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扇”動東風進城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3日 13:43
用人物的視角追蹤中國經濟跳動的脈搏,我們今天繼續為您介紹200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候選人。1999年,44歲的苗圩就任嚴重虧損的東風汽車公司老總,當時他許下的承諾是,不能在2000年以前扭虧,就立即辭職。到了今年,東風汽車公司不僅早已扭虧,而且前10個月的利潤就達到49億元。其實,苗圩要帶給東風的還遠不只是這些,他更希望帶領東風走出山溝,走向世界。
這是9月28日,東風汽車公司總部新址建設奠基儀式的現場。它標誌著東風總部正式由十堰搬遷到武漢。這彩紙紛飛的一刻,在東風汽車總經理苗圩的眼中,絕不僅僅是一次辦公地點的簡單搬遷,而是東風戰略格局的重要調整。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苗圩:“老的三級跳已經完成了,十堰、襄樊、武漢三級跳,這個願望已經在佈局上實現了。”
為人和善,頗有儒雅之風,這就是在中國汽車業中有“儒帥”之稱的苗圩,他曾任機械工業部汽車司副司長、副總工程師等職務。1999年,44歲的苗圩臨危受命,出任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5年來,他引領東風從虧損5個億到2003年上半年就贏利33個億。
東風始建於1969年,前身是第二汽車製造廠,24個專業廠分佈在石堰20多條狹長的山溝裏,主業不精、冗員過多、社會負擔重、十堰老基地特定的歷史和地理條件,已成為制約東風公司發展的突出矛盾。 苗圩在工作疲勞的時候,常喜歡看一看窗外。隨著總部的搬遷,如今苗圩窗外的景色也已從十堰,變成了具有技術優勢、交通便利的武漢。這種搬遷,為的正是新的三級跳。
苗圩:“新的三級跳,我們剛剛才開始熱身。立足湖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
在苗圩一步步實現三級跳、奔向國際化的過程中,是在帶著老國企的沉重包袱在奔跑和起跳。今年,在與國外企業合資的路上,苗圩演繹出震動業界的——東風模式。
苗圩:“這個是利用外資來改造老國企,這種合資和以往的合資不同,我們兩家拿錢去蓋一個新的工廠,去招工人,那相當於一張白紙,沒有任何負擔。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我這裡呢是現在這張紙上已經畫滿了很多的道道,要在這裡面再連出一幅最新最美的圖畫。”
今年7月,我國汽車領域最大的一個中外合資項目,東風和日産合資組建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然而,在合資路上,一個老國企碰到的敏感問題就是:龐大的職工隊伍。
苗圩:“合資裏頭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挑精兵強將進合資公司,然後甩下一大批的人,留到我們這個老國企。但是我把最好的這些主業資産都拿去合資了,然後人又留給我了,我怎麼對這些人負責任。”
“要合資,也要對職工負責”,與眾不同的是,苗圩統帥的東風是帶著7萬餘名職工開始了“融入國際”的合資征程。
苗圩:“人家是做一套西裝,買一塊料子做一套西裝,我這裡是要改一套西裝。”
在改西服的過程中,苗圩被稱作是善於借助外力的高手。苗圩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把印滿汽車的扇子,思考問題的時候,他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就是拿起這把扇子扇一扇。他説,東風公司也要善於借東風。
苗圩:“我們用的是草船借箭。”
在苗圩的成功斡旋下,這樣一個註冊資金達167億元、涉及7.4萬職工的中外合資重組項目,沒有對一位職工實行一次性買斷工齡。7.4萬名職工順利地轉變國有身份,隨資産一起整體進入合資公司。
在以往的汽車企業的合資大多是:國企拿出一塊優質資産,引進一個品牌,成立一個合資公司,而這次跨國合作,東風運用的全部是存量資産,平穩分流了7萬國企職工,東風的品牌也得以保留,並且雙方將共同建立研發中心,對於這種重組模式,國資委領導給予的評價是:完美。
苗圩:“如果説去年只是勾畫出一個計劃,描繪出一幅藍圖,那麼今年我這幅藍圖已經變成了一座房子,一個現實。”
在北有一汽、東有上汽這個中國汽車業三國鼎立的格局中,苗圩頻頻借東風,東風公司先後通過與雷諾、標致雪鐵龍、本田等公司的合作提高商用車、乘用車、運動休閒車的生産能力。至此,東風形成了與幾大國際汽車集團的直接深度合作,苗圩終於得償所願。
在主業都已經找到婆家的同時,東風把總部搬遷到武漢,實行扁平化管理,人員精簡到160人,現在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這片空地現在還是荒草,2年後將林立起東風的樓群。
苗圩:“終於走出大山,要走向世界了。”
除了和日産合作,苗圩還導演了一齣又一齣《借東風》的好戲,東風先後和雷諾、標致雪鐵龍、本田等國際汽車巨頭建立合作,使東風汽車保持了與一汽、上汽三強鼎立的地位。而苗圩認為,面對未來的汽車市場,現在的東風汽車,還只能算剛剛上路。
《經濟半小時》記者: 李春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