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為外來務工者上保險((2003年01月23日 22時18分)) |
|
|
上海市政府在2002年7月22日發佈了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政策,就因為有了這本總共不過54頁紙的小冊子,從2002年9月1日起,280多萬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也能和上海本地人一樣,有機會享受到醫療、養老、工傷這些最基本的社會保險。這一政策現在已經實施快半年了,上海的打工者從社會保險中得到了什麼?
站在上海街頭,很難從衣著上分辨出誰是上海人,誰是外地人。但是在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那裏,是不是上海人卻曾經很重要,因為只有擁有上海戶口才能享受社會保險。但隨著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政策出臺,社會保險對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不再是水中月、鏡中花,而成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權利。
調查:上海外地務工人員小杜
在上海火車站返鄉過年的人流中,來自重慶的外來務工人員小杜的腳步顯得格外輕快。兩個月前,他所在的公司為他上了一份綜合保險,這使得在上海打工已有四年曆史的小杜,感覺得到了從所未有的踏實。
上海市外來務工人員小杜:到上海這麼幾年了,從來沒有上過保險,公司裏面現在有這個條件,給我們買了保險,心裏面確實很高興。
小杜並不知道,公司之所以給他上保險,是得益於去年9月開始實施的上海市第123號政府令。根據這份政府令,上海市所有使用外來務工人員的企事業單位,必須給本單位的外來務工人員上綜合保險。這項帶有強制性的保險,其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而受惠的則是外來務工人員,一份保險,可以使他們同時享受到工傷、住院醫療和老年補貼三項保險待遇。
上海市外來務工人員小杜:感覺上海挺好的,心裏有一種踏實的感覺。
目前上海市規定,不論外來務工人員收入的高低,其單位在為他們繳納綜合保險時一律實行統一標準。這個標準是以上海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再以12.5%的比例作為綜合保險費。2002年度上海市職工的年均工資是17760元,因此2003年的繳費基數為10656元,用人單位為每個外來務工人員全年繳納的綜合保險費是1332元。
在參保期間,外來務工人員不僅可以享受工傷保險以及住院醫療保險,而且,如果綜合保險費連續繳納一年以上,當外來務工人員離開上海時,他還可以得到一份老年補貼憑證,裏面的金額是繳費基數的5%,供他年老之後領取現金。也就是説,如果一個外來務工人員在上海工作一年,以2003的繳費基數計算,他的老年補貼賬戶裏已經存有532元供他今後領取。
復旦大學保險係副教授丁純:對外來務工人員實行非歧視性的就業政策,給他們以準市民待遇,包括發展到以後,給他們以真正的市民待遇,這不僅體現了這樣一種人文精神,就是各個公民都享有合法的、同等的這樣一些社會保障的權力,體現這樣一種人文精神,而且也是上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最優的保證。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上海市共有284萬外來人口務工就業,其比例佔整個上海勞動力市場的三分之一。他們搭建的腳手架,輔助著黃浦江兩岸的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他們修築的港口和高速路,成就了上海令人矚目的發展速度。他們也在建設與付出中,深深地眷戀著上海。在候車的時候,年青的小杜始終透過窗外注視著上海的街景,儘管此時已是黃昏,窗外的景色一片模糊。
小杜:上海這幾年是越來越漂亮了,這裡面也有我的功勞,我也出過力,也流過汗,當然希望這裡不要把我忘了。
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出臺內幕
在上海採訪時,我們的記者了解到這樣一個數字,因為用人單位必須繳納綜合保險,上海的企事業單位每用一個外來務工人員,每個月就得多付出111塊錢。雖然,這項政策給流動性很大的外來務工者帶來了保障,但無形之中也增加了上海當地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上海市為什麼要出臺這樣一個看似對本地企業並不利的政策呢?我們的記者採訪了上海市有關部門。
上海外地勞動力就業管理中心的副主任周莉敏,既是上海第123號政府令醞釀出臺的參與者,又是這一規定的執行者。據她介紹,這一規定從醞釀到出臺,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上海市政府可以説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反復斟酌。
上海市外地勞動力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周莉敏:外來從業人員那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他到上海來,為你創造了財富,也為上海的建設做出了貢獻。所以作為上海市政府來説,出臺這份文件,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外來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今年48歲的周莉敏,在上海勞動保障部門已經工作了24年。她認為,政府建立一種好的保障制度,不僅僅是為了體現社會公平,更可以為本地經濟發展帶來活力。
上海市外地勞動力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周莉敏:我們上海市本身是一個移民城市,來自全國各地的,它的歷史上是這樣,現狀來説也是這樣,在中國,對整個經濟建設和發展是有好處的。
周莉敏的這一番想法,在上海的學術界,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復旦大學保險係副教授丁純: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資本市場,它們互相之間是有機聯絡的,那麼沒有一個按照市場化操作的、非常高效運轉的、具有活力的這樣一個勞動力市場,就不會有非常高效的、運作完善的資本市場和技術市場,這對上海的可持續發展、對上海建設世界性大都市是非常不利的。
據了解,除上海之外,目前我國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繼出臺了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它們的基本做法是,把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城鎮職工的社保體系統一起來。但上海與它們不同的是,上海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體系運作是由商業保險公司來承擔的,和城鎮職工的社會保障體系涇渭分明。
華東師範大學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奔:我當時曾經給上海市勞動局出過一個主意,建立一個經濟門檻,就是像深圳這樣的做法,就是像本地勞動者那樣徵繳社會保險,像本地勞動者那樣徵繳社會保險,實際上有很大一塊是屬於社會統籌的,是外埠勞動者為本地做貢獻的。你按照本地勞動者那麼交的話,它實際上進個人賬戶的只有其中的一半,還有一部分就進入社會統籌,它實際上對於解決上海當地的老齡化問題,社會保險的壓力可以起些緩解作用。
據王大奔副教授介紹,目前上海市的社會保障水平在全國最高,社會保障的壓力也最大。如果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的社保資金為上海所用。但最終,上海出臺的第123號政府令並沒有採納這一建議,而是由商業保險公司來具體操作。
上海市外地勞動力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周莉敏:我們的指導思想,設立這個險種的上海市政府的指導思想,主要是保障外來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問題,而不是為了解決其他的問題。
事實上,上海市政府當初不與民爭利的出發點,探索出了一條多方共贏的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模式。這一點讓周莉敏頗感欣慰。
周莉敏:外來從業人員太多,他來自於全國各地,他的流動性又比較大,他的老年補貼又必須在50歲或60歲以後再兌現的,如果不通過這個全國的商業保險公司這個網的話,那就沒辦法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感到就借助於這個網,同時也發展保險事業。應該説對幾方面都有好處。
據了解,目前上海市已經有18500家企業,為在它們那裏工作的42萬2千名外來務工人員繳納了綜合保險。根據上海市政府第123號政府令,上海市的勞動保障部門有權責令那些沒按規定繳納綜合保險費的單位限期補繳,並按照每拖延一天加收2‰的標準收取滯納金,而對拒不繳納的單位,勞動保障部門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徵繳,這樣上海外來務工人員享受社會保險的基本權利就有了保障。
上海市政府在制定上海市“十五”規劃時曾預計,由於地區間經濟水平差別和上海經濟發展需要,“十五”期間,上海外來人口規模將居高不下,長期工作生活在上海的外來人口將趨於增加。
上海社保:政策扶持,保險助力
隨著社會保險體系逐步完善,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人,可以享受到醫療、養老、工傷等社會保險。不過,和全國很多地區不同,上海的外來務工者不是到社會保險部門領取保險金,而是到中國人壽保險、平安保險和太平洋人壽保險這三家商業保險公司領取。這些商業保險公司具體能為外來從業人員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呢?
當記者來到平安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辦公樓門口,迎面開來了一輛印有“平安保險”標識的汽車。自從開辦了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業務,秦建東每天都要乘這輛車外出辦公。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壽險團險後援中心秦建東:我負責外來人員住院醫療保險的案件,上門收取,一天跑兩到四家。秦建東的工作是平安壽險部針對這一政策專門設置的。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壽險總經理助理邵海峰:這個人群他們是散佈在上海的周邊,也就是説,很散的一個人群,他們這個理賠材料的送遞就會很困難,像目前我們接手的這些案子裏面,有60%是我們上門收取的。
除此之外,平安保險在企業為外來從業人員投保時,為了保證個人的住院保險金不被挪作他用,平安保險公司還要求企業提供被保人的銀行賬號。
邵海峰:因為對於外來務工者,比如説現在像拖欠工資,各個方面都是有風險的,我如果直接劃入他個人賬戶,我想這是保護他權力的一個方式。
作為平安保險外來從業人員住院醫保項目的負責人,邵海峰向記者介紹,保險公司是作為第三方來幫助市勞動部門管理全市的外來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金。從受理第一筆業務至今的3個月中,承保了33萬人,對其中的68人進行了27.5萬元的住院醫保賠付。邵海峰介紹,根據規定,第一季度的賠付最高限額為17760,而隨著時間的延長,最高限額還成倍增長,這樣保險公司的賠付金額也會增長。他給記者舉例算了一筆賬:在投保第一季度,如果一位外來從業人員的醫保報銷費用為26776元,累計在起付線標準以上的部分為26776-1776=25000元,保險公司承擔80%即25000*80%=20000元。這個期限內,賠付最高限額為17760元,所以,保險公司實際賠付17760。個人承擔剩餘的20000-17760=2240以及標準線以上部分的20%即25000*20%=5000元,總共2240+5000=7240元。如果此次醫療發生在第二季度,理賠的最高額翻了一倍,最高限額為17760*2=35520,因此被保人只需要承擔5000元。根據規定,賠付的最高限額不得超過基數的4倍,因此,一年內,保險公司的每人最高賠付額為17760*4=71040。
與住院醫療保險的按比例賠付相比,保險公司對於意外保險也就是工傷保險是100%的賠付,不僅給外來從業人員提供了保障,而且也為用人單位省了一筆費用。華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的金燕在這方面頗有體會。
華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金燕:十月十二日左右的時間,我們桃浦配送中心,有一個從安徽來的外來勞力在工作的時候壓傷了腳趾,確實比較巧,在九月份的時候上海市推出了外來勞力保障這樣的一個體系,確實也及時地得到了理賠,應該説經濟損失上也就小了一點。
記者在平安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辦公室裏看到了華聯超市公司這起工傷意外事故的卷宗,保險公司替企業承擔了4555元的醫療費以及20000元的傷殘補助。該公司工傷意外險的負責人李潔告訴記者,現在受理像華聯超市這樣的工傷意外案件比較簡單,因為在以往的工傷意外險中最大的難度在於工傷鑒定,而這次新制度中,鑒定工作由市勞動部門完成,因此保險公司只需根據鑒定標準來進行理賠服務。
就在平安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開始為理賠工作東奔西跑的時候,太平洋人壽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的網絡登記建設中。記者在該公司了解到,由於冬季是建築公司施工的淡季,大量的施工人員都提前回家過年,這對專門受理城市建設人員的住院醫保和工傷意外保險的太平洋人壽來説,加大了工作的難度。但是記者在團險部還是看到了已經打印好的保單和告客戶書,保險公司表示會在最短的時間為外來城建人員提供最全面的保障。
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團體業務高級業務經理倪晶:春節過後回來以後,他們就能夠拿到我們保險公司出具的這些憑證、告顧客書,看到告客戶書,根據自己的情況,有疾病住院可以到保險公司來進行賠付。
我們記者還了解到,三家保險公司承擔的外來從業人員保險業務,各有分工。平安保險負責非施工企業醫療險和工傷意外險,太平洋人壽保險負責施工企業的醫療險和工傷意外險,而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全部由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來管理、賠付。
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和太平洋人壽現在已經分管了上海市40多萬外來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未來,這個數字有可能達到200萬。這就意味著,社會保險將給它們帶來200萬潛在客戶資源。但社會保險畢竟不同於商業保險,它帶來商機,同時也負有相應的社會責任。把社會保險委託給商業保險公司,能讓大家放心嗎?我們記者進行了調查。
保險公司:是商機,更是責任
當得知市勞動部門要求商業保險公司來管理和賠付外來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時,平安保險公司的邵海峰心裏沒有一點底。
邵海峰:更多地擔心。
邵海峰向記者坦言保險公司是需要贏利的,但是這個項目能否帶來利潤,目前還是未知數。因為充當第三方進行社保業務對於邵海峰來説是第一次,對於平安保險來説也是第一次。目前他面臨最現實的問題是如何解決保險公司的後臺服務,來滿足目前330萬外來從業人員的社保需求。
邵海峰:以前我們一般都是面對企業的人事部門,像這個業務我們要突然面對33萬的人群或者乃至150萬的人群,所以對我們的服務也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
邵海峰告訴記者,目前較短時間內,還很難判斷這項業務的盈虧,但是他相信通過該業務的實施,能夠增加保險公司的客戶量,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對於整個保險業務來説這裡面商機無限。
邵海峰:外來務工者可能只佔它企業人數的10%,10%是33萬,那麼我下面就很有可能為上海市的330萬人服務,用上海話講是上海人(本市居民)。
與已經從實際運作中看到商機的邵海峰不同,太平洋壽險負責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業務的馮嘉亮,憑著自己20多年的保險從業經驗,為記者分析了這項業務的風險和贏利狀況。
馮嘉亮:一種帶儲蓄性質的養老保險,通過資金的運作,這一部分如果營運得好,可能會有一點的利益産生,那麼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個事故的不確定性,也很難預測,基本上測算的數據和用的理賠保險金應該説是差不多的。
雖然看到風險的存在,但馮嘉亮並沒有表示出過多的擔心。他告訴記者綜合保險本身就是一種互助性質的社會保障,也就是多數人出資金為少數人提供服務保障,誰都有可能是多數公益支援者,也可能是少數獲益者。而對保險公司來説,通過這樣的互助性質的業務,提升的是企業的服務和知名度。而且隨著制度的實施,風險一定會得到控制,而商機也會越來越多。
馮嘉亮:這個商機而且不是上海市的保險公司是全國的保險公司的商機都有的,如果是外來從業人員在上海享受了一定的保險保障,他以後回到他自己的當地以後就會參加他自己想參加的保險,所以對全國的保險行業來説都是一個商機。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這項政策出臺前,一年時間裏,上海市有關部門一直不斷與三家保險公司進行溝通,要求它們分別擬訂費率和條款進行參考,尋找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上海在外來勞動者社會保險上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這是對他們的保護,也是對他們價值的尊重。
最近,像拖欠民工工資這樣侵犯外來務工者權益的消息常見諸報端,所以這兩個星期,我們對保護外來務工者權益的話題一直保持積極關注,在接下來幾天,我們還將陸續報道這方面的情況。
《經濟半小時》記者 張凱華、楊萊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