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燈籠工藝還能走多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3日 13:5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3月21日專電(張文潔)燈籠一直是雅俗共賞的工藝品,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特殊的含義。在元宵佳節、婚禮慶典這樣的喜慶日子裏,燈籠的使用還是人們的首選。但是記者近日在採訪蘭州市的一些民間藝人時發現,燈籠這項傳統的民間工藝面臨著生存的壓力。

  記者近日走訪了蘭州市老藝人韓振林家。韓振林介紹説,自己負責木工,從刨到鋸,到鑽孔,到套裝,做得一絲不茍。木工活之後是印染,雕版上的圖案大約有三十多種,都是韓家祖上傳下來的傳統圖案,每個圖案都有特殊的含義,分別象徵著吉祥如意、喜慶和祝福。據了解, 韓振林製作的燈籠在蘭州市場很暢銷。

  韓振林説,“原先我們村(做燈籠的)有幾十戶,現在只有四戶人。有些人能掙到大錢了,這些小錢他們嫌麻煩,划不來。這些年來,利潤薄,人手少,年輕人看不上,製作燈籠的路子越走越窄了。”

  做燈籠的利潤究竟怎麼樣呢?一些民間藝人告訴記者,像他們製作的這種燈籠,一天一個熟練工平均能做十個,除去四五元錢的成本,每天能賺十幾元,人手多的家庭每年能賺一千多元錢。韓振林的小兒子説:“做燈籠的利潤太薄了,再説靠那個維持生活也維持不下去,我也想把這門家傳的文化産品保持下去,要是市場不好的話,我們只得放棄了。”

  韓振林的孫子經常在春節回家後給爺爺幫忙,但是他説出的話卻讓爺爺很吃驚,“作為 21世紀的青少年,我覺得做這個不是太趕時髦,再説它並不能養家糊口,收入也不是太高。”

  韓振林擔憂的是,在現在的年輕人裏,對燈籠感興趣的不多了。韓振林説,民間的燈籠工藝,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術,更重要的是,它還承載著一種傳統文化的精髓,不應該在經濟利益之中湮滅,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完)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