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發太保對外招親,上海金融借道開放(之一) |
|
本月上旬,一條關於上海市政府擬將麾下浦發銀行、太平洋保險等金融企業股權轉手出售給
外資機構的消息,在金融界迅速彌散開來.
”上海國資公司會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出手,為此我們已經特地邀請了荷銀集團、鄧普頓、
美林、法國興業等蜚聲海內外的投資銀行和銀團為此出謀劃策.”國資公司負責人祝世寅坦
然地證實了市場傳言.
上海市國資公司是一個巧妙的安排.據了解,儘管目前上海市政府手裏握有的經營性和非經
營性資産總額達4,000億人民幣之巨,但要想投入和推動大量高科技等新興産業的快速
發展,並支撐市裏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建設項目仍有較大的週轉資金缺口.”上海需要尋找一
種渠道把舊産業中的資金置換出來.”祝世寅説.
基於這樣的目的,上海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于1999年10月應運而生,祝世寅把自己
的公司主要職能定位為:”國資公司是專門從事資本運作的公司,我們通常會先通過政府劃
撥、向政府收購和直接向市場收購三種方式來幫助政府剝離手上的經營性資産,然後再向外
尋找買家,用一個好價錢出售這部分資産,以換回市政府投入新産業所需的資金.”
”國資公司的另一大職能是負責運作上海市的國有資産存量,對於這部分業務,國資公司在
運作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股權參與.我們一般做的是産權交易仲介和財務顧問、收取
仲介費;或者利用市政府撥給的幾十億元流動資金作一些參與性的收購,為流動性暫時不足
的買方提供過橋融資,由國資公司委託銀行提供專項貸款;或者由國資公司先行總體收購,
經重組後分拆轉讓等.”
國資公司成立時,上海政府給了他們幾十億元人民幣的流動資金,以增強資金實力和資本運
作能力,並成立了由市政府秘書長擔任主任,市國資辦、財政局、市經委、市計委、市上市
公司重組領導小組領導和公司總裁擔任委員的國資公司指導委員會,對國資公司的業務行使
指導和監督職能.
優質資産擺上出售名冊2000年,上海財政局和國資辦不但向國資公司出讓了強生集團、
大眾交通等優質企業的大量股份,甚至將自己控股的一系列強勢金融機構的名單也擺上了待
售花名冊.
2000年7月,上海市府首先將自己在東方證券和太平洋保險公司中的股份劃歸了國資公
司,又先後直接或間接參股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籌建中的東方人壽.今年8月11日,
浦東發展銀行(600000)第一大股東上海市財政局更是以劃撥方式全部轉讓目前持有
的浦發行國家股權1.99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26%,接手的還是上海國有資産經
營有限公司.
”上海市府手中有三家銀行、三家券商、兩家保險公司和一家信託公司,除了已經轉讓的,
剩下也都在談判過程中.”祝世寅接著又給出一個時間表,”到2001年底,上海市財政
局和國資辦持有的國家股和金融資産轉讓或劃撥給國資公司的工作將全面結束.”
據説,上海市財政局目前還持有著國泰君安證券公司16.38%股份和交通銀行3.8%
的股份,申銀萬國證券和上海銀行也有部分股份為上海市政府持有.
首選外資上海國資公司的高層人員透露,此次”忍痛割愛”主要是出於政企分開的考慮,從
經營性企業中退出,騰出精力和資金專做政府該做之事.”特別是對即將面臨加入WTO後
的極大競爭壓力的金融機構而言,政府把股權捏在手上沒有好處.”
按凈資産計算,上海國資公司目前大約已掌握了50多億的資産,其中光金融機構的資産價
值就近30個億.祝世寅肯定地表示,國資公司是專門從事資本運作的公司,不是控股集團
的概念,所以國資公司手持資産均為階段性持有.”儘管國資公司在參股企業的董事會和監
事會中擁有席位,但並不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我們作的是戰略投資,而且只在一定時
期內持有這部分股權,具體持有時間需根據不同資産的重組進展和國資公司轉讓資産的需求
來定,長至幾年,短則不足一個月.”
祝介紹,轉讓方案有三種:一是直接轉讓;二是作重組,重組後轉讓;三是將資産包裝到其
他的項目和企業中,實現間接轉讓.
”對手上這些上海金融機構股權轉讓對象,我坦白地説--首選外資.”祝世寅開誠布公,
”第一,要吃下像浦發這樣的資産,只有外資才有足夠雄厚的實力;第二,通常只有外資公
司會按照國際慣例以P/E來計算收購價格.而國內往往只肯按每股凈資産來確定,幾乎不
會考慮企業長期發展空間;第三,在國家允許開放的前提下,讓外資大公司參與進來,有利
于上海金融機構的轉型與轉制,加快和國際接軌的進程,速提高國際競爭力,真正達到政企
分離以完善治理結構的初衷.”
雙贏概念其實,早在1999年浦發上市的前10天,上海銀行與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
公司(IFC)就簽定了協議,後者以每股2.12元人民幣的價格參股上海銀行1億股(
約佔總股本的5%),後者還指定一名人選進入董事會,這是國內銀行首度受外資金融機構
的資金入注.
(待續)
《摘自橋訊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