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走進西藏 > 討論主題 > 正文

  

西藏文化的特點

  【網絡主持人】首先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一個主題,西藏文化的特點。杜永彬是長期研究西藏文化的學者,馬麗華是長期生活在西藏的作家,談西藏文化可從理性和感性兩方面優勢互補,相得益彰。主持人設問:先從西藏和西藏文化的基本概念談起。請杜永彬博士談“西藏”一詞的來源及其稱謂的演變,再介紹一下西藏文化的主要內涵。

杜永彬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博士

  【嘉賓:杜永彬】為了更好地認識西藏和西藏文化,我首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西藏的基本情況。西藏,全稱為西藏自治區,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人口230萬,行政區劃:1個地級市,8個地區,下轄1個縣級市、70個縣、1個縣級區、2個縣級辦事處、899個鄉、31個鎮。自治區首府設在拉薩市。唐、宋稱吐蕃,元、明稱吐蕃和烏斯藏。明朝萬曆三年四月的漢文文獻中曾提到“西藏”一詞。(《明實錄神宗朝》,卷三十七)“西藏”一詞最早出現于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撰《禦制平定西藏碑文》,正式把以拉薩為主的衛藏地區命名為“西藏”。後來的“西藏”範圍大體上以清雍正年間的劃分為基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建立,簡稱藏。英文Tibet一詞,一是源於藏族的自稱bod;二是源於蒙古人稱藏族為“土伯特”。西藏自古就與中央王朝建立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關係,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次,談一下西藏文化,顧名思義,就是西藏地區的文化。需要指出的是,西藏文化是地域文化名稱,具體是指西藏自治區的文化,它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等於民族文化名稱藏族文化;藏族文化指的是整個藏民族的文化,包括西藏、四川藏區、青海藏區、甘肅藏區、雲南藏區以及國外藏區聚居區的文化。西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寶庫中的瑰寶,是世界文明寶庫中的一朵奇葩。西藏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為中華文明增光添彩,勤勞智慧的藏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西藏文化也可稱之為西藏文明。文化,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産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産能力和精神産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社會意識形態。文化和文明都涉及一個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法國史學大師布羅代爾認為,文明是“一個空間,一個‘文化領域’”,是“文化特徵和現象的一個集合”。斯賓格勒認為,“文明是文化的不可避免的歸宿”。亨廷頓説:“人類的歷史是文明的歷史”。“傑出的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在探索文明的起源、形成、興起、相互作用、成就、衰落和消亡”。所以我們現在談論的西藏文化也可稱之為西藏文明,我們正在探索西藏文明。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或文明是非常必要的。布羅代爾説:“對於對當代世界感興趣的人來説,尤其對那些不僅對當代世界感興趣,而且還想有所作為的人來説,‘值得’了解怎樣在一幅世界地圖上發現今天存在著什麼文明,了解怎樣能界定它們的邊界、它們的中心和它們的外圍、它們的範圍和人們在那兒呼吸的空氣,它們內部一般的和特殊的存在‘形式’和結合形式”。

  【網絡主持人】有沒有形成一個藏文化圈呢?

  【嘉賓:杜永彬】談到西藏文化就不能不談西藏文化圈,它是藏族文化圈的中心,由象雄文化(西)、雅隆文化(南)、羌塘文化(北)、卡若文化(東)和拉薩文化(中)構成的。區域特徵:西藏文明的體系由農業文化(農村)、牧業文化(牧區)、半農半牧文化(半農半牧區)和商業文化(城鎮)構成;由西藏政治史、西藏經濟史、西藏文化史、西藏宗教史和西藏社會生活史構成。西藏文明是中原文明的組成部分。西藏文明的內在和外在聯絡。內在聯絡:雅隆文明與象雄文明的關係;苯教文明與佛教文明的關係;世俗文明與宗教文明的關係。藏漢文化交流;藏蒙文化交流;藏滿文化交流。外在聯絡:古代--西藏文明與印度文明的關係;西藏文明與中亞文明的關係;西藏文明與中原文明的關係;近代--西藏文明與西方文明的關係。西藏文明的擴展與輻射。西藏文明圈。核心,中心,山南-拉薩;本部,圈內,衛藏;外圍,圈外,青藏高原;互動:文明的輻射,出去,同類和異類,向康區和安多藏區;文明的吸收,進入,同類和異類,其他藏區,異文化;靜態,地理、生態環境,器物,寺廟等;動態,制度、觀念、人。文明的起源與擴散。

  西藏文化圈又不等於藏族文化圈:藏族文明是以土著文化為基礎,吸收印度文化、中原文化和西域(中亞)文化形成的。由衛藏、安多、康巴文化區和境外藏人文化區構成。衛藏法區,康巴人區,安多馬區,三大區域以及境外藏區的地理格局(地域差異)和文化格局(文化差異和宗教格局)。個性與共性。藏東文明的特色與研究價值。世俗文明與宗教文明;世俗文明與宗教文明合一。

工作認真的網絡主持人

  【網絡主持人】那麼,西藏文化有什麼樣的文化內涵呢?

  【嘉賓:杜永彬】在談到文化的內涵時,先向給大家提供一把解讀文化或文明的鑰匙。一般將文明劃分為三個層面,即物質文明(亦稱器物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亦稱觀念文明或思想文明)。表層--器物文明,體現人與自然的關係,主要包括生産,科學技術,語言文字,藝術歌舞,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等),是“有形的”文明,可稱為文明的“硬體”;裏層--制度文明,體現人與社會的關係,包括社會關係、社會制度和組織、法律、軍事制度等。亨廷頓:“文化是制度之母”。深層--觀念文明,體現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宗教、哲學、史學、文學、倫理、美學、價值觀念等。制度文明和觀念文明是“無形的”文明,可稱為文明的“軟體”。在人的實踐活動中,表現為一端是外在的物,另一端是內在的心,介於心、物之間的是人的行為(即主觀加之於客觀的實踐)。行為層面:自然世界;精神世界;人類的創造成果。一個時代的整體,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西藏文明或文化可以依此來劃分。

  我們所説的西藏文化,可以分為西藏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兩大部分。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是包括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五明”之學,即大“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內明、因明;小“五明”: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象學。其中,以藏族的傳統宗教苯教和苯教與佛教融合之後形成的藏傳佛教為主要內容。苯教和藏傳佛教已另有專題討論,在此不加闡述。西藏現代文化,主要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吸收了中外文化成分形成的新文化,不僅具有西藏特色,更具有中國特色,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

  【貓咪mm】馬老師、杜老師、金老師,今晚的主題是西藏文化的特點,那麼你們能都説説自己所感受到的西藏文化的特點嗎? :)

  【嘉賓:杜永彬】我認為,西藏文化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民族特點。民族特點,藏族文明圈,藏漢民族雜居,門巴族,洛巴族,回族;吸收與借鑒;精英與大眾,貴族與民間,貴族文化與大眾文化共存;文化心理,內斂、慈悲等。民族與異族,外來文化。二是地域特點。青藏高原文明圈,衛藏地區,安多藏區,康巴藏區,國外藏區;西藏文化的生長環境;與康巴文化和安多文化的關係。三是宗教特點。世俗與宗教。宗教文明與世俗文明一體,本土宗教苯教與外來宗教佛教;宗教與世俗合二為一、融為一體。四是多元與多樣。一元到多元,單一性到多樣性,單調到豐富多彩。傳統與現代。吸收了印度文明、中亞文明和中原文明的成分。吸取與傳播。五是西藏文化的國際性。藏傳佛教“西化”,“西藏問題”國際化,藏學成為國際“顯學”。

  【雪泥飛鴻】請專家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説一下自己對西藏文化的印象?

馬麗華 中國藏學出版社總編輯、一級作家、編審。

  【嘉賓:馬麗華】談起西藏,無論是否去過那裏的人,腦海裏都會浮現出一個總體意象。沒去過的人,可能感到遙遠神秘,更多的是添加了主觀想象的“幻覺的西藏”;凡是去過的人,一般是一發而不可收,一去再去,如癡如醉,魂牽夢繞,西藏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者連他自己也説不清。對於長期生活在那裏的人,西藏已經是一種生活常態,是具體的,繁複的,內部差異很大的。你要是問我西藏怎麼樣,我會反問:你指哪一方面。你若問西藏文化,我會感到難以一言以蔽之,會説“一言難盡”。就在十多年前,當我自認為走遍了西藏,可以概括發言時,曾在《西行阿裏》中描述了有關西藏12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分佈于東、西、南、北、中五大自然板塊和與之相應的五大文化板塊相契合的文化地理現象,與杜永彬剛才所談的大致相同,不過他説的更多的屬於歷史文化地理。若是簡化一些,最直觀、最感性的表述,是我更早些年所使用的“青稞文化”和“牦牛文化”,即農業文化和牧業文化,即西藏文化的兩翼,這兩類差異很大的文化現象在我的《藏北遊歷》和《靈魂像風》中體現的比較充分:生産生活方式不一樣,精神生活內容不一樣。

  你看在藏北,關於神山人格化的傳説比比皆是,格薩爾征戰的遺跡比比皆是,而在拉薩河谷、雅魯藏布江流域的谷地農村,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地方神靈譜係,文化藝術的形態也與牧區大不同。

  後來認識又有擴展,藏東南原始叢林中的山民文化,國外藏學界稱之為“喜馬拉雅文化”,西藏的少數民族門巴、珞巴、僜人,傳統的狩獵者,創造的又是另一番文化風景。藏東橫斷山脈的康區人,也可稱之為“山民”,格外加上了經商傳統,去年我寫作出版的《藏東紅山脈》就比較充分地反映了這一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對藏民族農牧兩大文化現象的有效補充。

  根據我的理解,傳統民族的傳統文化之所以各具特色,一定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各自發展起來的,是交通不暢、交流不便的結果。一旦開放,總是雙向的多向的傳播和吸納。當下的改革開放時期,現代文化主要是作為主流的西方文化的潮涌而入,各具特色的多樣性難免淡化,界限模糊,特色也難以鮮明地保持下去。但基礎還是比較穩固的。

  【雪泥飛鴻】馬老師可否就剛才提到的河谷與牧區的神的譜係具體介紹一下?

  【嘉賓:馬麗華】丹珠昂奔老師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前幾天已經回答了比較具體,我不用班門弄斧了。但是我在《藏北遊歷》這本書中重點談了牧區的神山聖湖崇拜,在《靈魂像風》這本書專門有一章“佈滿神靈的鄉野”,描述的農區的保護神譜係。我曾經在1990年前後非常著迷的蒐集這些譜係,所到之處別人就説我:不是查人的戶口,而是來查神的戶口的。後來當我弄清楚這些關係之後,我就不太感興趣了。

  【lexis】西藏分成若干地區,不同地區是否有不同的文化,請嘉賓談談西藏的地域文化及特點。

  【嘉賓:杜永彬】大體上説,西藏可以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部分,拉薩是西藏的中部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因而文化的多元色彩比較濃厚;西藏的西部和北部,即阿裏地區和藏北地區主要是以遊牧文化為特徵;西藏南部主要是山南地區,是西藏的糧倉,也是主要的農區,這裡是藏族的搖籃和藏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西藏的東部主要是昌都地區,由於這裡地處橫斷山區,又是與四川等內地交流的樞紐,因而這種文化具有山地色彩和漢藏文化交流的色彩。

  【“文化人”】金老師,你在西藏工作了這麼多年。説説你對西藏文化的理解吧。馬老師提出青稞文化和牦牛文化,你有何評價?

  【特邀主持人:金志國】青稞文化和牦牛文化之説,是從宏觀上對藏文化的解析,具體説起來,西藏文化還可以劃分得更細。

  【“文化人”】用一些形容詞來描述一下直觀的感受吧。

  【特邀主持人:金志國】比如説,我就覺得山南(西藏地名)像個女人.瀰漫著女性氣息。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