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奧運經濟三大預言(之三)
(接上)
|
|
──來自民間觀察家的預言.
根據經驗,奧運經濟的第一大贏家應是奧運組委會.北京申奧報告中預算北京舉辦2008
年奧運會要花掉16億美元,通過商業開發及市場運作,能夠獲得的收入保守數字是16.
25億美元,減去支出,尚有1600萬美元的結余.奧運會組委會的直接收入至少來自8
個方面:
(1)電視轉播權──2004年奧運會組委會得到的電視版權收入將由現在的60%降為
49%,但由於電視版權售價上升,主辦城市分得的金額仍呈增加趨勢.
(2)國際奧林匹克營銷計劃.1985年3月28日國際奧委會與設在瑞士的國際體育和
餘暇營銷公司(ISL)簽訂協議,開始實施該計劃,即著名的”TOP”計劃.該計劃以
4年的奧林匹克週期為界,已經連續實施了4期.參加該計劃的均為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
如可口可樂、柯達、IBM、施樂等.該計劃收益可觀,如TOPIV收益5.5億美元,
其中2億美元分給悉尼奧運會組委會.
(3)組委會贊助商.除了國際奧委會確定的全球TOP贊助商之外,中國奧運組委會有權
確定10至15家企業作為自己的贊助商.由於排他性原則,即在未來的與奧運聯絡在一起
的活動中,只能允許一個贊助企業的産品出現,其他同類産品不能出現,成為贊助商的代價
和收益都是巨大的.
(4)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補貼.
(5)出售門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共售出約1100萬張門票,平均票價40美
元.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門票收入高達5.51億美元.
(6)發放營銷許可證.國際奧委會和奧運會組委會發證給商家,准許其在産品上使用奧林
匹克標識.獲得該證的商家需將其産品10-15%的營銷額上交國際奧委會和奧運會組委
會.許可證主要用於紀念品領域,如鑰匙鏈、裝飾品、汗衫、遮陽帽等.歷史上,奧林匹克
許可證計劃一般是短期的,僅限于奧運會主辦國.在籌備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國際
奧委會和悉尼奧運會組委會決定將獲准的各種産品推向世界市場,在100多個國家銷售,
從而使這一商業活動國際化,營銷額估計為10億美元.
(7)發行奧林匹克紀念幣和紀念郵票.1951年芬蘭政府為籌辦次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
發行了面值500芬蘭馬克的銀幣19000枚,首開現代奧運會紀念幣的先河,這也是一
種無需增加稅收而集資的辦法,為後來的歷屆奧運會組織者所仿傚.從1920年安特衛普
奧運會開始,發行奧運紀念郵票成為慣例,成為奧運會主辦國一項穩定的經濟來源.
(8)奧運會後的捐贈資産處置.
奧運經濟的第二大贏家該算奧運會的贊助商們.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作為全
球贊助商的可口可樂公司當年第三季度贏利就增加了21%,達到9.67億美元,而同期
其競爭對手百事可樂的利潤下降了77%.但真正能捧上金飯碗的贊助商都具有多年品牌運
作的成功經驗和高超的營銷手段做後盾,因此初嘗”奧運蛋糕”的國內企業一定要把握好盈
利與爭氣的關係.
奧運經濟的第三大贏家當屬奧運帶動的相關産業.北京2008年奧申委主席特別助理、上
市公司中體産業董事長魏紀中認為,從微觀上看,只有幾個有限的産業如體育、旅遊、建築、
建材、通信、商業服務等會受益,但對這些産業而言,奧運更像一個機遇,誰能真正從中獲
益,還要通過市場競爭來説話.如果把魏紀中提到的産業算作奧運帶動的核心産業,則還有
不少産業正謀求搭上奧運這班車.例如與”綠色奧運”拉上手的不僅有環保産業,甚至包括
汽車業.
有分析指出,目前北京運營的7萬多輛出租車中,夏利所佔比例約在七成左右,富康在兩成
以上.而按照北京市對奧運會出租用車”美觀、舒適、整潔、環保”的承諾,可以確定的是,
所有目前正在運營的夏利車屆時都將退役,富康車由於不符合屆時將執行的”歐洲三號”環
保標準,除非做重大技術改進,估計也難逃退役命運.這樣一個未來七年中高達7萬輛車的
市場空白,就實實在在擺在各大國內汽車巨頭面前.以每輛汽車10萬元計算,加上配件等
相關需求,這一市場將不下百億元規模.考慮到北京出租用車對於全國不少大城市的示範效
應以及奧運期間服役的廣告效應,其潛在的經濟效益更是無法估量的.
需要指出的是,對奧運經濟的期待應保持適度的謹慎.事實上,奧運經濟的週期一般在12
年左右,在奧運會的前期、當期、後期陸續以不同方式顯現,其帶來的效益不可能均衡分配
到每個年份、每個産業.
如果從新增投資的角度看,北京舉辦奧運對市政建設的唯一影響是,只會新建兩項與奧運直
接相關的城市基建項目:一項是由地鐵五號線通往規劃中的奧林匹克公園的一條支線,長5
公里;另一項是新建8個奧運場館.如果申辦不成,這兩項會停建.魏紀中認為,整體而言,
如果完成奧運的所有基建(場館、地鐵、奧運村、記者村、電視中心等),只不過相當於在
北京”十五”規劃中單個年份投資額的9%,如果從2001-2008年分七年進行投資,
平均每年佔北京市投資還不到1.3%.從這個意義上説,主辦奧運會,對北京整個經濟面
的影響,並不像外界想象得那樣大.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奧運經濟帶來的生活改變至少與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同樣深遠.
《摘自橋訊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