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墓壁畫看元代南北方民族茶酒文化交流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2日 15:46
內蒙古赤峰市文物商店 戴福奎
內蒙古赤峰市博物館 張艷秋
蒙元帝國是中國古代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古代蒙古族素有秘葬習俗,所以蒙元時期的墓葬發現較少,有壁畫的墓葬更少。據不完全統計,已發現繪有壁畫的元墓有:內蒙古赤峰市三眼井元墓、赤峰市元寶山元墓、赤峰市翁牛特旗元代張應瑞家族墓地、烏盟涼城郭縣夭元墓,山西大同市元代馮道真墓、文水縣北峪口元墓、長治市提馬村元墓,還有北京密雲縣元墓及遼寧淩源縣富家屯元墓和最近西安東郊發現的元墓,等等。這些墓中都繪有多幅壁畫,其中飲茶、飲酒是壁畫的主要內容之一,為我們研究蒙元時期南北方民族的茶酒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貴的直觀歷史資料。
一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大家庭,是茶的故鄉,茶葉也當然是中國的國飲。茶樹的種植地在中國南方,如雲南、貴州、四川、江浙等地區。最遲在戰國時,人們就已對茶葉的功能有了明晰的認識。此前的神話中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傳説。茶在《詩經》的記載中為“荼”。唐代開元年間,正式在《開元文字音義》中出現了茶字,將“荼”變為“茶”。茶的飲用是從南方進入中原地區,而居住在北方的遊牧民族,則是間接從中原王朝通過賞賜、私下和官方的貿易中獲取的。
中原王朝的皇族貴戚歷來重視茶飲、茶道和茶樹的栽植。北方遊牧民族的茶飲和茶道,無疑是受中原王朝的影響。這種茶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表現在元墓壁畫中,在山西大同市馮道真元墓壁畫中有《童子侍茶圖》、山西文水縣北峪口元墓壁畫中有《進茶圖》、西安東郊元墓壁畫中有《進茶圖》、赤峰元寶山1、2號元墓壁畫中有《備茶圖》、《進茶圖》等。北方遊牧民族喜飲茶,因為茶可助消化、解油膩、提神,醫頭腫、膀胱病、受寒發熱、胸部發炎,安心益氣,使心情爽朗輕適,所以茶更為生活在自然條件嚴酷寒冷的、以肉食為主的北方遊牧民族所歡迎和酷愛。建立遼王朝的契丹人是這樣,建立金王朝的女真族也是這樣,元代的貴族更是如此。凡是墓中繪有壁畫的,當為貴族、官吏、有財力的富貴人家,所以墓壁畫中多反映的是這一階層的生活。從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出元代是中國茶文化承上啟下的時代,從唐宋以來以餅茶為主的碾煎飲茶法,過渡到明代的散條形茶沸水瀹泡法正是發生在元代。在這些關於飲茶的壁畫中,茶具有茶壺、茶盞、盞托、儲茶末的茶罐、茶瓶、茶筅(歸潔)、茶匙(分盈)等。茶具的變化,反映了飲茶方法的變化。
壁畫中的備茶、進茶、飲茶,不僅反映了南北方蒙漢民族茶文化的融合與交流,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對茶文化高尚情趣的追求與趨同,在馮道真墓、北峪口墓、元寶山墓、三眼井墓壁畫中的整套茶具均反映了這一趨同現象。元寶山2號元壁畫墓中的《備茶圖》,圖中央有一長桌,罩綠色桌布,其上有碗、茶盞、雙耳瓶、小罐;桌前有一女人,側跪,左手持棍(降紅)撥動炭火,右手執壺;桌後立三人,右側一女子,右手托一茶盞,中間一男侍雙手執壺(注春)向左側女子手中的碗內注水,左側的女子左手端一大碗,右手持一雙筷子攪拌,此圖即表現了一套完整的茶具及點茶過程。元寶山1號墓的《備茶圖》中,在桌旁站立著一位手持研杵擂缽正在研茶末的男僕,北峪口墓壁畫中也有女侍持碗用杵研茶末。耶律楚材在《西域從王君玉乞茶》一詩中有“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碾新芽”的句子。詩文記載和壁畫無疑都説明了元代前期已流行散茶,只是這些茶在飲用之前,大多要研成茶末,這也是唐、宋飲茶法的遺風。
元代的茶業十分發達,這和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元帝國對茶的需求量大有很大關係。1268年元在京兆鞏昌置局發賣成都茶;1269年立西蜀四川監榷茶場;1280年置榷茶都轉運司于江州,總江淮、荊湖、福廣之茶稅;1336年江西、湖廣兩行省具從茶運司“本司發辦額課二十八萬九千二百餘錠。……數內茶引一百萬張,……末茶自有官印筒袋關防,其零斤草茶由貼,每年印造一千三百八萬五千二百八十九斤。”茶引每引90至120斤,為客商貯運買賣,末茶官商經營,茶由是發給賣零茶的商販和茶農。每年所發的1300多萬斤不夠用,江西、湖廣兩省具以茶運司同知萬家閭要求添印茶引,説明當時經官方允許的茶葉貿易量是非常大的,而民間為利所趨,走私貿易也當不在少數。隨著蒙元帝國的開疆拓土,飲茶之風隨之席捲歐亞。
二
酒文化在中國更是源遠流長,無論是南方、中原、北方都飲酒,尤以北方為甚,這又是一大國飲。元墓壁畫中凡有茶圖,與之對應,亦有《備酒圖》、《進酒圖》等。元代流行的酒具玉壺春瓶,在壁畫中也多有所表現。如元寶山1、2號墓、北峪口墓,在備、進酒圖中都繪有酒罐、酒壺、酒杓、托盤、溫碗、酒盞、酒瓶(長瓶)、玉壺春瓶等。
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主要的生活來源是放牧,居無定所,就水草而牧,潮濕和寒冷是其身體的兩大天敵,而酒恰是其剋星,所以北方遊牧民族養成了豪飲的習俗。宋朝的使者至遼國,對其用大杯、大碗豪飲震驚咋舌。成吉思汗的子孫也是如此,看他們盛酒的器具就已使人驚奇不已,在汗帳、王帳的一側放一個用金、銀製成的長方形大盛酒櫃,並有專人負責發送盛好的酒盞、酒碗。還有大酒缸亦稱“酒海”,現北京北海團城仍有玉石製作的巨大酒海存世。蒙古人的豪飲和嗜酒,使成吉思汗不得不對兒子及臣下示諭:“醉人聾瞽昏聵,不能直立,如首之被擊者。所有學識藝能,毫無所用,所受者僅恥辱而已。君嗜酒則不能為大事,將嗜酒則不能統士卒,凡有此種嗜好者,莫不能受其害。設人不能禁酒,務求每月僅醉三次,能醉一次更佳,不醉尤佳。”要求子孫及臣下將士節制飲酒。在壁畫中出現的備酒、進酒圖所顯示的文化內涵,已不是大碗豪飲的氣勢,而是壺杯齊全,禮儀彬彬,無疑具有漢族酒文化的因素,這是南北方民族酒文化交流、吸收、融合的結果。
蒙古族具有民族特色的是馬奶酒,蒙語稱“馬拉音阿日黑”,其釀製已有很悠久的歷史,“人仰馬湩”指的就是這種酒。其特點是透明醇香,香氣沁人,酒精度不高,綿甜柔軟,酸甜可口。這種奶酒不傷人,經常適量飲用,有驅寒、活血、舒筋、補腎、健胃、養脾、強骨等功效,亦可治療胃病、腰腿疼和肺結核等疾病。這種酒的釀製,是將大量新鮮馬奶倒入一隻大皮囊中,再用一根下端粗大且中空的特製木棒攪拌,在飛快的攪拌中,馬奶發出氣泡,變酸和發酵,攪拌越久,這種馬奶酒愈清而不氣膻。馬可 波羅説這種酒色類白葡萄酒,味道極好。這是蒙古族自己釀製的傳統名貴飲品,常用以招待尊貴客人。會飲時有一套程序,據《多桑蒙古史》記載:飲宴開始,把酒灑在帳幕男主人頭邊的偶像上,隨後依次灑在帳幕內所有其他偶像上。再由僕人盛一杯酒步出帳外,先向南方灑三次,每次均要下跪行禮,這是向火敬禮;接著向東方灑酒拜天,再向西方灑酒拜水;最後向北方灑酒祭奠死者。男主人舉杯將飲時,先要將杯中的酒倒一些在地上,作為對地的敬禮,如果他是騎在馬背上,便倒一些灑在馬的頸或鬃毛上。飲宴開始後主人必先自飲,然後遞飲諸賓客,這種方式初為防毒,後來就成為一種禮敬的習俗。據《馬可 波羅遊記》記載:元朝皇帝忽必烈在皇宮宴會上曾把奶酒盛在金碗裏,犒賞有功之臣。這種馬奶酒後傳入中原,為中原漢族所喜飲,這在元代史料中記載頗多。以後,又從亞洲傳到歐洲,為歐洲人所喜用,這在歐洲史料上也有披露。這是酒文化跨地跨國的交流。
橫跨亞歐的蒙元帝國,使以往因地理、政治、經濟等各種原因相互阻隔的國家、民族、地區被迅速聯絡起來。在這一時期,中西的經濟文化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國各族的交流與融合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從元墓壁畫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種物質文化及精神文化交流的廣泛性,茶酒文化的交流就是其中的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