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藏族的狗崇拜習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7日 19:51 來源:

  在藏族的先民中狗是它們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狗的嗅覺靈敏,勇猛異常,在生産力極不發達的藏民族原始社會,它曾經是他們生産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狗不僅可以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食物來源,而且日夜為主人警戒,保護家畜和主人的安全。因此,在以狩獵和遊牧經濟為主處於早期階段的藏民族中,狗是他們生活一員。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畜牧業農業水平大大提高,狗的地位有所降低,但狗仍在藏族人民生活中起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因這一緣由,藏民族都有崇狗的習俗。

  在藏區,狗在藏族人心中享有一定的地位。每個去過藏區的人,都會感受到狗與藏族人民那種和諧而友好的關係。在草原上,在街道上在家中,到處都有狗的身影。成群成群的狗悠閒而漫無目地的散步在藏區的各個角落,沒有人去打攪它們的生活,成為藏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假如有人對它們非禮,這不但要遭到藏族人的制止和阻擋,而且要受到它們的報復。雖然狗是藏民族最早馴養的動物,但不管是過去和現在.他們是禁吃狗肉的,更不隨意殺狗,對吃狗肉,藏族社會中視為不可理喻和難以思議的事。反而在現今的西藏林芝和安多地區,在藏曆新年或收穫季節都要把盛滿肉食,麵食的大盆端出來,首先讓狗享用的習俗。與此同時,在藏族社會中還留傳著許多關於狗的動人故事。如流行于西藏藏區的《阿初王子的故事》《幸福是狗的恩典》和安多地區的《青稞與狗的故事》等等。這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都反映了狗對藏族人民的大恩大德,是有著深厚感情的。《青稞與狗的故事》講述了很早很早以前的青藏高原,藏族先民還沒有種植糧食,人們只能靠遊牧和其他方式生活,處於饑寒交迫之中,在此情形下,神便派狗去遙遠的另一個世界去尋找種子,狗排除了千辛萬苦,終於有一天,叼著青稞穗子回到了藏區。從此,人們便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在《阿初王子的故事》記述了阿初王子為了救人民于饑苦中,不畏艱辛終於從蛇王手中得到種子,但自己卻中了蛇王的計,使自己變成了一隻狗。叼著種子回來了,不但使人民吃上了香甜的糌粑,而且使自己得到了美滿的愛情。可是人們不珍惜糧食大量的浪費。《幸福是狗的恩典》就反映了此情況,高原人民由於有了幸福的生活,就奢侈地把糌粑當作玩具玩。當神看到此景,一氣之下把青稞穗子一一削去(傳説起初青稞有九個穗子),當削到最後一個時,狗突然大叫一聲:“留下我的一份”。這樣,神才留下一個穗子,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糧食。因此,藏民族的祖祖輩輩想起狗對他們的恩賜,就感激不盡,有一份特別的敬仰。幾千年來,對狗的這種敬仰和感情,人們賦予了它神奇無比的力量,以顯示自己崇拜對象的神聖。成為一種習俗己根深蒂固。

  狗作為一種生存于藏民族中的動物。如此長的時間內,受到他們的特別關心和崇敬,並附於一種特殊的崇拜心理,這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歷史發展的長期生活,生産中,逐漸形成、演化、發展的,它的産生是有其深刻的內涵的。

  一、原始的動物崇拜的體現

  原始宗教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動植物的崇拜,從一開始,人們對於自己身邊的親密相關的動物傾注了極大的關懷。“人在自己的發展中,得到了其他實體的支持,但這些實體不是高級的實體,不是天使,而是低級的實體,是動物,由此就産生了動物的崇拜。”(《馬恩全集》)。由於一些動物為人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某種方便。可以説,如果沒有這些動物,人們的生存就受到威脅,特別是對於生活于雪域高原的藏民族來説,尤為如此,藏民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樣,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蒙昧的原始時代,低下的生産力,殘酷的自然環境,使他們對自然界産生了一種敬畏感和神秘感,在此情況下人們對其身邊的萬物賦予一種超自然,超現實的力量而加以神化並崇拜,祈求得到它們的保護和恩賜。在人們的觀念中,他們的一切都是這些超自然,超現實力量的安排、恩賜,人是無法自己主宰和安排一切的。要得到什麼,實現什麼,只有借助神和崇拜物才能實現。在《敦煌古藏文文書》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反映了藏族人的這種思想:“止貢讚普年幼之際為羅阿本達孜所害,其屍骸置於有蓋能啟的缺匣之中,拋于藏布江中,後哈本湖西岸及那襄氏讚雄甲二人將宇宙大神之神獒犬溫蘇牙扎及襄氏蘇則馬江,溫古等毛上涂以毒物,越過險峻高岩,無草荒山,命上述犬類佔進攻敵人是兇是吉,佔之吉。於是直趨娘若香波之側畔,將毛上涂有毒物的神犬遣放到羅阿本達孜近旁,達孜一見大喜,以手撫犬毛連呼:“好犬,好犬!”犬毛上的毒遂浸到了達孜之手上,羅阿本乃斃命,得以報仇雪恨。”更為突

  出的是他們對當時所無法解釋和理解的事物都溶入了一個個神奇而美好的傳説和神話中。藏族的先民們正是用了狗叼種子的故事解釋了青藏高原農業發展的初始,實質上這是他們對當時的農業産生的一種混濁認識。

  當然,對狗進入藏民族生活中的源淵,在史料中也有零散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于北方的古代民族“犬戎”。通過史學家考證。“犬”是“戎”人的崇拜物。而後來由於戎人部分融人了藏民族之中,藏民族便接受了戎人的犬崇拜。

  這種對自然物或對動物的崇拜實質上就是一種原始的動植物崇拜,這種動植物崇拜現象在每一個古老民族中都存在,而只是具體的對象不同罷了。

  二、原始苯教與佛教思想的反映

  苯教是流行于藏區最早的原始宗教,它所信奉的內容既豐富又寵雜,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幾乎都是它崇拜的對象,都是有靈性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人們對它們稍有不敬和觸動,都會受到懲罰。所以,狗在苯教的信奉中也成為了一員。後來隨著佛教傳入藏區,佛苯在鬥爭的同時,又相互吸收,融合,産生一種非佛非苯的具有藏區地方色彩的宗教——藏傳佛教。在吐蕃的律法中“十善法”的標準就是“不殺生,還要放生,尊重一切生靈。”殺生被看作是一項嚴重的罪過,而戒殺生是佛教的五大根本戒律之一。但是由於藏民族特殊的生存環境,普通民眾是很難完全戒殺生的、尤其是在牧區,牛、羊肉是食物的主要來源,不過這已被傳統價值觀熏陶的牧民總是通過宗教的儀軌加以贖罪。殺生為惡的觀念深入每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心中,除了生活的必需外,無論藏族牧民還是農民都不會隨意殺生的,包括大型的動物和小小的昆蟲。由於此種思想的影響,使藏族人民對狗是倍加保護和關心,而使藏區的狗數量增長迅速,到處是一群群流浪的野狗,每當它們路經藏民的居地或寺院,藏民們都要施捨一些食物給吃,但是大部分時問,它們仍從草原上的小動物為食,成為草原的衛士日夜盡職盡責的巡邏在茫茫的高原之中。

  三、在藏民族生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今,藏族的生活來源主要還是通過放牧牛羊而獲得的,在漫漫無邊的草原上,只有狗能替主人忠實地保護牛羊,免受其天敵的侵襲,同時,在草原之夜,也只有狗能保護主人財産和生命安全,另外,狗又容易馴養。這是人們對其産生依賴心理的重要原因。狗不但給予了人們幸福的生活,同時也保護著人們的生活,是藏民族生産、生活中親密的夥伴。在以前常常因狗而不時地發生部落間和家族間的殘殺。現在,雖沒有如此的現象但也時常發生兩家為狗而吵得面紅耳赤的事情。

  在藏族社會中,以殺狗會盟,祭祀為一種崇尚,而特受他們的重視。在苯教盛行時期,常常在會盟,祭祀時殺大批的牲畜,其中以狗最為尊貴,據記載:“讚普與其臣下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此間刑羊狗猴猻,先折其足而殺之,繼裂其腸而屠之,令巫者告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神雲:“若心遷變懷姦反覆,神明鑒之,同於羊狗”。三年一大盟,夜于壇,殺犬馬、牛、驢為牲,咒曰:“爾等須同心努力,共保我家,天神地祗,共知爾志,有負此望,使爾身體屠裂,同於此牲。”(《舊唐書,吐蕃傳》)。佛教傳人後,雖取消大量殺牲祭祀,會盟的習俗,但仍保留了這種遺風。某一動物一旦被某一民族所崇拜,便與這個民族建立了特殊的神秘關係,同這個民族名稱一樣,成為一種象徵而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了。

  狗與狗血在藏族生活中還有鎮邪驅崇的神奇作用。狗在藏族人心目中的特殊作用,就給予狗一種無比強大的威懾力,可以鎮服、驅除一些鬼怪邪惡,保護人的健康安全。在古代的藏族社會,出征打仗或舉行一些大的生産活動,都要殺狗,保祐一切順利平安,在現在的安多部分地區還有在家中或門口埋死狗的習俗,在每年的收穫時節,還有埋活狗祭天地。以便糧食在收穫時節安全收穫,免遭天災人禍的破壞。可見,無論以狗保平安還是埋狗驅邪惡都是人們對狗的敬畏和崇拜的生活折射。

  總之,藏民族是一個圖騰崇拜十分豐富的民族,除動植物崇拜外,還有對自然物如雪山、巨石等物的崇拜。(作者: 安海青 來源: 西藏民俗 )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