烤著一排肉串,他一手執扇扇火,一手不斷地翻動在爐火上的肉串,在烤肉者左上方坐著四個人,此人負責將烤熟的肉串取走,再轉送到宴席上。漢代畫像石上所畫的烤肉串的圖像、就連那個盛炭火的烤爐的形狀也與今天新疆烤肉串的烤爐、方式一模一樣,可是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在銅山縣漢王鄉,也出土了一塊“庖廚圖”,原石高一百厘米寬八十五厘米,現存徐州市漢畫像石館。圖分為三格,像一組連環畫:最下格是一輛馬車,上坐二人,前有一人一騎作為前導,對面是一人抱盾迎接客人;中格是兩個廚師,一個站在井前汲水,一個坐在灶前燒火,後面好象有餐具,火鍋之類,還有三條魚;最上格一個人在俎上切肉,一個人在爐上烤羊肉串,上面挂了兩條羊腿,兩條魚和雞鴨之類,還有一隻活靈活現的看家狗。該圖真實地反映出漢家貴族“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習慣。

  寫炙好吃寫得言簡意賅,而且生動、形象的,莫過於西漢戴勝編撰東漢鄭玄加注的《禮記曲禮上》“毋嘬炙”這三個字。嘬 ,讀zuo,原指嬰兒吃奶,這裡指一口吞下。好東西不可以用多,要細細品味。

  進入漢代以後,枚乘在其大賦代表作《七發》中把“薄耆之炙”列為“天下至美”之一。薄耆,即薄切獸畜通脊之肉,也就是今天常説的裏脊肉加以燒烤。

  炙的種類也很多。

  據《西京雜記》卷2載:劉邦為泗水亭長時,押送囚徒到酈山,友人為他餞行時,“從卒贈送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這是以鹿肚、牛肝為炙。

  炙是漢宮中的重要食物。史書記載説,陳正曾任管理宮中膳食的大官令。陳正和侍候皇上的黃門侍郎有些過節,黃門侍郎一直想加害他。有一天,陳正進呈禦食,禦食炙上發現了一根頭髮。光武帝劉秀見到後,勃然大怒,下令殺死大官陳正。臨刑前,光武帝問陳正,還有什麼要説的?陳正跪在地上,從容不迫地説:臣該處死,有三條大罪。炭火很旺,焦膚爛肉,而頭髮還在,這是罪一。刀具砥礪鋒利,去肌截骨,卻不能斷發,這是罪二。微臣小時,目閱章表猶讀書經,如今禦食,臣、丞、庖人六目齊視,卻比不上黃門侍郎的兩隻眼睛,這是罪三。劉秀聽了這番陳述,恍然大悟,當即笑笑,赦他無罪。

  至於由炙而改稱為燒、燒烤,怕是宋時的事。蘇東坡有詩云:

  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

  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