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也談傳統節日緣何被冷落了?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1日 13:44
日前因端午節有可能被他國申報為文化遺産,傳統節日引起了許多國人的關注。在4月16日召開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工作交流會上,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呼籲,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尤其是熱衷於過情人節、聖誕節的年輕一代。有關部門還準備投入2000萬元,用於保護我國的民族民間文化。
傳統“國節”被冷落和西方“洋節”被追捧,並非偶然事件,也非一天兩天的事情。大致説來,一方面與國外強勢經濟文化大背景有關,一方面是商家和媒體看中了“洋節”的市場與時尚,雙雙炒作之下,“洋節”便盛行起來。
年輕人過“洋節”過得很熱鬧,反之,傳統節日卻要文化官員出面倡導,這又是為什麼?
其實,除了對於包括傳統節日在內的傳統文化保護力度不夠這一原因之外,筆者認為還有以下幾點“技術性”因素值得思考。首先,傳統節日多源於原始宗教祭祀活動,如春節祭灶君,端午祭龍、祭屈原,中秋祭月等。勿庸諱言的是,很長一段時間裏,上述節日和習俗被貼上迷信和封建標簽,以至於談到傳統民俗文化,每每可以聽到諸如“弘揚正面影響,消解負面影響”之類的擔憂。換言之,觀念上的“破舊”和行動上的“立新”存在著矛盾,這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難免要打折扣。
舉個例子説,如果去問年輕人:為何要過“情人節”?哪怕他不知道“情人節”緣由,也起碼懂得“情人”的含意。可是你要問到:春節祭灶君,灶君是誰?端午祭龍,又是為何?恐怕就沒幾個人答得上來。傳統文化知識及其豐富內涵,需要代代相沿,上一代人不懂,或者不説,下一代人又如何知道?因此,傳統節日被年輕人冷落,雖説令人遺憾,卻並不奇怪。
其次,許多傳統節日與農事和社群娛樂有關,如端午龍舟競渡、元宵鬧花燈等,在農業文明的社會,大家手中的農活兒再忙,都會騰出過“節”的時間。所謂“節”,生活節奏的放鬆和調節是也。如今,我國的三大傳統節日除春節外,端午和中秋都沒有列入國家法定假日,人們依然是“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過節沒有過節的時間,也是個實際情況。
此外,我們傳統節日所組織的娛樂活動太少,由政府或單位舉辦文娛演出,又普遍缺乏認同感和參與感。換言之,春節看“電視晚會”,中秋購買月餅,端午節吃粽子——這一家一戶的閉門過節,能好玩到哪去?從前的春節遊藝、端午競渡、中秋走月都是娛樂性強、參與者多的民間民俗活動。如廣東惠州的春節舞龍活動,在明清時期便極為興盛,除舞龍外,還有舞鳳、舞獅等。其“出龍時,一路鼓樂不斷,龍飛鳳舞,穿街過巷,觀者如雲。”
由此來看,保護傳統節日和民族文化,不能因噎廢食,不能破“舊”而不立“新”。一來要有傳承中華文明的自覺意識,要從尊重民風民俗做起。二來不妨實行“政府搭臺,群眾唱戲”,多鼓勵扶持民間的舞獅會、龍舟會等活動。據我所知,香港政府幾十年來一直在撥款資助各社團舉辦的中秋節遊藝晚會,從迎月至追月,到場的人皆可免費享受娛樂節目。此舉就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