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對宏觀治理的挑戰(二)
(接上) |
|
國際規章制度與國際機構面臨的挑戰
全球化的深化意味著世界各國的相互依賴性增加,跨越國界的交流活動更加頻繁,所以也需
要更多的全球協調與合作.因此,現有的規章制度和負責執行規章制度的國際機構可能變得
難以適應全球化的新形勢.
(1)對國際規章制度和國際機構增長的需求來自以下四個方面:全球的公共産品和服務;
全球的”外部性”;國際上信息不對稱;全球壟斷.
(2)某些分析家已用不同的方法對增加的全球問題做了定義:
協調問題(從跨越邊界的貿易、金融、技術中商品和服務標準的兼容性,到國際金融危機時
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問題);共同的問題(全球公共産品、全球環境、國際毒品交易或恐
怖分子等問題);核心價值問題(人權保護和全球人道主義援助等).
(3)增加透明度和責任心、加強現有國際機構的民主決策.
(4)雖然許多國際規章制度和組織機構早已建立,但是還遠未滿足需求.例如,亞洲金融
危機在全球範圍的惡性蔓延已顯示出國際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並對現在的國際金融體系作用
和責任提出了質疑.現在的國際貨幣安排,由於沒有全球中央銀行,把國家貨幣(美元、歐
元和日圓)作為全球貨幣等,已使它與增長的全球經濟一體化變得越來越不協調.
(5)深化的、多層面的全球化意味著人們將面臨更多的多維空間的全球問題,這不僅在國
家之間需要更多的協調,而且在不同的專門化的國際組織之間也需要更多的協調.
沒有全球政府的全球經濟治理
隨著全球化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全球經濟治理顯得越來越重要.經過討論、交流,經濟學
家初步達成以下共識:
(1)建立全球政府是不現實的.隨著全方位全球化的推進,使人們又想起了”全球聯邦制
度”問題,但是現在建立一個全球政府是不現實的.因為除非世界面臨來自其他星球的共同
威脅,不然各國政府將不願意把他們的主權交給一個世界政府.
(2)在可預知的未來,全球化將在沒有全球政府的情況下運作.因此,全球治理將意味著
經過政府之間的多邊談判達成的一組標準、規則和制度框架.
(3)國家將繼續作為全球治理中的一個關鍵部門繼續存在.國際組織和非政府部門將發揮
輔助作用.
(4)國家不必放棄他們的主權,但他們可以對主權的定義稍做修改,並改革他們的管理和
調控方法,以適應全球化的新形勢.
(5)更多的權力可能要委託給國際組織機構,因此,對這些國際組織機構來説,改善透明
度、增加責任心、擴大民主、提高效率是至關重要的.
(6)在全球治理中,非政府組織的作用需要加強.
(7)國家、國際組織機構、非政府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可以相互補充.
可以根據這些部門不同的功能、可動員的資源、手段和重點,規範它們在經濟治理中發揮不
同的作用:國家政府的注意力是國家的公共利益,主要是為居民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他們
可以通過合法的強制手段和稅收動員資源;國際組織機構的注意力是國際的和全球的共同利
益,要提供全球定義的公共産品和服務,它們能夠通過成員國的委託授權動員有限的資源;
非政府組織或民間社團主要關注社會團體的利益,為它們提供特殊援助,因此其關注點很狹
窄,它們也能夠動員一定的資源;私人企業部門主要是通過提供私人産品和服務為私人獲取
利益,他們通過市場可以動員大量的資源.並且,在政府制定政策時,非政府組織能夠影響
政策的制定.
(8)如果説網絡的形成是現階段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特點,那麼網絡化的全球治理(而不是
分層次的)可能是21世紀管理全球化的基本結構.全球治理的網絡結構涉及到國家之間、
不同的國際機構之間、不同的問題之間的相互作用.談判、妥協、協調和合作將充斥整個管
理過程.
《摘自橋訊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