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風俗細説 > 正文

三月三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8日 15:46)

  壯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三月初三為我國傳統令節,與“上巳節”、“清明節”、“踏青節”等都有密切的關連。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又是重要的歌舞節日,其中以壯族為最。由於是日的活動以對歌為主,故亦稱“歌圩節”、“歌婆節”等,亦簡稱“歌節”。壯族關於三月三日的來歷有多種的傳説,有説一對青年男女山歌傳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未能結合,雙雙殉情,後世青年為了紀念他們而形成歌節。傳説最廣是關於劉三姐的:南時劉三組歌聲優美,被奉為歌仙,財主們恨她以山歌揭露罪行,趁她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三姐跌入山谷身亡,後人便在她逝世的三月初三唱歌三天三夜,紀念歌仙。壯族能歌善歌之俗,宋代《太平寰宇記》等即有記載。壯族對歌的場所叫歌坪,壯語“歡龍洞”。意思是到田間唱,也叫“歡窩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屆期,人們用楓樹葉、黃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飯,以祭奠劉三姐,並自己食用,俗説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樣興旺茁壯。對歌時男女分別三五成群結隊,雙方選定後即開始對歌,歌詞多為情歌,但由淺入深,所涉極其廣泛,在“談情説愛”的一問一答中歌唱現實生活、歷史傳説等等。其歌詞舊時多為即興編唱的。現在也有利用傳承歌詞的。曲調單一重復,但婉囀悠揚。這種對歌往往從傍晚開始,直到天亮,也有晝夜連續歌唱的。在歌圩上,青年男女還有碰彩雞蛋、拋繡球等習俗。現在,壯族三月三的活動仍然十分盛行,屆時有政府組織的,更多則是民眾自發的。現在的規模較舊時尤大,人如海,歌如潮,蔚為壯觀。(來源:《中國歲時節令詞典》)

責編:郭翠瀟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