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藥行業經濟效益繼續保持增長


    記者在剛剛召開的中國醫藥經濟論壇-中國醫藥市場環境高層研討會上了解到,今年1-5月份,我國醫藥行業經濟效益再創歷史新高。今年1-5月,我國醫藥行業銷售額增長20%以上,整體經濟效益增長了35%,而且,這是在去年醫藥行業全面創歷史最高水平的基礎上的增長。

    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于明德:"原來我們很擔心,加入世貿以後可能有更多的國外藥品要進來,實際上進是照進,增也增了,但是增長得不是很快、很突出,因為國內藥品市場的普遍降價,降低價格的幅度很大。"

    于明德説,由於降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外藥品的衝擊並刺激了國內市場。另外,由於我國有著低成本生産的巨大優勢,所以很多國家的基礎藥品種以及大的原料藥生産紛紛向中國轉移,比如氧氟沙星是日本的專利藥品,但由於我國的生産成本遠低於日本,而生産技術水平已高於日本,目前日本已經停止氧氟沙星的生産而轉而向中國採購,這也為我國醫藥行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創造了機會。同時,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也是促成增長的重要條件。然而,制藥企業的人士對本行業的巨幅增長,表現得卻並沒有那麼樂觀。

    百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張邦華:"第一點是因為國外的藥品全面進入中國市場還有一個時間;第二點就是因為我們藥品的銷售,85%是從醫院這個渠道銷售出去的,通過藥店的很少,隨著降價以後,降價藥品從醫院的藥典上很多消失了,導致一些患者,以前消費低價藥品的人不得不消費高價藥品。"

    張邦華認為,企業自然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但作為有一定特殊性的制藥行業,並不希望這種無效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本來能用低價藥治好的病,卻不得不消費高價藥所造成的利益增長。看來,醫藥行業在持續增長的同時,還應給消費者在用藥方面更多的選擇。(趙君勝 劉賢霞)


責編:楓聆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