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2005 經濟視角 關注兩會 > 正文

熱點關注:艾滋病與公共衛生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4日 12:16)

  一、艾滋病和公共衛生

  作者——資源共享共議

  讓全社會重視起艾滋病問題。宣傳與保護並舉。設立衛生行政內設的艾滋病宣傳和市民諮詢平臺,加大在媒介特別是電視專門節目進行宣傳。一,防止艾滋病,宣傳安全套;二,保護艾滋患者權益;三,透明艾滋病數據;四,艾滋病特徵;五,艾滋病患者注意事項;六,艾滋病對社會的危害性等,建立愛滋病救護中心。

  二、應對傳染病免費醫療

  作者——誠信117

  傳染病做為公害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危脅,任其發展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也不小.控制傳染病應是三個代表思想的體現,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應有實力對傳染病進行免費醫治,對國家對人民都有好處,也能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三、關注我國老百姓何時才能享受免費醫療的問題

  作者——專説老實話

  中國老百姓的最大難題是免費醫療。醫療問題,可以説是人類文明至今“社會保障”的第一大問題,全世界無一例外。醫療,就是要花錢的,不是“公費醫療”,就是“自費醫療”,也是民生的一大問題,因而也是經濟問題。

  在昨天,我親眼目睹了有一位患者因沒有那麼多的錢動手術,而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而死亡。 儘管改革以來,我國進行了以廢除“公費醫療”為目標的醫療改革,但它的直接結果,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省錢”。不是省了GDP中的醫療費比例,不是省“個人”的錢,而是省了“公家”的錢。也可能,這些省下的錢可以用來幹點別的,如搞經濟建設,搞經濟增長率,修個高爾夫球場、蓋個豪華寫字樓什麼的。但國家把本應當對人民的“醫療費”省下來,是沒有道理的。中國的“社會保障資金”在GDP中只佔1%,這個消息不由得使得我們老百姓心裏發毛。因為據悉目前美國該比例約佔GDP的9%;歐洲許多是所謂“福利國家”,這個比例高達15%。但我們的經濟專家説1%很好,因為用於“社會保障”的錢少了,就可以有更多的錢用於“經濟增長”,説明我國的經濟增長的“成本”低,還是我們相對於西方國家能夠經濟快速增長的“優勢”。我不明白,如果這個“經濟增長”不能有效地保障國家全體公民的生活、教育和醫療,它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就為證明我們中國也有豪華大廈和超級富豪嗎?此時,在現今的世界,許多國家採取了免費醫療這個帶點“共産主義味道”的醫療制度,我認為,它也是人道主義的、高度文明和對本國公民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在西方國家,人們不會為自己的醫療問題而愁眉不展。在西歐和北歐,據悉都是對全民採用免費醫療的。不僅對本國公民,而且對前來的外國人亦有此項恩惠。美國採用“醫療保險制度”,據我親見,90年代初為200多美元一年,覆蓋面幾乎是美國土地上的所有的人,對窮人還會有些特殊照顧,因此醫療費用對普通人的壓力並不大。但是,仍有不少美國人對於美國未實行西歐式的“免費醫療”制度而不滿。在日本,雖有醫療保險,但採用國家義務保險方式。在俄羅斯等原蘇聯國家,除“門診”的藥費外,其他急診或住院醫療費或藥費,均由國家負擔。所以,這些國家的公民,都不會為“醫療”問題而發愁。 實際上,“免費醫療”制度並不是西方有錢國家的專用品,甚至像獨裁者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還有像阿富汗這樣的國家,都對國內實行了“免費醫療”的規定。他們人民就醫的困難,不在於醫療費用負擔的問題,而在於缺醫少藥,也沒有好的醫療設備。所以,這些國家的公民,還是會因為“醫療”的療效而困坐愁城。

  如上所述,一個國家醫療費用的總量,基本是一個常數,再怎麼節省,再用什麼新法子節省,也省不下多少。就是省下了些須,也沒有什麼意義?在美國,用於醫療的費用總量,在GDP中大約佔12-14%,這是比較高的。而在全部免費醫療的英國,可能要佔10%左右。在日本,醫療費用比例最低,約佔6-8%。原因可能是,日本國比較注重人民的健康防病,日本人看病較少,其男女壽命卻都是世界第一。 對於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來説,人民健康是第一位的事,而國家醫療經費的節省、或改變“醫療費用”流動的程序,都遠不能和這個高尚的總目標相比。

  四、中國的“醫療改革”實在令人恐懼

  文/李 志 寧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據電視報道,目前中國每年的醫療費用的上漲幅度達14%。這實在使人害怕。我不知道“藥品價格”是否進入物價上漲指數的計算範圍,據公佈的2004年間全國物價上漲指數不過是3-4%之間,可是人民感受到的水電煤氣交通等費用、還有蔬菜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都遠不是這麼小的比率。但“醫療問題”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不是青菜豆腐所能相比的。 顯然,醫療費用上漲幅度,已經遠超過GDP的增長,超過全國工資總額的增長,更是遠遠超過今年預計2005年全國農民收入5%左右的增長幅度。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大量的民眾看不起病,在家裏扛著。有人估計,全國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不去醫院。甚至還有不少貧窮的農民,在可怕的疾病面前,只有一條路:在家裏躺著等死。 這情況是很悲慘,令人傷心。但更令人恐懼的,是國家對於醫療的“改革思路”。 在當代文明國家中,保障每個公民能夠看得起病,已經是起碼的“國家責任”。許多歐亞國家實行的“免費醫療”制度就不用説了,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也不用説了。就是在以前所謂社會主義國家俄國,也對急病、重病和住院病人實行了免費保障。這是一種文明。但在中國,經過一段時間所謂“醫療改革”,已經弊病叢生,醫藥費用狂漲、低工資醫生收小費、窮人看不起病已成尋常現象。甚至急病病號因為一時交不上錢就死在掛號室窗前,屢屢發生,這種悲慘事件簡直成了90年代一道中國風景線。醫院掛號室難道是“鬼門關”嗎?奇特的是,人們簡直沒有聽到任何高級官員就此説點什麼,好像都沒什麼感覺。在中國,崇高神聖的醫療事業,已經變成了撈取利潤的商業,病人成了顧客,能不能成交,全看你有錢沒錢。這樣,中國的醫護也就沒有了聖潔的光環,沒有了救死扶傷的精神,也沒有了對人民的人文關懷。北京的大醫院極其缺少“單人病房”,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眾多住院病人擠在一間病房裏,不用多説,絕對是會加重病情的。但以我的感受,就是90歲的紅軍老幹部,只要級別不夠,按國家規定也很難住上“單人病房”,更別説痛苦的老百姓了。難道中國病人比其他許多國家的病人,就天生是低賤的嗎? 近來傳説,國家將進一步醫療改革,目的是使看不起病的中國人能夠看得起,使醫藥品的價格上漲不再那麼猛烈。這真是人民所熱切期盼的事啊。 現在,“醫療改革思路”終於透露出來了,病人們也不由冷了半截。原來,並沒有任何新的智慧出現,電視中説,國家新的改革辦法就是,讓醫院自己找“市場”解決籌資。所以,所謂“改革藥方”還是那張老舊處方:就是醫院進一步“市場化”。這其實毫不奇怪,因為中國的任何改革理論,都是這麼一個“祖傳奇方”。那就是大聲説:把任何東西都扔到神奇的“市場”裏去就是了,一切都會因此搞定。 什麼都到“市場”裏去了,那國家幹什麼呢?國家只管收稅。2004年國家收稅成就很巨大,已高達2.5萬億元。但對於醫療事業,國家卻更加不給錢了,醫院到哪去找錢?官員們在電視中説,醫院可以對私人資本開放,可以對外資開放。原來,這就是“新思路”。 這個新思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這樣一來,就可以降低老百姓的醫藥費用?這不是南其轅,而北其轍嗎?不知哪位巧舌如簧的宣傳家寫出這樣的稿子。為讓人民靜下心來,不要鬧事,宣傳家們大概已用慣了這種文風。那就是:不管碰到什麼事,都要告訴人民:等著吧,這將使你們都得到莫大好處的。但其實,這只是撒謊,這是得過且過,顯然,稍有腦漿者就可以知道,這一套,完全沒有可能解決全國人民的“醫療保障”。 而不解決人民的“醫療保障”,國家就是根本性的失職。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也不行。這一次的“醫改新思路”,再次讓人民失望了。我知道,現在的官員們不熱愛人民,不關心人民,只關心自己,還關心自己的子女親屬。這情況,本是應該想得到的。 從近一二十年的歷史中,人們也應當摸熟了中國的“改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至今,國家一再表現出來的“醫改思路”,説穿了,沒別的,就是讓老百姓掏錢、掏錢、再掏錢。所以很可能,人民有期待,本身就是糊塗的。目前的醫改思路,的確使人看不到一點希望。我想,特別是家中有危重病人的家庭,瞻念前途,眼望處應是一片昏暗。 20多年來,國家對任何事業舉行改革,都沒離開這一點:就是讓人民自己掏錢。 房改了,老百姓要多掏錢;教改了,老百姓要多掏錢;醫改麼,那當然是同一個路子:老百姓,掏錢!電視裏官員們總是身著高檔西裝,振振有詞,侃侃而談。他們説,不能什麼事都指著國家來辦,國家的負擔太重,不堪重負……。但我確實笨,實在不能明白,國家的財稅收入那麼多,2004年國家稅收收入2.5萬億元,比頭年超過0.5萬億元,怎麼會有什麼不堪重負的事?數億中國老百姓的“工資總額”才有多少?2002年是1.31萬億元,2003年是1.47萬億元,2004年能有多少?還不知道。但人們大致可以估摸出來。也就是説,國家的財政收入比起“全國工資總額”要高出萬億元規模。怎麼會國家沒有錢來“負重”了、而人民反而有錢來負重了呢? 更何況,負重是國家的本分。否則要國家幹什麼?大概在不少國家官員看來,國家只是給他們提供獲取個人利益的“一個機構”罷了。 這是不行的,對持這種“觀念”的幹部,應當把他們撤換掉。什麼啟蒙,什麼思想教育,都是沒有用的。 這些官員,一説成績多麼大,就振振有詞。2004年稅收成績很大呀,他們就把2.5萬億元拿出來挂在嘴邊。一説要對人民實行社會保障,要拿出錢出來辦教育,要對人民實行醫療保障,他們就三緘其口,或者悶聲不吭。國家的財政收入,用在人民的各種“保障”上,其實才正是用對了地方。外國都是這樣。但無論是醫療設施的建設上,在醫院的運作維持上,人民的醫療費報銷上,國家都沒有宣佈大幅度增加投入。 也可能有人會説,人們指望國家官員把醫院辦好,是不正確的,要讓私人企業家來辦,效益才會好。這是“中國主流經濟學家”的熟悉的聲音。但這聲音是站在“醫院經濟效益”方面來考慮的,不是站在病人、及其背後的人民的角度來考慮的。 當然,我想,人們並不會是認為“國家”辦事就一定能辦好,人民應當沒有這個奢望。因為人們已經知道,許多國家領導幹部們智慧不足,只有撈錢的勁頭十足,要把貪得的錢財轉移國外,他們就很有辦法。這是制度的産物。但是我想,如果國家能從2.5萬億元的財稅收入中拿出一點點來,投向醫療,減輕人民的“重負”,而不是把從人民手中收來的稅收大都用來“投資”,或者用來給那些貪官污吏貪污、及向國外轉移錢財提供“物質基礎”,那就應當謝天謝地了。

責編:靖海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