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再看草原——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文化系列談 > 相關文章 > 正文

蒙古族飲食文化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3日 15:04

  

內蒙古博物館 鐵達


  民以食為天。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從事狩獵,主要以獵獲物為食品。從事畜牧業後,既吃獵獲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o《馬可波羅遊記》記載:“韃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飲食來源都是他們狩獵的産物o”長期以來,特別是牧區蒙古族的傳統食品主要為肉食品、奶食品及飲料。肉食,蒙古語稱為“烏蘭伊德”,其意為鮮紅的肉食品,品種也很豐富,主要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據説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將士在行軍途中,用鐵支架,燒烤整羊吃,這或許就是現在烤全羊的雛形。奶食色白,象徵純潔,蒙古人以白為尊,視乳為高貴吉祥之物,稱奶食品為白食。蒙古語作“查幹伊德”o其種類主要為黃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等。在清代,察哈爾八旗是清皇室加工奶食品的基地,其奶豆腐是指定向清宮廷進貢的奶食品。以奶製作的傳統飲料主要為奶茶、酸奶、和奶酒。蒙古民族喜歡喝茶,特別喜喝奶茶,奶茶是磚茶與牛奶交融的産物,奶茶又叫蒙古茶。

  白(奶食)、黃(茶)、紅(肉食)三色描繪的生存空間,構築了蒙古民族嘆為觀止的飲食文化,三維一體色彩世界又折射出其附載著豐厚文化內涵的蒙古族獨特的飲食器具。蒙古族飲食具極為豐富,它首先要適應奶製品與肉製品為主的飲食結構,而且還要適應遊牧生活的需要。遊牧遷徙並在馬背上馳騁顛簸,所以其飲食具需經久耐用,因此,蒙古牧人常用銅製品、木製品及皮製品。這件“鯊魚皮鞘多用蒙古餐具”極具遊牧特點,將筷、勺、刀、叉、鑷、簽、盅等十六件餐具集于一身o“龍紋銀碗”木胎包銀,其工藝精湛、圖案優美堪稱飲食具之上品o‘‘蓮瓣箍銅東布壺”其形源於藏族的多穆壺,盛奶或茶。東布壺的種類很多,有銀制、銅制和木制,一般銅制居多,結實耐用o“奶豆腐模”為木質,其上雕刻出很多美麗的圖案.用它製作出的奶豆腐不僅色香味美,而且其造型也讓人賞心悅目,稱得上奶食工藝品。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獨特的審美天賦與智慧的作品。這些作品似乎又追逐著歷史賦予其多元文化的深厚內涵。龍紋、八寶紋、祥雲紋、蓮瓣紋等等,這些印在器物上的符號文化無不蘊涵著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經濟歷史等這個民族所積澱起來的全部群體性質的文化。當精緻美觀的銀碗、多用蒙古餐具與較原始粗糙的奶豆腐模、岩羊角勺並存于同一民族的文化系列時,我們似乎從中透視其在飲食器具上既追求藝術性又講究實用性的民族特色。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包括其飲食特點與習慣,這些特點與習慣又從不同角度反映著這個民族的血統、經濟歷史、生存環境,成為民族傳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