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年度人物候選人——劉積仁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31日 16:04
用人物的視角追蹤中國經濟跳動的脈搏,我們今天繼續為您介紹200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候選人。東軟軟體集團董事長劉積仁,還有一個身份,東北大學副校長。但無論作為董事長還是副校長,劉積仁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中國的計算機用上中國人設計的軟體。
2003年6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東北考察時視察東軟,8月,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前往東軟考察,東軟集團在老東北工業基地改造的背景下受到關注。
由劉積仁所執掌的東軟集團起源於東北大學的一個校辦企業,劉積仁是學校培養的國內最早一批計算機博士, 33歲時被破格提拔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之一。那時成立公司只是為了讓系裏能獲得足夠的研究經費。
東軟軟體集團董事長、東北大學副校長劉積仁:“我當時的名片,我從來不印上什麼總經理之類的東西。別人要叫我一句劉總我就覺得十分地彆扭,因為那個時候是一個教授,所以最開始我們成立的是個研究所,事實上是個公司。”
當時的校辦企業,只有一間實驗室,三名教師;他們的第一家客戶撫順鋁廠不能相信這樣的條件能夠做出工廠的自動化系統。
劉積仁:“我怎麼能把項目給你呢,你拿什麼能夠讓我相信呢,相信你能夠達到我的目標呢。我當時説,我説教授可不可以,他説教授不行,不能擔保。”
劉積仁是個個性執著的人,這張只有1萬元的訂單他跑了一個月,對方被他的精神所打動,最終與他達成了第一筆業務。
當時國內還沒有類似的軟體公司,而工廠的生産線和服務部門的計費系統都要求自動管理,劉積仁看準了這一市場需求,三年時間裏就把産品銷售到北方的大部分省市。然而企業的困境也在這時候出現:要想繼續開拓市場,就必須擴大投資規模,建立銷售隊伍。1991年,劉積仁親自和日本的阿爾派集團談判,引入200萬美元的投資。1993年,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3年後,東軟軟體作為第一支軟體股在上交所上市成功。
劉積仁:“東軟在過去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我們在財務的數據上得到高速成長之外,在我們的人的鍛鍊方面,我認為是最大的收穫,今天也成為東軟資産中的最最寶貴的一部分。”
90年代中期,微軟、IBM、思科等幾十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強大的科技背景和低價戰的擠壓,使東軟的産品利潤下滑,公司當時就有人提出放棄軟體。劉積仁敏銳地看到,東軟最大的競爭優勢是人力優勢。公司的基礎軟體技術人員工資為1500元,只有美國同類人員工資的二十分之一。控成本、出效益,成為公司再次發展的契機。5年來,東軟依靠價格低廉、質量穩定的産品,佔據國內電信、社保40%的系統份額,並且將CT機等數字醫療産品,以不到當地産品一半的價格出口美國、日本。
劉積仁:“企業最終的核心的競爭能力變成了一些 你在管理方法學和細節的一些競爭能力。”
現在的劉積仁仍然保持一個大學老師的生活習慣,每天早晨8點半上班,吃住都在東軟的園區。
流水線、低成本,傳統認為的IT業被劉積仁做成了製造業。從1988年起家時的3個人、3台電腦,發展到現在超過5000多名員工,2002年銷售額達2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專業化軟體企業之一。劉積仁提出,執行環節的執著、到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劉積仁把這種理念和他平時喜愛的高爾夫球聯絡在一起。
劉積仁:“打球可能是要看準這個位置,定好這個位置,注意這個執行的環節,它一定會有一個好的一個方向。”
今年,劉積仁還在積極推動東軟的軟體走入國際市場。上個月,東軟與日本日立軟體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此前,他們還和日本東芝、阿爾派、IBM日本公司、三菱等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共同拓展日本市場。東軟集團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軟體出口基地之一。
《經濟半小時》記者:鄢聞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