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風俗細説 > 正文

[走遍中國]紹興的烏篷船與橋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5日 16:52)


  《走遍中國》紹興《尋找遠去的水鄉》編導:丁樵

  迷戀攝影對董建成來説僅僅是近幾年的事。但是,這一愛好卻令他幾乎每天不停的奔忙。幾年來,董建成總是早出晚歸地搶時間趕拍。

  不知從何時起,烏篷船就被看做是水鄉的精靈、流動的生命,是紹興的象徵。但是今天作為實用的功能已經漸漸被取代,僅僅是鑒湖裏的一道風景。

  董建成相信,人們透過他的鏡頭會尋找到深藏其中的人文和歷史價值。

  在老船工的水上生涯中,不分路途長短,日夜兼程接送客人曾經是習以為常的事。


  船底江聲篷背雨,旅人聽得最分明。這曾經是遠途跋涉的客商雨夜乘舟時的感受。

  在吳阿土這樣劃了一輩子烏篷船的老人看來,一葉扁舟、一支槳,往來交通的景象已經是久遠的回憶。

  今天的遊客飽覽古鎮風光,大多靠乘坐烏篷船,慢慢行,細細品。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詩人陸游筆下的烏篷船是水鄉紹興獨特的交通工具。可見紹興的烏篷船至少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了。

  紹興的烏篷船有小型的,也有大船,紹興人把篷上塗黑漆的船都叫烏篷船,有的大船可坐二三十人,是交通船,叫"埠船"。還有更考究的,叫明瓦船——一種用半透明的貝殼片拼起來,功能如玻璃,冷天或雨天關上篷,艙內仍有光線。據説這種船是從前大戶人家遊山玩水,嫁娶喜事,或清明掃墓等用的。《阿Q正傳》中,描繪舉人老爺從城裏裝載家財到未莊避難用的也許就是這種大船。


  有人説紹興城就像是這塊飄浮在水面的陸地。但是它卻是中國位置最穩定的古都。在兩千五百年曆史中,不曾稍有移動。

  鑒湖水到了紹興城裏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水巷,所以有家家臨水、戶戶行船之説。

  紹興城內的河道,縱橫交織,多為一路一河,並行而設。如今河道已被填掉許多,但市井水鄉之景觀,還依稀可見。這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構成了水鄉市井的圖畫。

  人們往往借用一句古詩來描述這種景致:"人家盡枕河"。枕河人家的生活,以水展開,住在水邊,吃水、用水、乘舟而行于水,也以水景孕育著水鄉人的個性和特徵。

  歷史上,廣大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各朝代的都城大多曾有不斷遷移的歷史,而紹興地處東南海濱,土地肥美、物産豐富,統治者偏安一隅,到也相對穩定。直至今天,古城紹興仍在原來的基地上存在、發展,這大概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在多少人感慨于水鄉變遷的時候,不經意間又會讓你有所發現。這是一間幾代從事造船的小作坊。

  談話間,老工匠也不時流露出愁容。這一帶的改擴建已經將船棚納入拆遷的範圍。今後是另覓生計還是延續前輩人留下的造船手藝,老工匠面臨著選擇。

  今天的城市改造已不再被當成簡單的拆建,人們通過一項旨在還紹興水鄉風貌的環城河綜合整治工程,讓水清岸綠的意境變成紹興人觸手可及的現實景觀。

  暢遊這條十多公里長的環城河,猶如翻看千年水城的歷史畫卷,給人以頗多的聯想。環城河邊上樹立起這尊東漢時馬臻的雕像,他被看做是鑒湖之父。

  正是這位來自長安的會稽 太守,改變了紹興的荒蕪。


  馬臻築壩納三十六源之水匯成鑒湖。因為工程耗資巨大,他不得不動用皇糧,在圍湖中,有不可避免的淹沒了當地豪紳的田宅和墓地。豪紳們聯名上訴控告馬臻,昏庸的朝廷竟將他處以極刑,令人扼腕嘆息。

  一直到九百年後,為了紀念這位造福世代紹興人的功臣,紹興人在古山陰道旁為他設立了衣冠冢,立廟祭祀。

  一座攀援著藤蔓和野花的石橋,找不到鐫刻名字的地方,但紹興的男女老少都能講出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題扇橋

  驕陽下的老婆婆為賣不掉手中的紙扇而擔心無米下鍋,王羲之欣筆題字,粗糙的紙扇頓時身價倍增。“晉王右軍題扇橋”。

  就像人們多用橋作地名,而較少用路作地名一樣,紹興幾乎每一座古橋都有它的出典、傳説和故事。


  紹興是中外聞名的橋鄉、橋都。有"萬古名橋出越州"之説。

  盛産青石的紹興,因地制宜,在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河網和湖泊上構築了上萬座或古樸或精練的石拱橋。可以説紹興的古橋是登峰造極了。

本篇文章共有 2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