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應恢復端午節全民防疫健身的原文化形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0日 10:51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瀋陽6月9日專電(記者魏運亨)農曆五月初五(6月11日)是端午節。著名民俗學家、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認為,端午節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中華多民族防疫祛病、祈求健康的全民健身節日。但一段時間以來,端午節被扭曲淡化得失去原有意義,應當儘快搶救和保護端午節原文化形態,使古老的民俗健身節日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現代生活。

  烏丙安告訴記者,端午節源於我國遠古的祭龍日,當時的人們希冀以龍的威懾力驅除所有的災疫邪祟。此後端午節就以祛除病瘟、躲避兵鬼、驅邪禳災的形式傳承下來。賽龍舟,用五彩絲纏手足腕,用楝葉包米粽,採插艾葉、菖蒲,取蟾酥,涂飲雄黃酒,調製硃砂酒,採多種草藥,人身上及屋內各處懸挂香包,墻上張挂鍾馗畫像或避邪符印等等,都和上述節日主題息息相關。

  為什麼要選擇農曆五月初五呢?這是由於芒種過後,天氣開始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中國古書《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荊楚歲時記》也説:“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長此以往,遂成風俗。不但漢族在酷暑之前要進行這次大規模的防疫祛病活動,許多少數民族也是如此。比如四川小涼山彝族群眾就在端午節時進山採藥,做防病治病之用。

  烏丙安指出,人們習慣性認為端午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實際上那不過是湘、鄂一帶的傳説。而在江浙,人們在端午節中又加入了祭伍子胥、紀念越王勾踐及孝女曹蛾等內容。這種局部歷史文化的延伸畢竟不能取代全民性的民俗大節,現在應恢復端午節兩千多年來防災祛病、祈求健康長壽的本來含義,搶救並保護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態。當然這並不是説就不要過具有本地方特色的端午節,而是説應當在繼承全民共有共享的端午節民俗傳統的同時,過好多樣化的各具特色的地區性端午節。(完)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