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走進西藏 > 討論主題 > 正文

  【“文化人”】藏族的裝飾品很是流行,也非常漂亮,聽説有避邪之功效。還請德吉卓瑪老師介紹一下這些美麗的飾品。都該在哪種場合下佩帶?有避邪作用嗎?

  【嘉賓:楊恩洪】在牧區,尤其是在節日期間,盛裝的藏族婦女脖子上挂滿了珊瑚、瑪瑙、松耳石等珠寶,藏族有一種説法,如果想知道誰家的財産有多少,就看他家夫人脖子上的裝飾。藏族人比較喜歡佩戴的還有一種叫嘎烏,意為“護身的佛盒”,一般都是用金銀製成,裏邊藏有經書或一些貴重的物品。佩戴這種嘎烏具有護佑平安和辟邪的作用。

  【網絡主持人】請問楊老師,在農區、牧區、城鎮有藏族女性的家庭分工有何不同?她們的地位有何不同?

  【嘉賓:楊恩洪】西藏解放前,藏族婦女在政治上沒有任何權利,出身於貴族,即使是達賴喇嘛的母親也不能從政。當然在重大節日,貴族婦女可以和丈夫一起出席重大節日慶典,貴族噶倫(相當於大臣)夫人就座的墊子僅低於噶倫的墊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子女、家庭經濟管理方面婦女具有一定的權利。

  由於生活在不同地區,要承擔的生産活動不同,婦女的分工也不同。在農區,婦女是農業生産勞動的主力,除耕地、掌犁外,一切農活均由婦女承擔。在家庭中,婦女還要做家務。男性主要縫衣服、做鞋子,以及做一些農牧業産品交換的事情。

  在牧區,女主婦最早起床,擠奶、拾牛糞、燒茶,然後家庭其他成員起床,伺候他們喝茶吃過早飯、帶上糌粑出去放牧後,又要打酥油、做奶渣、曬牛糞,準備晚飯。放牧的人歸來後,又要擠奶等,一直忙到日落。牧區男人主要的勞動是放牧。

  【雪泥飛鴻】在電視片〈藏北人家〉中,好象就是反映了牧區男女分工?

  【嘉賓:楊恩洪】解放以後,在農區、牧區,傳統的生産分工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婦女可以參政、從政,有大量的藏族女幹部成長起來,在縣、地區、以及自治區擔任主要領導職務。這是一個根本的變化。

  【網絡主持人】農區和牧區一般的家庭主婦一天的作息和生活是什麼樣的?

  【嘉賓:德吉卓瑪】藏民族自古以來生活在青藏高原,這裡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決定了藏民族的生産方式及生存模式。在海拔高、氣候幹冷、雪山環抱、山巒疊嶂的嚴酷自然環境下,古老而智慧的藏族人民創造或選擇了適合於自己的生産生活方式。生活在河谷地帶的藏族人,以農業或半農半牧的生産方式維持生計;生活在草原上的藏族人以遊牧業的生産方式維持生計。即農牧業經濟活動方式。因此,土地和畜牧,則是他們祖祖輩輩繼承的財産或生産資料。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每個人都在編制著自己的生活之網,構築著各自活動的世界,並在這裡棲息、繁衍、生存。在家庭中,藏族男女兩性的勞動分工比較明確,一般“男主外,女主內”,重體力的勞動由男人承擔,就一個農業區的已婚年輕婦女,每天一早起來要燒茶、烙餅做早飯,喂豬、喂狗、放家畜,收拾房屋,打掃院子,早飯後,春、夏季要下地幹農活,如除草、割麥等,秋、冬要積肥,如果其家庭結構為核心家庭,無其他家庭成員,還要為全家人做午飯和晚飯,這是一個藏族農村婦女一天所承擔的基本的家務和生産勞動。在藏族牧業區,一個家庭的年輕婦女,每天一大早起來後,先要擠奶,燒奶茶做早飯,牛羊出圈後,開始清理牛羊圈,曬牛糞(用於燃料),還要打酥油,做奶酪,捻毛線織毛帳篷等,傍晚牛羊回圈後,又要擠奶,做酸奶等,每天如此循環往復。

現場全景

  【伊莎21】請問楊老師,藏族婦女在牧區與市區的生活信念與生活方式有什麼不同?藏族地區的經濟稍發達地方,藏族婦女的政治權利比過去是否有所提高?與我們漢族的區別大嗎?

  【嘉賓:楊恩洪】生活在偏遠牧區的婦女,與生活在拉薩的婦女在生活信念和生活方式方面當然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由於西藏的交通的不便利,偏遠牧區仍然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而拉薩已經步入了現代城市的範疇。解放以前,藏族婦女不能從政,但是解放以後,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目前在各行各業都有藏族女性領導和幹部。從自治區一級到地、縣都有藏族女性領導主持工作。婦女幹部佔總體幹部的比例和漢族區別並不大。

  【雪泥飛鴻】藏區女性的家庭地位較高,而社會地位較低。隨著社會的變化。今後藏區女性的家庭和社會角色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專家可否預測一下?

<<上一頁下一頁>>
第4頁
(編輯:小文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