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傳統節日要留“形”更要揚“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9日 16:41 來源:光明日報

  逛廟會已然成為北京人歡度春節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陳曉根攝

  近年來,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始“式微”,而情人節、聖誕節等洋節卻呈現出甚囂塵上、喧賓

  奪主之勢。今年,間隔僅一天的傳統“元宵節”和舶來品“情人節”狹路相逢,這一中西碰撞所表現出的反差,使傳統節日保護這一話題再度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之一。如何保護傳統節日?如何使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弘揚?本報記者就此特別拜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洋”盛不可怕,怕的是“土”衰

  不久前,記者回家過春節,在與上初中的侄兒一起“探討”他的學習問題時,剛滿12歲的侄兒冷不丁冒出一句:“叔叔,過幾天就是情人節了,你回北京後準備怎麼過啊?”他這個問題不僅當時問倒了我,而且讓我現在想來都有點“後怕”──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與我侄兒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可能對清明節、重陽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不甚了解,但對像平安夜、聖誕節、情人節這樣的“洋”節卻能輕易地説出好幾個。

  更關鍵的是,洋節正越來越多地融入到我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中。有媒體報道,2005年的平安夜,僅重慶市就有15萬人上街狂歡。而今年的情人節,北京更是出現了一“瑰”難求的局面。

  然而,相對應地,儘管煙花爆竹今年由“禁”改“限”,給北京等200多個城市增添了更多的“年”味,但仍有人抱怨傳統節日的傳統味淡了。而以“鬧”為特徵的元宵節,其“鬧騰”和“紅火”的風頭則險些被僅間隔一天的“洋”節情人節蓋過。

  正是基於對“洋”節日“盛”的擔憂,以及對中國傳統節日日漸“式微”的一種危機意識的文化自覺,河南大學教授、民俗學專家高有鵬在今年春節前發表了《保衛春節宣言》,呼籲人們重視民俗,特別是春節。他表示,作為中國百姓日常生活內容之一的民俗,正在經受西方文化的猛烈衝擊,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都存在著被淡化、被遺忘的危機,這種危機應引起警惕。

  儘管不少人對高教授的這一觀點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宣言》所折射出的問題理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對於洋節不能完全排斥。事實上,一些洋節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的傳統節日形成一種有益的互補。譬如父親節、母親節就迎合了國人的一些心理需要。而最令人擔心的是傳統節日被忽視被冷落。“洋”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曾表示,不應將洋節看成是洪水猛獸,類似“母親節”這樣的外來節日,可以彌補我們傳統節日的不足。又如,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過聖誕節,但我們不怕聖誕節,因為我們沒有那種強烈的宗教情感。很多年輕人過這個節,也就是新鮮而已,“洋”節不會代替春節、中秋這樣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傳統節日。

  保護傳統節日要“承”故“納”新

  在全球一體化日趨緊密的大背景下,中西文化碰撞産生出某些文化趨同現象,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人們已經認識到,對外來節日、外來文明採取簡單的排斥、否定或敬而遠之的態度,顯然是既不現實,也不利於自身節日所蘊含的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

  這一現實使我國的傳統節日保護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淩宇表示,從文化學的角度看,傳統節日首先是一種民俗現象,如果僅從這一角度而言,一種民俗的保存或消亡倒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從深一層角度來看,傳統節日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俗現象,它跟一個民族的歷史存在方式密切相關,和一個民族的精神人格需求緊密相聯。

  “傳統節日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産物,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世代相傳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這一屬性決定了它在弘揚民族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考慮到它在延續中華文化血脈、維繫民族文化和諧、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性,在近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我連續提出了三個有關增加中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的議案。”紀寶成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幾個議案提出後在社會上産生了積極的反響,2004年兩會期間一經提出,便成為提案建議的熱點和焦點之一,在全國,甚至在整個華人世界都引起了強烈反響,國務院法制辦也正式回函表示:‘目前,中央有關部門正在統籌研究是否將傳統節日設立為法定節假日的問題。’實際上,我們提出將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要在廣大青少年中普及文化傳統及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事實上,傳統節日本身包含著珍貴的民族精神養分。譬如端午節,形式上雖為劃龍舟、吃粽子,但在本源上卻蘊含著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憂國憂民的情懷。屈原的這種精神人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所內含的一份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産,這一文化遺産經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精神人格的傳承而更加完善。這種文化精神一脈相承,直到如今。

  淩宇代表認為,端午節內含著的這種對民族精神品格的追求,不管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在將來,都是無價之寶。它和其他中國傳統節日一起蘊含著我們祖先幾千年的精神承傳。這一承傳如果在我們這一代就此斷絕的話,對整個民族而言都將是一件極其可悲的事情。對於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我們應該體現包容性,主動吸取它們的積極成分,但絕對不能失掉我們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脈,喪失自己的主體性。

  傳統文化要留“形”更要揚“神”

  越是物質富足的年代,人們對非物質生活的重視程度就越高,也正是基於這一認識,拯救乃至捍衛傳統節日的呼聲一直居高不下。

  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也開始日漸重視這一趨勢。2005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等五部委正式發佈《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2006年2月12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正式確定501個推薦項目,其中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名列其中。

  “這充分表明了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保護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的意識開始增強,這對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是一件好事。但這還不夠,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還應在更高層面上意識到這種保護的重要性,在主體性上有更大的作為。”淩宇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洋節趨“熱”、傳統節日趨“冷”所引發的“土”“洋”之辯,的確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但我們更應重視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和發掘問題。紀寶成代表認為,將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通過群眾性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最直接手段之一,又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時更是在廣大青年中普及傳統教育,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愛國熱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人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正陷入危機,走向消亡,對此觀點我一直不敢茍同。從我國不斷加大的春運潮就可以看出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淩宇代表最後對記者表示。“傳統節日的保護是一個非常複雜也極為重要的關鍵問題,我們既要保留其形,讓我國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不至於失去其傳承的外在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揚其‘神’,要創新過節的形式,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內涵,傳承好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大力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

  鏈結

  ■春節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慶祝這個節日的風俗習慣: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挂年畫、蒸年糕、吃餃子、守歲、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新中國成立之初,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元宵節中國最古老的夜的節日。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元宵節習俗有吃元宵、猜燈謎、走百病(婦女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或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端午節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産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其中以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記者 曹建文)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