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的原始紡織古鎮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6日 19:29)
晾曬在路邊的羊毛氈布
男人也能紡線織布
四川涼山甘洛縣田壩鎮在今天依然進行着原始紡織,而且從業家庭達數百戶,從業者分佈很廣,大街小巷,家裏家外,鎮裏郊區,隨處可見人們在進行紡織。這是一個今天很少見的原始紡織古鎮。田壩鎮是以漢族為主的古鎮,但是他們紡織的不是自己的民族服飾,而是彝族羊毛服飾,以察爾瓦(一種形似斗篷的“人”字斜紋毛布,用捻制的羊毛粗線織成)和披氈(用羊毛搟制而成)為主,這是該鎮紡織的獨特之處。
前不久我第一次走入田壩,正是趕場天,只見人如潮涌,街上門市店舖很多,許多店舖前、街邊擺着紡車,做生意的男女老少在閒暇的時候,把紡車搖得呼呼地飛轉,線錘“嗒嗒”地響着,有的人俯着身在織布架上用一塊木板狀的東西一推一拉地織着布,有的人捻着羊毛坐在街邊聊天……今天這種紡車已很少見,本身應該成為文物,可是這裡仍在使用,而且使用的人很多。
進入人家,許多家庭裏擺着紡織器具、羊毛等物,常常是夫妻或是兩代人同時忙着,人們邊做邊嘮些家常話,客廳是他們加工的作坊,陽臺是他們晾曬的地方。在鎮郊,看到不少人家在制染披氈,隨處可見人們在竹做的墊子上搟羊毛,許多人家的院子裏、院墻上、鐵絲上晾曬着披氈與察爾瓦。這裡給人的感覺是無處不在做彝族服飾。
田壩的許多男人也是紡織能手,他們覺得那是他們該做的事。許多外來的人好奇地駐足觀看,但是田壩的男人們神態自若,被人盯着也不驚不詫,只管紡自己的線,織自己的布。
這裡的一些地名也與羊毛有關。田壩鎮最有名的街叫羊毛街,這是田壩漢族染制搟制彝族用披氈、編織察爾瓦而形成的紡織一條街,聞名涼山。另外還有羊新村,也因加工羊毛而得名。
田壩是甘洛縣的大鎮,除縣城外就數它最熱鬧最繁華。每天有幾十輛出租微型車往返於縣城與鎮之間,鎮裏還有許多網吧、游戲室,在這樣一個有着許多現代氣息的山區古鎮,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利用古老的工藝製作民族服裝?
彝族服飾漢人製造
田壩位於甘洛縣西北部,田壩河中游,距縣城13公里,境內最高海拔2702米,最低海拔1100米,是典型的山區地貌,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産玉米、小麥、水稻。
田壩鎮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鎮,紡織傳統悠久。田壩原是彝族住地,彝名毛日阿嘎,意思是毛日姓的地方。清光緒時《越西廳志》中有“馬日杠”名。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漢族逐漸遷入,形成聚落、街市,民國時已成規模。1939年建西康省時田壩是西康省越西縣的啟明鄉。建省時省政府明文禁止種植鴉片煙,但不久後表面禁種卻暗中擴大種植,特別是尼日河東南的彝族聚居區種植鴉片更為氾濫。田壩因地理位置和社會關係成了甘洛地區的貨物與鴉片集散地,鴉片成熟時,各地商旅、煙販雲集田壩,呈現一派病態的繁榮,各種社會組織應運而生。漢族遷入田壩有記載的只是一兩百年,他們把當時先進的紡織技術帶入涼山彝區,時至今日其紡織術反而回到了更加原始的手工製作。
田壩周圍的彝族人多,需求大量的羊毛製品。離田壩鎮數公里的地方分別有三處彝族土司遺址。18世紀初,二嶺(即上下土司)遷來甘洛田壩,並分別於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和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歸附清王朝,被授予“?帶田壩土千戶”和“?帶密土千戶”稱號。?帶田壩土千戶管轄今勝利鄉一帶,範圍較小,並兼發餉銀。?帶密土千戶轄地寬,佔今甘洛縣一半以上,下轄七鄉總。田壩曾出了嶺承恩等彝族大土司,這裡曾經是涼山北部彝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今天田壩一樣的繁華,每到趕集日就會看到許多彝族群眾到田壩鎮買賣商品,其中羊毛製品商品交易活躍。長期以來彝漢兩個民族經濟與文化相互往來,相互融合,漢人有較強的商品意識,會制彝族服飾披氈和察爾瓦,形成一定的規模,並將其作為商品加工和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