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股拍賣前景難測


    私下交易了十年的自然人股,一直試圖尋找一種公開的流通渠道。近一段時間本欄目記者對自然人股拍賣情況進行了跟蹤報道,一個月以來自然人股相繼登上了上海北京等地的拍賣臺,投資者對自然人股拍賣這種形式反應有冷有熱,在上海經歷了輪番競價的火爆場面之後,隨著上海市拍賣協會的一紙叫停通知,熱熱鬧鬧的上海自然人股拍賣隨即偃旗息鼓。6月17日瀋陽市舉辦的自然人股拍賣會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場面,但接下來在廣州和北京舉辦的自然人股首場拍賣會卻都遭遇冷場,儘管是在炎熱的7月,但廣州的全部流標與北京稀落捶聲足以讓拍賣行感到陣陣寒意。雖然有人把這種現象解釋為不同城市投資者投資理念的差異,但更多的人認為自然人股的不確定因素是自然人股拍賣由熱轉冷的主要原因。

    有投資者認為信息太少,對自然人股公司的真實情況了解太少,需要有詳細、全面的公司資料作為投資的依據。 這種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在採訪華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謝朝斌時他説:

    我們目前共輔導的準備上創業板的公司一共有30多家,我們不允許這些公司在沒有滿3年的情況下去轉讓自然人股的發起人股份。

    登上拍賣臺的這些自然人股,都無一例外的聲稱已經經過券商的輔導有望在即將推出的創業板上市,然而業內人士認為這種説法現在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因為創業板推出的日期尚未確定,即使推出這些公司能否上市也還是未知數。另外這些公司所披露的信息也難以保證真實和全面。

    除了以上不確定因素之外,拍賣過程中股權過戶問題引起的糾紛以及相關政策的不明朗也讓投資者感到風險很大,這也是上海停止自然人股拍賣的原因。

    自然人股的私下交易由來已久,我們欄目曾經對通化市的一級半市場進行過報道,現在雖然有人嘗試通過拍賣的形式為自然人股的交易提供一個公開闔法的交易平臺,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試嘗的結果也不盡人意。

    在採訪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中心總經理許小年時他説:

    隨著我們市場經濟的發展,股權交易的需求越來越高,而我們現在的兩個交易所不能滿足這個市場中大量的股權交易的要求,所以就涌現出各種各樣的場外交易方式。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法律和法規體系來規範這個場外交易,我們現在還沒有任何法律法規出來,所以這就使交易成本大幅上升。

    在採訪中,記者一直試圖尋找目前是否有一種使自然人股流通的理想渠道,但無論是專家還是業內人士都難以給出一個理想的答案,我們只能期待股權交易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孫惠君 劉賢霞)


責編:劉瓊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