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石頭的史詩——走近漢畫像石 > 正文

漢家門神——漢畫中的鋪首銜環、方相氏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6日 16:42)


>>>>>欣賞漢畫像石圖集——鋪首

  漢代貴族和富人住宅的大門或窗上通常設門環和銜環底盤鋪首。鋪首是門環上的基座。《太平禦覽》卷一八八引《通俗文》雲:“門扇飾謂之鋪首。”鋪首有兩個方面的功用,一是為了便於開拉門戶,二是為了客人來訪時叩門之用。據文獻記載,鋪首多用金、銀、銅等金屬製成龜蛇獸形。秦宮殿遺址門窗上飾有青銅鋪首。漢代社會上層的建築物中也有用玉製成的鋪首,如漢茂陵遺址發現重達10公斤的青玉鋪首。

  關於鋪首上的種種圖案,我們略作説明。

  饕餮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兇惡神獸,在先秦的銅器上便多著其形以為飾。《呂氏春秋先識覽》(卷十六):“周鼎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因為這種神獸兇惡、貪婪,所以一般讓其銜環,作為鋪首置於大門上,用以驅邪。在漢畫像石上,饕餮常常和“四靈”動物,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一起,加之嘴中銜一巨環,統叫鋪首銜環。在墓葬中和石棺的畫像上出現,目的是驅鬼鎮墓、保衛門戶。又有人説,古人初用牛首,牛性初不甚馴,故以環穿其鼻而制服。秦漢以後,多用虎首銜環。

  還有一種鋪首來歷的傳説:黃帝戰蚩尤時,蚩尤戰敗被俘,黃帝肢解蚩尤之後將其身首分別埋在山東的壽張和巨野,並築大冢兩座。葬著蚩尤之首的這座大冢在壽張被當地百姓祭祠時,出現赤紅色煙霧,並直達雲霄好像一面蚩尤旗,黃帝十分害怕蚩尤重新作亂,於是鑄大鼎將蚩尤之首繪鑄鼎上,告誡人們蚩尤是個野心勃勃的壞人。黃帝這樣做是借歷史上食人野獸饕餮被砍腦袋的典故警告有野心的人不要亂説亂動。

  在漢畫中鋪首成了“門”的指示性裝飾。

  其實漢畫像石中的鋪首,往往綜合了許多獸類的特徵,在此基礎上進行誇張變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兇猛恐怖,非常可怕,具有一種神秘的威力,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護神。它鎮守墓門上,鬼魂不敢入,起鎮邪辟兇作用的同時又給人一種獰厲之美。


>>>>>欣賞漢畫像石圖集——方相氏

  漢畫像石中的方相氏通常是這樣一種形象:人身獸足,似熊非熊,瞠目張口,赤身裸體,下蹲,作奔走捉拿狀,是墓室中打鬼頭目的象徵。

  漢代除夕之日要舉行一種擊鼓逐疫之儀式,叫“儺儀”。儺頭稱方相氏,扮演成熊的形象。《後漢書禮儀志》中的“大儺”條有精細描述:“先臘一日,大儺逐疫。其儀:選中黃門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為亻辰子。皆赤幘皂制,執大鼗。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黃門行之,冗從仆射將之,以逐惡鬼于禁中。夜漏上水,朝臣會,侍中、尚書、御史、謁者、虎賁、羽林郎將執事,皆赤幘陛衛。乘輿御前殿。黃門令奏曰:‘亻辰子備,請逐疫。’於是中黃門倡,亻辰子和,曰:‘甲作食歹兇,目弗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女驅,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女不急去,後者為糧,’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舞。歡呼,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門外騶騎傳炬出宮,司馬闕門門外五營騎士傅火棄名隹水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獸能為儺人師訖,設桃梗、鬱壘、葦茭畢,執事陛者罷。”儺儀之禮,不僅用於節日,而且用於喪葬,連天子也不例外。天子死,方相氏亦在棺前先行,“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歐方良。”於是,上行下效,就連普通百姓的喪葬儀式裏,方相氏也親臨一線,派上了用場。

  古代的弩有兩種,“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秦漢時的材官多為大力士,能用腳踏強弩使之張開。《漢書申屠嘉傳》雲:“申屠嘉,梁人也。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蹶張形象在漢畫像石中經常出現。作為猛士的代表,面對觀眾,他高髻短衣、袒胸露臂、兩手引弦、兩腳踏弓,一觸即發,讓人感覺到有萬夫不當之勇。有時口銜一矢,更顯示出瞬間動作的震懾威力。其圖像的用意,就是大力神能驅逐惡鬼,保護墓主。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