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1日 15:46 來源:人民日報
一條不甚規整的石頭路,在山坡與樹林之間時隱時現,延伸向連綿不斷的大山深處。地上的石頭已經很蒼老了,有的已經被馬蹄打磨掉棱角變得平整光滑,有的被踏出一個個深深淺淺的窟窿,石頭上長滿了厚厚的苔蘚。
這就是延續了兩千多年的那條茶馬古道中的一段───邱北段的“西南絲路”。
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來,這條地處滇南衝頭大山和六郎大山間長達5公里的峽谷中,穿梭于濃濃的樹蔭、亂石和隨風飄搖的狗尾巴草之間,猶如長蛇般的小徑,便是秦代的“高速公路”五尺道。撥開荒草樹叢,踏著秦代的五尺道,一塊塊磨得烏黑髮亮、縱橫交錯的龜裂的石板,便一點點從我們眼前移過,任憑歲月的無情打磨,當年刀劈斧鑿的痕跡仍清晰可見。
古道是歷史的悠久步履,古道是時空的默默凝思。它顯得極其神秘和瑰麗,隱隱透著深沉博大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據有關史籍記載:西南絲路大約出現在戰國中期,即公元前4世紀,古道起自蜀國(今四川成都)然後進入雲南,最終抵達緬甸、印度、南亞和西亞。邱北段屬於滇桂道,經蜀國、滇陽(今雲南昆明)、小江口、膩革龍、大白戶、樹官塘(今雲南邱北縣樹皮鄉)、彌勒灣(今雲南省邱北縣天星鄉)、法白、馬別河、廣南、富寧、廣西百色、邕州(今廣西南寧),然後出境。
以往,人們僅知道西北的絲綢之路是中國最早通向西方的一條國際交通大道,殊不知在此道開通的兩百多年前,西南就已經出現了一條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最古老的道路,史稱“蜀身毒道”。“蜀”為四川,“身毒”為印度。在以往的印象中,西南似乎自古以來就是一塊封閉落後、與世隔絕的煙瘴蠻荒之隅。其實,這是歷史的一個誤會,或是史學家們的一個失誤。當年在這被稱為“蠻荒之地”的地方,人們為了打破地理環境的束縛,實現經濟交往和心靈溝通的願望,以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勇氣,開闢了這條隱藏于大山深谷和原始密林中的中國最早的國際大通道。正是通過這條秦五尺道,中原先進的鐵器、棉布、瓷器沿著蒼茫的古道涌了進來,西南邊陲盛産的金銀、玉石、象牙、藥材又沿著這條蜿蜒的小路源源不斷地流了出去。
“五尺曲徑通邕州,半邊古寺立岩頭”。在峽谷山頭艱險處,至今仍保留著古驛站───半邊寺。半邊寺依山河形勢而建造,嵌于岩壁中,有飛閣流舟之勢。從那些用大山石壘起的斷壁殘墻上,不難看出,這些建築當年的堅固和它所經歷的久遠的年代。半邊寺曾是過往馬幫歇息、補給的必經之地,同時又是躲避蠻煙瘴雨、毒蟲兵匪的好場所。
“茶馬古道,半邊寺”,這個被大山和歲月掩蓋的傳奇,凝結著幾千年的滄桑與輝煌。也許,雲南的歷史就是古道和馬幫走過來的歷史。
雲南境內的茶馬古道吸引著海內外旅遊者。(楨的)
責編:郭翠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