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週末熱點訪談
《海南傳銷黑幕》(2001年05月26日)
  再過20天又到了高考的日子。7月因為有7號、8號、9號這幾天,被人們稱為黑色的7月。家長們又要説可憐天下父母心,學生又要説可憐天下孩子心。但是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認為,今後的財富與夢想應該是從這最讓人緊張的幾天開始的。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因為心理問題,影響考試甚至影響繼續就學的學生人數正在增加,而更多的學生對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的重視遠遠不如對考試結果的重視。《經濟半小時》特別製作整版節目,獻給正在為考試和學習焦慮著的孩子和他們身後的家長。希望更多的人注意:財富與夢想的開始不是高考,而是身心的健康。
  最近,和天氣一樣熱的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心理診所。包括許多外地的學生和家長都要連夜排隊掛號,他們徹夜排隊只為參加每週一次的集體治療。從過去門可羅雀到今日門庭若市,除了社會越來越重視心理問題,還因為這家醫院近來有了一種新療法。這種方法從國外引進之後,很快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信賴。
  在北京大學第6醫院的2層,每到星期四下午裏面就會聚集很多中學生,尤其是面臨高考的畢業生。6月14日記者陳大會在這裡進行了調查採訪。
  一位患者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整個人就垮了。這種病特別奇怪。我特別痛苦,滿腦子反復出現一些東西,頭特別難受。我還想跟別人説:你看,我在想問題,我沒看書,你不能把這算到我看書的時間裏去。”
  這種談話交流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它吸引了北京甚至全國各地的中學生和家長們不辭辛苦地跑到這裡。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唐登華醫生説:“高中和初中學生就要面臨大考的時候,學生常常是很多時間就放在學習上,眼裏就有學習。”
  這些學生哪出了問題?出了什麼問題呢?有些家長不願意回答,但也有人願意説出來。一位家長對記者説:有幾次,孩子的考試成績不是特別好,結果這孩子晚上就睡不著覺,淩晨四點都睡不著,六點鐘還要起來上學,這個情況很糟糕,一天到晚都是大禍臨頭的感覺。還有一位家長説:只能到北京來看病,本地區的醫院都不看。而且親戚熟人太多,他們知道會説孩子不是出什麼故障了,孩子以後的婚姻就業都要考慮這個問題。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告訴記者:“大部分考生的焦慮都可以自行調解過來,自行恢復,不必去上醫院,造成一種從眾心理。你去我也去,浪費錢,浪費時間, 浪費精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心理負擔,增加了壓力,從而影響了考試。”
  心病還要用心治,大家對心理治療的態度雖然複雜,但絲毫沒有降低對它的關注,尤其是那些中學生患者。記者了解到,去年年考入北京大學的51名各省市的高考狀元們把考試中的心態作為考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而排在第二位的是考試前的心態,高考復習等因素卻排在較後的位置。
  成千上萬的考生正在為7月7日做著最後的準備,他們中有些人感到倍受煎熬,但又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痛苦。他們的一些表現是:如坐立不安、肌肉緊張、緊張性頭痛、震顫、心率快、呼吸急促、面紅或蒼白等等,甚至到了不敢見人的地步。
  目前記者無法找到一個科學全面的調查數據來了解全國中學生當中有多少人存在考前焦慮的情況,但是一些局部的社會調查説明了一些問題。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王極盛教授對北京市30多所中學、500多個教學班的兩萬多名中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他告訴記者:“有百分之三十二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百分之二十八是輕度的心理問題,百分之三點九是中等程度的心理問題,百分之零點一換句話説是千分之一為重度心理問題。”
  此外還有來自全國其他城市的數據調查。成都地區考生有27%有考試焦慮症的現象;38%的上海考生與42%的杭州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症狀。
  造成考生焦慮的壓力是什麼呢?有社會的、家長的、老師的和自己的。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來説,心理醫生並不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人。壓力是需要這些人來分擔的,而這種分擔越早越有效果。北京市101中學就這樣做了,去年他們開辦了心理輔導室。
  看到以上情況,不會有人再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掉以輕心了。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穆亞東同學正是在調整好心態,克服了考試焦慮之後,成功地由一名落榜生成為當年他所在省份的理科狀元。
  在為高考畢業生製作這期關於心理問題節目的時候,記者遇到了一位來自南京的女孩。她只有23歲,是心理強迫症患者。她願意接受記者陳大會的獨家專訪,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提醒更多的學生,健康的心理是財富與夢想的基礎。
  陳大會(以下簡稱“陳”):首先感謝你能接受我們的專訪,我們相信這會對很多人有實際的幫助。請説説你出了什麼問題?
  患者:比如我小的時候,二年級的時候,總是擔心作業寫不完。出去和小朋友玩一會,就想起作業來,就要回家看一看,看完後再出來。然後不到5分鐘又想起作業來,就又回去。
  陳:別的孩子跟你一樣嗎?
  患者:不一樣。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當時的數學老師非常嚴厲,我小時候的數學成績不是太好。我自己很難受,但是我那時年紀很小,也不知道這是一種毛病,就那樣自己扛著。從那時候開始吧,我的生活沒有一天快樂過,不是擔心這個就是擔心那個。
  陳:你今天把小的時候的日記帶來了,能給我們讀一下嗎?
  患者:只有學習才是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啊、唱歌啊、跳舞啊、休息啊、玩啊、打撲克啊都是沒有意義的。
  陳:你説的是心裏話嗎?
  患者:我當時是這樣想的。初三以後我就開始想人為什麼活著,什麼是有意義的事情。學習就是為了學習科學技術,將來工作不停地學習科學技術。我就是這樣想的。
  陳:你當時是在上小學?
  患者:不,初中的時候,中考完了以後就這樣想。可能你們覺得很奇怪,我現在覺得那樣的生活豈不是太單調了。真是莫名其妙,當時我就是這麼想的。
  陳:當時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學習?
  患者:對,對。當我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就認為那是沒有意義的。
  陳:你為什麼會有那種想法?
  患者: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陳:到現在也不知道?
  患者:我也不清楚。比如我們數學老師每天都要測驗,得五分的站起來,得四分的站起來,得三分的站起來,得二分的站起來。當然我希望自己得五分,但是我那段時間數學成績不太好,不是三分就是二分。
  陳:你一直在想著這個問題?
  患者:當然了在學校就是這樣的。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學習好的同學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而且他自己也會很開心。
  陳:所以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患者:對呀。我想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我覺得如果我學習不好,那麼家裏面就會不喜歡我。陳:學習是最要的這個想法持續了多少時間?
  患者:我想一直到現在我也這樣認為。
  陳:現在也認為學習是最重要的?
  患者:對,到現在我也一直這樣認為。我想一個人如果不是一個出色的人,生活會不開心。
  陳:你現在還記得你高考之前的感受嗎?
  患者:我當時覺得我必須要考上,我也説不清楚當時是怎麼想的。
  陳:如果考不上呢?直到考上為止?
  患者:直到考上為止。
  陳:你這個日記裏還有在大學記的,能給我們再讀一下嗎?
  患者:我想拋棄以前那種強迫的感覺,但是無論怎麼樣我都拋不掉,覺得生活很痛苦很煩,但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這樣。
  陳:這病症折磨了你多少年?
  患者:十來年吧。
  陳:你是在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是個病人的?
  患者:就是在我參加了兩次工作以後都被炒掉了。因為我自己覺得沒勁,就不好好幹了,然後就被人炒掉了,後來我整個人都垮了,這個時候我覺得自己可能是有病。
  陳:我知道你曾經有過四次工作,後來全都丟掉了。
  患者:對對。
  陳:都是因為這個疾病嗎?
  患者:是的。
  陳: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
  患者:對。
  陳:你需要生活有多完美?
  患者:刷牙,我覺得刷一次刷不乾淨,刷二次也刷不乾淨,我覺得好象刷十次也刷不乾淨。
  陳:你會刷多少次牙?
  患者:刷四五次吧。
  陳:你把這個病情第一個告訴了誰?
  患者:當然是我媽媽。
  陳:她説什麼?
  患者:她就樂,然後我也樂。
  陳:你媽媽不覺得你是一個病人嗎?
  患者:她肯定不覺得我是一個病人。
  陳:而是一個很可笑的事?
  患者:對,她就覺得很可笑。
  陳:你看上去很正常,而且你還是大學畢業,還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
  患者:嗯。
  陳:但是你一點也不快樂?
  患者:是的。
  陳:大家都非常想知道這種心理疾病讓你有多痛苦?
  患者:我就是希望自己成為很出色的人,但我發現現實和我理想中的相差太遠了,好像我每幹一件事都在失敗,都在失敗,我實在受不了,就這麼難受。
  陳:你在崩潰?
  患者:我要崩潰了。我撕紙,然後把我最喜歡的東西都扔了,我覺得心裏很舒服,就這麼厲害。
  陳:你現在每天都要吃這種藥——百憂解,三百多塊錢一盒,每天都要吃嗎?
  患者:對。
  陳:離開它會怎麼樣?
  患者:我打算吃一輩子了。
  陳:你曾經有沒有想過你出現這種症狀是在上小學時,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如果你的媽媽不覺得你説的是非常可笑的話,早十年治療可能是另外一個結果了。
  患者:對,您説的一點沒錯。
  陳:大夫告訴我們像這樣的病症會治好的,我們希望這一天會快點到來,而且我們也希望你能早一點離開那種藥。馬上又要高考了,你想對那些中學生説什麼呢?
  患者:千萬不要對自己説我一定要考上。
  陳:這種想法很危險?
  患者:對,這種想法很危險。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儘管我們多次提到了焦慮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但是心理專家有研究表明,輕度焦慮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如果你是一位考生,對高考感到緊張,這是很正常的。
  現在人們對心理問題越來越重視,很多人在遇到心理問題的時候,都會選擇去找人傾訴,或找心理醫生治療。但是,心理醫生是解除生活煩惱的靈丹妙藥嗎?你願意讓心理醫生走入你的心靈世界嗎?記者陳大會對一位心理醫生進行了專訪,這位已經有十多年從業經驗的心理醫生唐登華,認為心理治療的決定因素並不是心理醫生。
  陳大會(以下簡稱“陳”):一個中學生怎麼才能知道他是一個正常人還是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
  唐登華(以下簡稱“唐”):作為一個學生他學不了,和家裏父母搞不好關係,他是一個兒子卻當不了兒子,是個女兒卻當不了女兒,所以就要考慮是不是有病的問題。
  陳:到什麼程度才能找大夫?
  唐:有病可以找,沒病同樣可以找。怎麼説呢,有病的你可以來解決你的困難和痛苦;如果沒有病,你一樣可以通過這個心理治療、心理輔導幫助你促進健康人格的成長,促進你潛能的發揮。
  陳:你認為這應該是一個生活上的習慣?
  唐:可以這麼講。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應該算是一個社會的時尚。
  陳:尤其是那些中學生?
  唐:學生是一個高危的人群,尤其是高中的學生和初中的學生。為什麼這麼講呢,面臨大考的時候,考試的壓力對學生來講是很重的,並且學生常常是很多時間就放在學習上,他眼裏就有學習,所以他應付起其它方面來是沒有太多的經驗,另外他心理也不太成熟,所以很容易出問題。青少年這個階段是容易出問題的。
  陳:會影響到他以後的生活?
  唐:會的。
  陳:會影響一輩子嗎?
  唐:對,有很多成人的心理問題都是在小的時候,在青少年時候留下的問題。
  陳:我在您的病房裏發現大部分的中學生患者和他們的家長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我覺得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悄悄到醫院裏面去看病,這種行為就是一種心理負擔,您不認為嗎?
  唐:我覺得是這樣的,其實來看心理醫生完全可以是一個很大方的事情,不僅僅是有病才能來看,完全可以變成一個高消費。比如説定期去做一個桑拿,你可以定期去看看心理醫生。
  陳:心理桑拿?
  唐:這叫心理美容。
  陳:會不會本來沒有什麼問題,去看了幾次醫生之後就成了病人了?
  唐:這是一個偏見,有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有這種的看法。覺得去看心理醫生好像會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負擔,但是事實上你不去看心理醫生,他同樣會面對其它的壓力。所以即使看心理醫生得病了,他面對其它的壓力同樣也會得病的。
  陳:你覺得那些中學生會有勇氣去醫院找你嗎?
  唐:我是希望他們不要把去看心理醫生,當作一個見不得人的事情,這是可以説是生活的一個調味劑,或者説是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的很重要的方式
  陳:如果不去找你們或者沒有時間找你們患者會怎麼樣?
  唐:如果不來的話,可能他痛苦的時間會長一點。但是很大一部分人他慢慢會自己好的,只要他不回避跟社會的交往,不回避和他人的接觸,他慢慢都會好的。
  陳:我聽説很多孩子和家長,最後會問你們一個問題:我們的病什麼時候能夠好?我們也聽説很多心理醫生最難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問:去找你們醫生到底有多大用處?
  唐:如果一個心理醫生説:你來我肯定能治好你的病,那麼我想這個心理醫生肯定是不合格的。因為我們不是江湖術士,並且解決心理問題不取決大夫自己一個人,常常有很多問題是取決於病人的配合。但是可以這麼説,只要病人配合得好,完全是可以有幫助的,並且大部分病人都是可以治好的。
  陳:配合非常重要?
  唐:對,所以有的時候在治療時,只要稍微有一點進步,我們都要鼓勵病人,就是説這是你的功勞,不是大夫的功勞。
  陳:病人本身也非常重要?
  唐:對,也就是説我們醫生只起一個柺棍的作用。
  陳:心理不夠健康的時候,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他這輩子註定很糟糕嗎?
  唐:不要把心理問題當成一個洪水猛獸,當成一個很忌諱的一個話題,沒有必要。
  陳:有可能他會害了自己?
  唐:對,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有很多男孩子,本來很正常的東西,但是他們覺得羞于見人,羞于告訴別人。
  陳:對不起,您也有心理問題嗎?
  唐:做心理醫生我們經常會在同行之間互相輔導,尤其是我們還有一個紀律,就是你自己處於心理不平衡或者心理有問題的時候,你不能夠做治療,你還不能去從業。這個問題是誰也不能回避的一個話題。
  陳:中學生的心理治療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應該説有很大的市場。但是我到醫院去,發現你們很多心理醫生並不是很高興。
  唐:個別的心理治療一次是45分鐘到一個小時。
  陳:多少錢?
  唐:15塊錢。
  陳:你們希望收費再高一點?
  唐:我們希望收費再高一點,應該反映我們的價值。
  學生心理問題既不能誇大,也不能漠視。所謂萬事開頭難,高考中對考生影響較大的就是第一天。那麼如何開好7月7日這個頭呢?我國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專家王極盛特地委託記者給全國廣大考生提三點建議:第一,在去考場的路上,主動給遇到的老師和同學打招呼,這樣有助於消除緊張感;第二,來到考場後,大膽正視監考老師,並主動喊老師好,這樣能創造考場小環境的溫暖感、理解感、知識感和力量感;第三,在準備考試前,默念我一定能成功,深呼吸後再答題。
  最後我們衷心祝福學生和家長,希望他們首先有個好心情,然後有個好分數。 (《經濟半小時》記者 陳大會)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