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敬璉談中國經濟怎樣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一) |
|
1997年末,由於國內一些因素的變化,再加上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催化,中國出現了市場
疲軟,經濟活動放慢的病象.從1998年初開始更進入了通貨緊縮,即物價總水平持續下
降的狀態.需求不足和産品滯銷與企業利潤減少和緊縮開支之間互相影響,形成了惡性循環.
從1998年起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反衰退的經濟措施.到2000年初,中國經濟增長速度
下滑的趨勢得到遏制,經濟生活中出現了積極的變化,2000年實現了8%的GDP增長.
目前,雖然經濟界和經濟學界對經濟好轉的性質和深度還有某些分歧,但是絕大多數人對於
經濟走勢出現了重大轉機這一點已經沒有太大的分歧.在我看來,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分
析這一轉機的前因後果,以便決定今後應當採取的基本方針和主要措施.而在推動經濟轉機
的原因的問題上,經濟學界存在著很不相同的認識,從而對今後的政策著力點有不同的想法.
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促成經濟根本性變化的基本原因,是政府在過去三年中採取的積極的財政
政策.在這三年中,發行了3,600億元的國債,用來進行基礎設施和其他方面的投資.
再配合適度擴張的貨幣政策和刺激消費的政策,增加了需求,拉動了增長率回升,今後仍然
主要要靠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支持持續穩定的增長.
第二種觀點並不否認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扼制經濟下滑中的作用,但是認為僅僅靠以積極的財
政政策為主的需求政策並不足以造成經濟發展態勢的根本轉變.中國經濟在2000年出現
重大轉機的原因,從政策層面説,不能僅僅歸因為以積極的財政政策為主體的擴張性的需求
政策,而應歸因為需求方面和供給方面雙管齊下的”兩手政策”.2000年的重大轉機,
是”兩手政策”共同起作用的結果.我個人是持第二種觀點的.
我之所以這樣看,是因為:第一,僅靠每年區區一千幾百億元的財政投資並不足以拉動總額
每年高達3萬億元左右的投資需求.第二,財政政策除了有它的正面作用,還有它的局限性
和負面效應:一是擠出效應.政府財政投資的實質,是借用民間的資金來投資,增加了政府
用以投資的財源,會相應減少民間可以用於投資的資金;二是大部分的競爭性部門政府投資
的效率不如民間投資,政府投資規模太大,持續的時間太久,會造成全社會投資效率的下降;
第三點更重要,這就是長期使用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會抑制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這是因
為,債務是需要歸還的;財政投資的主要範圍是公共基礎設施,其贏利水平比較低,回收期
又很長,這就要用稅收收入來償還;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稅收增加勢必影響民間投資的積極
性;因此從短期來看,財政投資的積極的效應大於消極的效應,但是擴張性財政政策拖得太
久,它的消極效應就會變大,甚至超過了積極效應.
正是由於這種認識,部分中國經濟學家在中國經濟放慢的情況下,提出了除採取擴張性的財
政等需求方面政策外,還應當採取發揮企業活力的供給方面政策的主張.
這裡需要對”需求方面的政策”和”供給方面的政策”這兩個概念做一點説明.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英美等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遇到經濟不振時,
通常都採用凱恩斯主義者所倡導的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從直接擴大需求入手拉動經濟回
升.在需求方面的政策之外運用供給方面的政策刺激,是70年代一批號稱”供給學派的經
濟學家”(supply-sidee-conomists)提出的.當時,這些國家在戰後一直採用的凱恩斯
主義政策出現了失靈,並且導致停滯與膨脹兩症併發的”滯脹”(stagflation).
供給學派的經濟學家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好壞並不是像凱恩斯主義所認為的那樣,主
要取決於需求是否充足,而是取決於”供給方面”即企業和企業家方面是否具有活力;因而
政府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也不應該是運用財政政策或貨幣手段去增加需求,而是向”
供給方面”傾斜,使企業提高競爭活力和增大投資積極性.1980年和1981年,撒切
爾夫人和裏根總統相繼執政.他們都採取了供給學派的政策.撒切爾夫人主要是實行國有企
業的私有化,同時降低社會福利水平.裏根總統則採取了降低稅負、解除管制、強化競爭、
大力扶持小企業等一系列刺激供給方面積極性的政策,來提高企業家的積極性和發揮企業的
活力.事實説明,這一套政策在恢復英美企業的競爭力上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例如,美國
解除對民航和長途電話的管制以後,資費持續降低,服務大為改善.許多經濟學家,例如諾
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認為,這正是90年代美國高新技術産業飛速發展和經濟保持長
期繁榮的微觀基礎.
(待續)
《摘自橋訊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