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近期報道
稻草禁運風波((2003年02月26日 22時11分)) 

    今年1月底,在經歷了長達9個月的禁運之後,我國稻草終於重新恢復了對日出口。目前,在國內從事對日稻草熏蒸出口的24家企業,都集中在遼寧省大連市。禁運曾讓它們蒙受了巨大損失。記者孫嶺在大連進行了採訪,了解到了最新情況。

    
稻草出口解禁 檢驗更加嚴格


    稻草出口解禁已有一個多月了,這些稻草加工企業是否已經全部恢復了正常的生産呢?

    記者來到遼寧省大連市的甘子井區,目前我國24家出口日本的稻草加工企業就全部集中在這方圓5公里左右的範圍內。1月17日日本正式宣佈稻草出口解禁之後,這些企業就已經全部恢復了生産。

    和禁運前相比,解禁後對中國出口日本稻草的檢驗檢疫標準在技術參數上並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遼寧省檢驗檢疫部門人員告訴我們,解禁後標準的執行變得更加嚴格,而且企業相應的成本和投入也都有所增加。

    稻草的熏蒸過程其實並不複雜,工廠將稻草原料送入熏蒸消毒車間,經過蒸汽罐自動處理達到86攝氏度加熱4分鐘的標準後即可出爐。

    在熏蒸車間,記者看到,稻草裝罐之後,工人將記錄溫度的探頭和標簽插入草堆,中日檢疫官就在一旁監督工人的每一個動作。檢疫人員告訴我們,這是重新恢復出口後,檢驗過程中明顯增加的一個環節。

    遼寧省檢驗檢疫局植物檢驗檢疫處副處長劉錦東説:“ 過去是插好後,現場檢疫官看一下就算完成了。現在一定要檢疫官到場親眼看到操作,直到一個個插得完全符合要求才離開現場。”

    當熏蒸好的稻草運到成品庫後,檢驗檢疫人員還要進行成品檢查。和禁運前相比,現在的檢查也更加細緻和嚴格。

    劉錦東的同事沈延寧介紹:“以前每一鍋草次檢出三件,按1%的抽檢.即抽出三件、掂三下看一下有沒有活害蟲和應檢物。現在必須得開包,且經過揉碎後要過兩遍篩。”

    經過層層嚴格檢查後的稻草在經過中日動植物檢驗檢疫人員的簽字認可後才能裝車運走。

    檢查環節的增加直接導致了生産時間的延長,稻草産量也明顯減少。據了解,禁運前,每家工廠每天可完成2個批次的生産,而現在,一天最多完成一批半,24家企業的産量普遍下降了60%以上。

    此外,為了重新恢復出口,24家稻草加工企業都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包括更換感溫探頭、更新蒸汽罐。在這家名為三豐的工廠,廠長侯敏告訴記者,由於各方投入的增加,他們的稻草生産的成本也大幅提高了。他説:“開禁後操作程序要求更加嚴格,成本進一步提高。油價上漲後,我們每噸油耗增加到四十塊錢。另外,生産量減少,人工攤銷費用隨之增加。現在要生産一噸草要比過去增加20美元以上的成本。”

    儘管如此,回想起長達9個月的禁運,這些稻草加工企業對恢復生産仍然感到慶倖。9個月的禁運對於這些企業來説就像一場噩夢,把它們一下子推到了工廠停産、工人下崗的境地,那麼這場噩夢究竟是怎麼發生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一己私利 鑄成大錯


    在大連甘井子區,幾家稻草加工企業的廠房連成了一片,這家大門緊鎖、略顯破敗的廠房就是大連居城生物飼料有限公司的。幾經查找,記者也無法與這家公司取得聯絡,據周圍的企業反映,自從質檢部門宣佈取消居城生物經營對日出口稻草的資格後,這家企業就似乎從人間蒸發了。

    從殘破的玻璃窗中依稀可見庫房裏堆積如山的稻草,據説,在禁運前,居城生物的稻草産量一直十分可觀。相比其他企業,居城生物每天加工出口的稻草顯得又快又多。

    2002年3月28日,當居城生物又一批總重14噸的出口稻草抵達日本博多港時,日方檢驗檢疫人員竟然從秸稈中發現了大量二化螟蟲活蟲。4月9日,日方又在另一家企業大連松原星大飼草有限公司的稻草産品中再次發現了二化螟蟲活蟲。

    4月11日,日本農林水産省發佈公報:在查清問題原因及得到有效改進之前,暫停從中國進口稻草。

    劉錦東告訴記者:“當時的照片資料傳真,我們看了之後覺得沒有什麼可懷疑的。但一聽到公佈,就感覺問題非常嚴重。”

    經過檢驗檢疫部門的調查,大連松原星大飼草有限公司的稻草出現問題主要是熏蒸鍋爐感溫探頭出現機械故障;而居城生物飼料有限公司則是有意識地篡改了計算機溫度自動記錄,使沒有達到熏蒸溫度和熏蒸時間的稻草在計算機上顯示合格,騙過了在場的中日檢疫官,拿到了出口“合格證”。

    由於涉及企業造假,日方對中國整個稻草出口加工行業都提出了質疑,要求中方拿出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

    在日方宣佈禁運後,24家稻草熏蒸企業和200家供貨商都被迫停産,大批已經運抵日本的稻草也被退回,工人放假,倉儲業、運輸業、船務公司等相關行業也損失慘重。在前後9個月的時間裏,僅直接經濟損失就已經達到了3000萬美元。

    為了重新贏得稻草出口市場,質檢部門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遼寧省檢驗檢疫局根據我國的《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作出決定:

    取消大連居城生物飼料有限公司經營對日出口稻草的資格;大連松原星大飼草有限公司以及所有稻草熏蒸企業全部更換經中日雙方共同確認的感溫探頭;對所有稻草熏蒸企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技術整改,進一步完善生産管理措施。

    2002年10月上旬日方派專家來華考察,對我方稻草處理設施改善情況和管理措施表示滿意。2003年1月17日,大連食品集團育馬場的41.56噸稻草離開大連港發往日本,被禁9個多月的中國稻草終於再度恢復出口。

    因為大連居城生物飼料有限公司一家企業欺瞞造假,殃及其他20多個同行一起受到懲罰,這起稻草禁運事件給國內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在嚴格規範的國際市場上,信譽是企業最基本的通行證。不顧信譽、貪圖小利的結果,只能是付出更慘重的代價。這一點,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情況下,變得更加重要。

    記者了解到,出口稻草被日本禁運9個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就有3000萬美元,由此我們也能看到,不起眼的稻草中間包含著可觀的經濟效益。過去,每當水稻收割季節過後,除了少量用來造紙,大部分稻草都是一把火燒掉,或者直接漚成肥料。記者準備了一段背景,來看看出口如何讓稻草變廢為寶,如何點草成金?

    
稻草的黃金效應


    稻草作為稻穀的伴生物,二者的生産比例為1:1,即每生産1噸稻穀,同時就生産1噸稻草。 在我國,稻草除了少量用來造紙和編制草墊﹑草繩之外,其主要的功能就是燒火﹑肥田。

    而鄰邦日本是稻草需求大國,以稻草為製作原料的 “榻榻米”是每家每戶的必需品。據統計,日本每年 “榻榻米”的更換量就達到2000萬張。日本獨有的肉食牛“和牛”,必須以稻草作為飼料,才能出産肉質鮮美﹑口味獨特的牛肉。由於耕地面積少,日本國內生産的稻草遠遠不能自給自足,必須依賴大量進口。

    為了防止稻草病蟲傳入,危及農業安全,1950年日本《植物防疫法》曾規定,禁止從世界一切地區(除台灣和朝鮮半島外)進口稻草和稻草製品。1999年7月30日,在我國檢驗檢疫人員歷經13年的稻草無害化處理技術攻關,和日本對《植物防疫法》作出相關修正後,日本農林水産省正式宣佈:中國稻草包括切割飼料稻草﹑長稻草﹑草繩﹑草簾﹑草席,經過飽和蒸汽處理後,在中日植物檢疫官共同確認下,可以直接出口日本。

    稻草出口很快顯現出意想不到的“黃金效益”——200多家稻草供應商在東北三省應運而生、24個稻草熏蒸加工企業在大連相繼建成。1999年10月23日,第一批近百噸飼料稻草順利出口日本,隨後平均每月2萬多噸的稻草出口,為國家年創匯5000多萬美元;與之相伴的運輸﹑倉儲﹑ 船務代理等相關産業也借機發展壯大;為近萬名下崗﹑待業人員創造了就業崗位。

    目前稻草每噸出口價格約為200美元,遠遠高於大米,是玉米出口價格的兩倍。截止到2002年3月,我國已向日本累計輸出稻草55萬噸,創匯1.2億美元。正因為稻草出口具有如此可觀的經濟效益,所以當日方宣佈禁運時,市場人士都為之感到痛惜。而對於遼寧省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來説,禁運不僅僅意味著經濟損失,在某種意義上,還意味著他們兩代檢驗檢疫人員十七年的心血就要毀於一旦。

    
十七年 兩代人 攻克稻草出口壁壘


    今年64歲的毛志農是遼寧檢驗檢疫系統的一位老人。四年前,他從遼寧省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處處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在他將近30年的植物檢疫生涯裏,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用在了稻草滅菌處理技術的攻關上。可以説,稻草出口日本正是在他和他那一代檢疫人的手中一步步由設想變為現實。

    毛志農説:“要想改動《植物防疫法》,首先要解決技術上的問題。”

    在遼寧省檢驗檢疫局的實驗室裏,現在還擺放著當年實驗的儀器,毛志農老人告訴記者,在這裡,他們前後歷經100多次實驗,篩選了10多個菌種,分析鑒別了1000多個數據,最終確定了最佳滅菌方法,為稻草製品出口提供了技術標準。

    1996年,首批由中國生産的稻草墊輸往日本,成功宣告日本對中國稻草製品有條件解除了禁令。隨後三年,毛志農帶領專家小組找到殺滅水稻病原菌的熏蒸技術,使日本政府在1999年7月全面解除了對中國稻草的禁令。

    在中國稻草出口日本的四年間,檢驗檢疫部門一直細心呵護著這個新生的産業。2001年,日本由於本國爆發口蹄疫曾經一度中止中日稻草貿易。國家和地方兩級檢驗檢疫部門四處奔波,與日方反復磋商,只用了短短四個月就使貿易恢復了正常。

    在這次由於個別企業造假造成禁運的事件中,檢驗檢疫部門看到了自己面臨的新課題。劉錦東表示:“檢驗檢疫局在稻草工廠的管理上不應僅限于技術,過去説只要技術合格就可以了,其實還有管理問題”。

    在對所有稻草熏蒸企業的整改中,遼寧省檢驗檢疫部門不僅督促企業更換設備、完善生産設施,而且幫助企業建立了全面的質量管理手冊,李延輝局長表示,他們還會與行業協會合作,探索更多更有效的辦法,幫助企業完善質量管理。

    出口稻草被禁運,這中間的直接經濟損失容易計算,可商業信譽、産品形象這樣一些無形資産的損失卻難以估量。我們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一年了,雖然政府部門對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高度重視,但很多企業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尊重規則的重要性。

    在這次禁運風波中,教訓最深刻的莫過於24家稻草出口企業了。因為禁運,這些企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有的甚至被迫停業轉讓。如今,違規企業已經受罰出局,留下的企業會如何面對以後的市場競爭?記者對這些企業做了進一步調查。

    
企業:尋找最終的“救命稻草”


    2月21日,當記者來到大連雪龍農副産品産業有限公司時,正碰上24家稻草出口企業的負責人聚在一起,召開稻草輸出協會的例會,這次會議的一個中心議題就是總結禁運事件的教訓。

    對於這些已經恢復生産的企業來説,剛剛過去的禁運風波無異於一場暴風雨的洗禮,經歷了生死考驗之後,他們對於行業的生存與發展都有了新的認識。

    稻草出口企業負責人表示,要真正地從思想上改變觀念,加強檢驗檢疫力度。

    談到居城生物的造假,一些企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這種為了追求低成本不擇手段的做法也是企業惡性競爭的結果,企業要深入開展自檢自查的工作。

    稻草出口的高額利潤,一度使大連的生産加工企業一哄而上,産能極度膨脹。在稻草出口剛解禁時,只有稻草加工企業7家,到第二年初,便猛增到24家。日本每年的稻草需求量25萬噸,到2002年,我國的年加工能力已經達到40萬噸。供過於求的結果造成一些盲目生産、低價傾銷的現象時有發生,使有“黃金産業”之稱的稻草出口價格不斷滑落,最低時曾達到每噸90美元。為此,儘管在2002年初中國(大連)稻草輸出協會實行了限産,但個別企業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仍然鋌而走險。

    邢雪森表示:“二十四家企業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這根繩子就是行業自律的原則。繩子一斷,二十四個螞蚱全死。而一個企業出現的問題會導致整個行業慘重的損失。這在其它行業當中也都出現過。特別是出口企業。日本國不是對每個企業而是對整個行業。”

    成立於2001年的中國稻草輸出協會是稻草企業自發成立的行業協會,協會理事長邢雪森告訴記者,行業協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

    邢雪森向記者透露,24家企業已經達成共識,要組建檢查小組,每天巡迴交叉進行檢查。“稻草協會的行業內企業應該擰成一股繩,放開監督、輪流檢查,真正地把這個檢驗工作做好。”

    企業的自發行為已經得到管理部門的認可,遼寧省檢驗檢疫部門已經明確支持稻草協會的工作,一方面限制上馬新的稻草出口企業,另一方面配合協會的自查,將加強對企業的質量監控。事實上,我們國家近幾年在農産品出口過程中,遭遇類似這樣的禁運事件已經不在少數,蔬菜、水果、禽蛋等農副産品出口引發的貿易摩擦屢屢出現。為什麼這些摩擦越來越頻繁,從類似的事件中我們應當得到怎樣的啟示?記者採訪了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張漢林先生。

    
張漢林:讓中國企業真正加入世貿


    張漢林説:“農産品包括稻草、大蒜及一些水果等有幾個很重要的特點:一、是天然的。由於各國和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不一樣,它産生出來的品種很難保證完全的統一;二、很多國家和地區對農産品的進口有越來越嚴格的一些進口限制或進口的管理規定;三、它的標準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前,由於本身的貿易環境和條件不一樣。加入以後,客觀上我們整個國際貿易的競爭環境比過去好得多。這樣一來,很多國家和地區擔心中國農産品對他們國內産業衝擊較大。所以就表現出了一些農産品貿易方面的摩擦,這方面出現問題糾紛比較多一些。”

    “這給我們企業提供了一個特別重要的思路和一個觀念的轉變,一種企業的微觀行為會損害整個國家或者整個産業的利益。如果説2002年是中國政府加入世貿組織的一種政府入世年的話,那麼我們覺得2003年更多的應該是企業家入世年。我們的企業家更應該有一個規則意識,我們的企業家更應該有一種承諾,自己所做的事情要做到的意識。”

    稻草禁運事件涉及的各方從中都得到了教訓,現在風波已經平息,企業又恢復了生機,但這起事件的影響並沒有完全消除。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將走出去,面臨的貿易環境會比國內的更加複雜。發生這樣的摩擦、糾紛固然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但也應該看到,有些企業違法違規的行為,正是在惡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養成的習慣。如何讓國內企業加入世貿組織?如何讓國內的市場環境加入世貿組織?應該是我們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經濟半小時》記者:孫嶺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