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坑農的種子誰在賣》
(2001年08月12日)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整頓市場經濟秩序——我們在行動’報道組最新報道 今年5月,貴州省關淩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紀委、監察、農業等部門查處了一起制售假種子案。令人震驚的是,制售假種子的人員不是市場上的不法商販,而是老百姓稱為“父母官”的鄉長,縣法制科副科長和三個鄉鎮農技站的正副站長。作為國家幹部和部門的負責人,他們為何要同謀坑害農民呢?假種子現在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我現在是在貴州省關淩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在我身後是碧綠的稻田和藍天白雲,一派美好的田園景色,然而在這個縣至少有幾百戶農民不會有心情來欣賞這個景色,因為在他們的稻田裏種下的是假稻種。

  不久前的一封群眾來信使記者了解到,在整個關淩縣,至少在5個鄉鎮同時出現了假稻種的現象,受害面積之大在當地是前所未有的。記者首先來到的是頂雲鄉角寨村,還沒進村,記者就看到了農民拔稻的情景。

  記者採訪關淩縣頂雲鄉角寨村村民趙金語。

  記者:你拔稻作什麼?

  答:不拔不行啊,不拔不成熟啊,出不了稻啊,長不出稻子來,長不出。

  記者在角寨村採訪該村村民。

  記者:像這樣的稻子到什麼時候,它就不會出稻穀?

  答:就是種子不好,一般來説,像這樣的種子就是很差的,種下去就沒有收成。放下化肥去,那就搶了化肥去,搶了化肥到一千天,稻子出不來,心能不疼嗎?沒有辦法,再也長不出穀子來了。

  這幾位農民告訴記者,他們的稻種全是在關淩縣斷橋鄉農業技術服務站購買的。在進村的路邊,我們遇到了角寨村生産二組的組長,他是最早發現種子有問題的人之一。

  記者採訪關淩縣頂雲鄉角寨村村民盧洪流。

  記者:當時買的假種子,是找誰買的?

  答:在斷橋種子公司,是從關淩分過去一個分公司。

  記:是農技站嗎?

  答:種子公司。

  記:那個賣種子的人是誰?

  答:姓陳

  盧洪流告訴記者,他們購買的種子為“K優5號”,是今年市場稀缺的稻種,當村民聽説斷橋鄉有這個品種時便紛紛前去購買,沒想到拿回的種子卻被看出有假。

  記者採訪盧洪流。

  記:當時你們怎麼發現那個種子是假種子?

  答:因為它包裝不同,正規的包裝是關淩縣種子公司的包裝。他們包裝以後,我們拿來看,從公司裏拿來的種子跟他們(販的)相比是不一樣的,顆粒不一樣。我們鑒定以後,就是到縣(種子)公司裏鑒定。公司負責人説這是假的,你們不能種。後來我們就不種了。

  經過關淩縣農業部門的鑒定,角寨村農民購買的的確是假種子。在賣假種子的人叫陳忠剛,他而是斷橋鄉農業技術服務站的站長,由於他和縣種子公司長期簽有代銷種子的合同,誰也沒料到他經銷的種子竟然有問題。在角寨村共有60多戶農民購買了陳忠剛的稻種,而已經播種有20多戶。 盧洪流:它不會長高,矮就不會結果,就是説30%能結果,70%就不會結果。

  為了購買“K優5號”而遭遇假種子,關索鎮大橋村的村民也經歷了類似的事情。在村長謝建福的家裏,記者看到了謝建福特意保留的兩袋假種子,而這樣的稻種在大橋村至少銷售了600公斤。賣種子的人是上官鄉農業技術服務站的副站長馮俊。

  謝建福,關淩縣關索鎮大橋村村長。他説:“當時,我很不放心,我就講私人的不準推銷,但是他(馮俊)説他是種子站的,分管上關鎮的站長。”

  這些種子,最後也被有關單位確定為假種子。同樣是‘K優5號’稻種,同樣是農技站的站長在賣假,這難道是一個巧合嗎?由於馮俊等人在賣假種子的時候出據的發票上有自己的名字,上當的農民在3月20號告到了關淩縣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陳忠剛和馮俊是同屬一個販假團夥。

  羅茂松,關淩縣紀委副書記。他説:“馮俊開票給農民,他賣了種子要開票給農民的。當時,農民買到了種子,拿去鑒定是假的,事實就出來了。一審查,他不只是今年才賣假種子,97年來就開始銷售假種子。”

  讓人更加意外的是,除了馮俊和陳忠剛外,這個販假團夥還有其他三人,每一個都是政府和鄉鎮的幹部。讓我們看看這些人究竟是怎樣的身份。

  馮俊,上關鎮農技站副站長 陳忠國,斷橋鄉農技站站長 胡基國,關索鎮農技站站長 方開意,關淩縣法制科副科長 婁永輝, 普利鄉鄉長

  調查查明:馮俊,陳忠剛婁永輝等人從97年開始先後從四川,貴陽等地自己購買種子,以關淩縣種子公司的名義定做了包裝袋,私下打印了袋內標簽,自己購買了包裝封口器,按照市場暢銷的品種樣式進行包裝,採用坐地銷售和上門推銷的方式銷售假稻種。據不完全統計,馮俊等五人前後共賣出19395公斤假種子。

  羅茂松説:“為了個人的牟取暴利,不惜損害群眾利益,我們覺得問題比較嚴重,所以,都分別開除了他們的黨籍或撤職。”

  這些販假者心裏又是怎麼想的呢?記者對這五個人進行了尋訪,結果只在採訪的最後一天找到了馮俊,沒想到他對被撤職處分竟然感到十分委屈。

  記者採訪原關淩縣上官鎮農技站副站長馮俊。

  馮俊:是冤枉啊,肯定冤枉啊,跟你講,為老百姓做事還給好多處分。冤枉,我肯定是不高興。

  記者:那你在農科院進的種子,為什麼開縣裏種子公司的發票?

  答:我只是錯在這個地方了。只是打印了標簽和包裝,如果,我沒有那個包裝,(老百姓)不認我的。

  記:你覺得自己買種子賣給農民這是為農民服務嗎?

  答:是為農民服務,一,我進的渠道是正規渠道進的,二,沒有摻假,三,我是按照種子公司價格賣的。

  馮俊堅決不肯承認自己是在賣假種子,那麼,事實真的是像他自己説的只是一個假冒包裝那麼簡單嗎?

  羅茂松:既然他能夠把散種子進行包裝來賣,他也可能用當地的穀子,5角錢一斤的穀子混進來去充當雜交水稻的種子,賣給農民。

  記者:沒有人監督?

  答:誰來監督他,沒有人監督。

  記:他們也沒有申訴?

  答:如果他們認為處分重了的話,他們要申訴的,有(申訴的)規定時間的。

  農業幹部竟然合夥坑農,這是關淩縣農民怎麼也想不到的。他們更不知道的是,馮俊等五人販假團夥已經賣了5年假種子,查實的數量就有超過19000公斤,範圍涉及6個鄉鎮,為什麼這個團夥的違法行為這麼長的時間都沒有被發覺呢?

  記者:五年了,這麼長的時間你們沒有發現?

  羅茂松:沒有發現。

  記:他們販了大量的種子沒有發現的原因,你覺得是什麼?

  答:他們本身就是搞農業的,而且,他們還有一個保護傘,種子公司委託他們代銷種子公司的種子,這個有利條件就把他們保護起來了。

  可以説老百姓之所以上當受騙,很大原因是因為馮俊等人出據了種子公司的發票和種子銷售委託書,這個販假團夥能夠扯起虎皮作大旗,種子公司的管理有沒有問題呢?

  記者採訪該縣種子公司工作人員。

  記:在給你們代銷的同時,他們自己還賣自己進的種子,這個情況你們了解嗎?

  答:情況都不了解。

  記:那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們賣的種子需求量減少了?

  答:發現了,因為市場上亂,大家到處都有賣的,有衝擊,也就沒注意他。檢查的時候,因為代銷人員下去查的,基本上都沒有查他們。

  事實上,即使關淩縣種子公司檢查到這些人的違法行為,他們也往往睜支眼閉支眼,畢竟這些人每年要為縣公司賣出數千公斤的種子。

  謝建福,關淩縣關索鎮大橋村村長。他説:當時,我們鎮政府就反映了,反映給種子公司,種子公司也派人來了,到這個地方追查,但是,他們也不把這個種子收回去,卻隨他推銷。所以,推銷最後就出問題了。所以,種子站他們管不好、管不嚴,致使這些假種子到處亂上門來賣。

  記者看到,就在調查組開始調查的前4天,陳忠剛還和貴陽的一家企業簽定了價值6000多元的種子購買合同。真不知道,如果沒有農民的舉報這個販假團夥何時才能被發現。眼下,造假者已被撤職處分,非法收入已被沒收,看起來,整個事件似乎已經了結,然而農民卻提出:應該賠償損失。

  據了解,關淩縣共查處假種子非法收入7萬多元,但是這筆錢卻上交了縣財政,到現在也沒有退還給農民。比如大橋村的村民就只是領到了第二年到種子公司領種子的發票,本來應該退還的種子錢變成了明年買種子的預付款。

  謝建福説:當時我們拿著假種子去。我們説你們能換就換,不能換就退錢,我們另外買。他説我們種子公司沒有錢退你們。 據調查,今年至少有2500公斤假種子已經被播種,而農戶重新換種的有2000公斤,僅此兩項造成經濟損失就達3萬多元。現在,關淩縣買到了假種子的農民只有兩個盼望:已經播種的盼望已經種下去的假種子多少能有些收成,沒有種下假稻種的盼望買假種子的錢能早日返還。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4月份的司法解釋,凡是違法銷售假種子造成損失在20000元以上的,已經觸犯了刑法。據了解,這起農業幹部聯合販假的事件是貴州省近年來最大的一起假種子案件。應該説,假種子坑農害農事件這幾年來時有發生,有的制假售假數量比這個大,受害面積也比這個廣,但是,像這樣農業幹部聯合販假,而且一販五年,居然沒有人管,這種現象仍然讓我們吃驚。對於有關部門來説,解釋的理由可能會有很多,但監管不力,卻難逃其咎。(《經濟半小時》記者 王朝陽)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