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銀行家WTO門前話競爭 |
|
WTO給中國銀行業帶來的衝擊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幾年來,隨著中國加入WTO談判進程的加快,相關問題的探討與應對方略不時見諸報端。通常,在高呼“狼來了”的同時,媒體對於此類命題籠統的答案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近幾年,散見在大街小巷的銀行在悄然變化著,不是為輕裝上陣與外資銀行競爭而剝離的不良資産,就是其金融品種的增加、電子信息化的加快、網上銀行金融超市等帶來的對私服務的便利等,都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中國銀行業已進入“臨戰狀態”。
9月16日至19日,2001年中國國際金融技術暨設備展覽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資産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26家金融機構集團出擊,186家參展廠商雲集,展示精心打造的金融信息化技術。
也許是巧合,9月17日,世貿組織中國工作組第18次會議順利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文件,至此,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全部結束,年底前中國加入WTO已成定局。而圍繞加入WTO,此間召開的“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則幾乎成為每一位銀行家梳理WTO後我國銀行業面臨競爭挑戰的場所。
最直接的是人才和技術的競爭
根據協議規定,中國加入WTO後,兩年內,允許外國銀行對國有企業開辦人民幣業務;五年之內,允許外資銀行開辦中國居民的個人人民幣業務;五年內,外資銀行在指定地區享受與中國國內銀行相同的國民待遇。中國人民銀行已決定放寬外資銀行在華的分支機構的地域限制,從現在的上海、北京等23個城市和海南省擴大到所有中型城市,並批准美國多家大銀行的代表處設分行。可以預料,加入WTO之後,中國銀行業將面臨外資銀行的競爭問題已迫在眉睫。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肖鋼在金融展上坦言,“我國加入WTO後,外資銀行和我國銀行首先展開的必定是人才的競爭,外資銀行會通過各種渠道和我們爭搶優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應當看到,我國目前銀行系統科技部門的管理機制、人才機制和激勵機制,都不能適應信息化建設任務的需要,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
人才競爭的觀點在論壇上得到廣泛認同。華夏銀行行長助理李雲霄分析,依目前的情況看,外資銀行可能爭取的人才主要有四種類型:一、現有銀行的業務骨幹,擁有豐富的業務經驗、客戶關係和社會資源;二、銀行外派的歸國人員;三、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四、學成歸國的中國留學生。
而在客戶競爭方面,李雲霄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對來華設立的外資金融機構有比較嚴格的限制和很高的標準,因此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外資銀行絕大多數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他們對海外客戶的選擇也有很高的標準,要通過外資銀行的總行來確定。“可以預測,外資銀行在中國爭取的客戶主要有三大類:一、公司客戶,重要行業內的大企業、大客戶,跨國公司,有規模、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二、同業機構客戶,如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公司的同業客戶;三、個人客戶,主要指中高級人士、有影響的人士、有海外經濟關係的人士。”
最重要的是政策、機制和金融現代化的競爭
毋庸諱言,相對於中國特色的銀行業,外資銀行的優勢明顯,主要表現在:外資銀行遵循國際慣例,基本上不受地方政府的干預;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資産質量相對比較優良;經營管理機制比較靈活,管理經驗也較豐富;設備先進,科技化程度高,虛擬市場擴展較快;外資銀行在我國的不少領域享受超國民待遇;國內部分的高收入階層可能會優先選擇外資銀行。
而與外資銀行比較,中國銀行業的客觀差距確實較大。據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從從業人員、員工的人均利潤以及人均資本和人均資産方面衡量比較,遠遠落後於世界的平均水平。
分析原因,華夏銀行行長助理李雲霄認為,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自有資金普遍偏低,在直接融資市場上過分依賴銀行貸款,缺乏財務安排的靈活性。另一方面,中國金融市場比較單一,信貸資金的投放與經濟發展的結構變化不太適應,影響了優良客戶基礎的培養和鞏固。同時,經營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基礎也相對薄弱,存在著人事制度和人力資源配置的問題。
當然,中資銀行的優勢和機遇亦不容忽視。
關於中資銀行的優勢,華夏銀行行長助理李雲霄指出,中資銀行比較了解中國國情,擁有雄厚的客戶基礎和龐大的市場網絡,建立的良好信譽等。
中資銀行的機遇則在於,引入國外競爭,將為中資銀行完善體系起到示範、激勵和交流的作用,將促進國內銀行業的改革和技術改造,有利於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的完善。WTO的互惠原則,也有利於中資銀行拓展海外業務。加入WTO後,有利於國內經營狀況良好的商業銀行進入國際市場,也有利於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但是,馬蔚華也承認,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後,不會在中國銀行業有明顯優勢的領域展開競爭,預計他們會憑藉技術和管理優勢,在所擅長的支付領域、結算領域、信用卡個人服務領域和中國銀行業開展競爭。
五年時間趕上外資銀行?
那麼,面對中外銀行的競爭焦點和外資銀行的優勢,中國銀行準備花多長的時間趕上外資銀行呢?
華夏銀行行長助理李雲霄的回答是,“隨著WTO的臨近或者進入,外資銀行的大部分涌入,競爭勢必趨於白熱化。具備核心競爭力以開展充分競爭的時間,不是用想象就能完成的。華夏銀行作為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過去已嘗試了按照國際化慣例經營的模式,從人才的末位淘汰,到競聘上崗,在經營機制上開展了與銀行同業的競爭。應該説,三年到五年,我們完全可以有能力,完全有信心和外資銀行進行不同角度的競爭。”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也對五年時間表示了信心。他説,“經過未來的五年或者更多時間的努力,工商銀行將建成技術高度集成、網絡高度發達、營銷高度一體化、管理高度集中,以現代技術為支撐的現代體系,實現跨區域的網絡化的實時處理,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要。”
《摘自橋訊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