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塔:假作真時真亦假》(2001年03月20日) |
|
|
紅塔集團在中國的知名度眾所週知,“紅塔山”的品牌價值以及它為國家所創造的財富都是非常巨大的。近年,捲煙市場嚴重的制假、販假行為,極大地損害了諸多民族知名品牌的聲譽。2000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商標、捲煙,以及堅決制止非法生産捲煙的有關文件。
在去年的專項打假工作中,紅塔集團共查獲制假煙機1146台,搗毀制售假煙的地下工廠55個,直接或間接查辦假冒捲煙案價值數億元、假冒商標案價值數千萬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制假販假等違法行為。但對於依然層出不窮的造假販假活動,紅塔集團的管理者還是感到許多的無奈。紅塔集團煙草專賣管理辦公室主任楊德生告訴前來採訪的記者朱彤:“我們煙草行業每一種防偽措施或者每一種防偽科技出現以後,造假者都會挖空心思來模倣。儘管它模倣的工藝水平比較粗糙,作為專業人士來講是容易識別的,但作為廣大消費者來講是有很大欺騙性的。”
隨後記者採訪了幾位普通消費者,他們拿著一真一假兩盒紅塔山香煙直搖頭:"我分不出來,真假我分不出來。”其中一位消費者説他剛剛買了一條假煙,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來。他感慨地説:“現在假的比真的還真。”
一真一假兩包香煙,區分起來,還是讓絕大多數煙齡不短的消費者犯難。儘管人們各自鑒別的方法不同,有看外包裝的,也有看過濾嘴的,但是,一包香煙到底有多少處防偽標識,沒有一個人能説得清。由此看來,對香煙防偽一清二楚的恐怕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捲煙廠家,另一種則是製造假煙的人。
作為中國煙草第一品牌的紅塔集團,正是和這樣一些制假的“明白人”進行了十多年的鬥爭。面對造假者的步步緊追,紅塔集團只好不斷更新自己的防偽技術。從1990年至今,紅塔集團增添的防偽技術一共有10項,幾乎是一年增加一項。目前在普通的紅塔山香煙上運用的防偽標誌就有八個,按這個頻率來計算,增添防偽技術的速度,遠遠超過了這些年技術改造的速度。
紅塔集團防偽技術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胡淮君告訴記者:“紅塔集團又要使用一套新的先進防偽技術了。這套設備是從德國引進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它的防偽膜的特點就是:消費者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幅完整的畫面,消費者容易識別,而造假者難以倣冒。”儘管有了先進的防偽技術,但到目前為止,誰也不敢站出來保證,這一新的防偽標識不會再被倣冒。胡淮君有些無奈地説:“咱們中國人‘太聰明’了,可能一兩年內偽造不了,我個人認為幾年後還是會有人倣冒的。”
在一片繁忙的工地上,記者衛東看到紅塔集團正在為那套從德國進口防偽設備建造一座新的廠房。紅塔集團技術中心研究室主任牟定榮説:“紅塔集團為這套引進設備投入了5000多萬元人民幣。”類似這樣,為了一個小小的防偽工藝投資幾千元萬來改進設備,在十年時間裏,紅塔集團就大規模地進行過三次,企業投在防偽設備上的資金超過30億元。
然而,隨著假冒技術的跟進,目前紅塔的防偽技術的投入還在不斷升級。可是,比設備投入數目更大、更象無底洞的,是為了防偽而直接增加的生産成本。比如白卡紙的使用,目前只有紅塔集團使用了一種帶彩色纖維絲的白卡紙,在價格上它比一般白卡紙每噸貴1000元錢,而紅塔集團要完成每年的生産任務,則需要3萬噸左右這種昂貴的白卡紙。防偽的投入最終轉換到紅塔的生産成本上。其實,如果沒有那些層出不窮的造假者,那麼,對於捲煙廠而言,它在防偽技術上的的這筆筆投入,是完全可以不花的。
紅塔在提高防偽能力的同時,更鍾情于主動出擊打假。90年代初期,和許多優秀的品牌一樣,紅塔投鉅資,組織執法力量,四處查搗窩點,開始了企業的打假行為。10年間,企業直接兌付的各種打假補助經費,就超過了10億元。談到打假,有著六年執法經歷,多次參與查搗制假窩點的紅塔集團專賣辦公室的王華國先生感觸很深:“應該説地方保護主義是最可怕的。有時侯我們去打假,就如同在和當地政府對抗一樣。一些政府官員參與到制假活動中,他們是有股份的。”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談到打假,紅塔的顧慮很多,從上至下誰也不願多談。他們怕談多了,消費者會産生到處是假貨的誤解;他們怕談深了,把矛頭指向地方某些部門,以後市場更難擴展。總之,他們怕媒體、怕關注,害怕成為眾矢之的。以至於我們的每一個採訪進行得都很艱難。一個利稅上百億,品牌價值439億元,榮獲“中國第一品牌”的企業,複雜的心態和微妙的處境,可見一斑。在我們的一再努力下,紅塔集團終於派出了一位副總裁普學明先生,接受記者陳大會的獨家專訪。(《經濟半小時》記者朱彤、衛東)
| |
中央電視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