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制改革——給電力充電((2003年01月13日 22時11分)) |
|
|
剛剛過去的2002年,可以説是中國公用事業行業的反壟斷年,先有電信分家,後有民航重組。年末,同樣的命運落到了電力行業身上,電力體制改革終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和電信、民航先行拆分重組相比,電力改革可以説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早在1999年3月,國家有關部門就制定了以“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為核心的體制改革方案。從1999年10月開始,“廠網分開,競價上網”便在上海、浙江、山東以及東北三省先行試點。那裏的普通家庭在試點後用電情況如何呢?《經濟半小時》記者首先在上海進行了調查。
電力改革:競爭中謀發展
家住在上海梅園新村的樊女士高興地告訴記者一件事,2001年10月,她家裏裝了一台分時電表,這為她家省了錢。
分時電表是一種自動分時段計價的電表,在上海,早晨7點到晚上10點,每度電計價6角一分錢,晚上10點到早晨7點每度電計價3角錢。這種電表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減輕白天用電高峰的電網壓力,另一方面給市民用電帶來了實惠。
樊女士:大熱天過夜也開空調了,原來不太舍得。
為了充分利用分時電錶帶來的實惠,樊女士巧妙地改變了用電習慣。
樊女士:分時電表安裝了以後,買了個電水壺,我測算了一下,一小時可以燒4壺水,一刻鐘一壺水,晚上3角錢一度電,一壺水不到一角錢,我覺得還是比較合算的。
樊女士家所屬的浦東供電所有20萬分時電表用戶,僅半年時間就節省了800萬元電費。上海電力公司計劃3年內把分時電表推廣到城區的每一個家庭。
樊女士還告訴記者,分時計價不僅讓她得到了實惠,更讓她第一次感到用電也是在享受服務。而這次電力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也正是要讓普通居民真正享有消費者的權利,還用戶應有的地位。為了實現這樣一個結果,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壟斷,成為電力改革中最關鍵的一步棋。
打破電力壟斷的改革
20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電力市場實現了供需基本平衡,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階段性的供大於求,發電市場開始出現競爭。而國家電力公司,控制了全部電網和幾乎一半發電廠,既充當運動員又充當裁判員。在電力市場上,那些獨立發電公司和國家電力公司所屬的電廠相比,處在不平等競爭的地位。
2002年12月29日,國家電力體制改革重組方案正式出臺,這次改革實行廠網分開,將國家電力公司發電部分的資産重組為5個全國性的獨立發電企業,在電網方面,成立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發電和送電資産分開後,全國的發電企業都處於平等地位,從此電力被推向了公平競爭的大市場。
按照這次改革方案,全國電力市場形成之後,電力行業將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市場體制。但電力又是一種不能儲存、難以局部調節、必須統一調度的特殊産品,來無影、去無蹤的電怎麼買、怎麼賣?過去電廠、電網反正都是一家人,電力買賣這個問題用不著考慮。如今改革之後,這個看似不存在的問題反倒變得複雜了。
上海電廠如何競價上網?
上海石洞口二廠是參與競價上網的試點單位之一。從1999年12月27日起,這個廠用10%的電量競價上網。按照由低到高採購電力的競價規則,石洞口二廠每天要計算出一個最低的電價,在上午11點報第二天的電價,到下午兩點查看上海市電力公司公佈的交易信息結果,看交易是否成功。像石洞口二廠這樣參與競價上網的發電廠,上海共有9家。
記者:每次報價是不是不一樣?
華能上海石洞口二廠策劃部計劃營銷主管岑韻:不一樣,有一些波動。
記者:價格波動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華能上海石洞口二廠策劃部計劃營銷主管岑韻:首先市場的需求關係,肯定是對價格影響最大。一般來説,氣溫對用電市場影響特別敏感。
石洞口電廠每天都根據當天的具體情況制定價格,並爭取把價格壓得最低,目的就是參與競價的電量全部都能上網成交。
上海競價上網中心副主任唐躍中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我們這個市場的運作規範公正,我們在交易的過程當中主要利用計算機自動交易的過程避免人為的干預。在電廠報價以及用電跟發電匹配整個過程當中,我們的交易員是沒辦法干涉的,交易員能做的事情,只是等到交易結束以後查看各個電廠的交易情況。
上海競價上網中心高級工程師趙岩:現在我們可以進行市場交易,開始以後就是“黑匣子”操作。每天的11點30分以前,我們必須把網上的現貨需求量在網上公佈。然後從11點30分到下午2點鐘,被凍結前的這個時間就是各家電廠的報價時間。在這個時間當中,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任意修改。所以他們的報價時間應該是兩個半小時,這麼長的時間裏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報。一旦凍結以後,所有電廠就再也不能修改了,也就是説等我們交易員能看到各廠電價的時候,他們已經不能改了。這一點為了保證公平性。
在電力交易現場記者了解到,每天下午這裡都重復這樣的操作過程。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中心從1999年10月成立以來,電力交易一直嚴格按照一個運營規則:按照各個企業的報價由低到高排序進行交易,直到滿足電力市場的供需平衡為止。
上海石洞口二廠隸屬於華能集團公司,作為這次改革確立的五大發電集團之一,華能集團是在20世紀80年代多家辦電的政策下引進外資成立的。廠網分開後,競價上網工作將由省級電力市場擴大到區域電力市場,華能和其他電廠一樣面臨著同樣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小鵬:競價上網,就要求我們所有的發電企業能夠高速度、高質量、低造價地建設電廠,能夠在電廠的運行和經營過程當中,很好地控製成本,能夠在市場的競爭當中,不斷地多發電、多創造效益,這是對我們的要求。所以每一家發電公司都要圍繞著這個要求,來採取體制上的、機制上的、技術上的和管理上的各種各樣的措施來實現這個要求。那麼我覺得哪家公司要做到了不斷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就能夠在競爭當中取得優先的地位。
價格是電力改革的關鍵。電力行業包括發電、輸送、配電、銷售四個環節,屬於電網公司範疇的是輸送與配電。發電廠和電網分開後,電價的組成除了發電廠的上網價格外,還包括輸電價格、配電價格及管理價格,這些環節有沒有降價的空間呢?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基礎産業司司長、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小組副組長李彥夢:今後電網的管理要加強,因為原來廠網是在一起的,現在把電廠從電網中分離出去了,首先要強化自己的管理,通過加強對自己的管理,來降低輸電線路這一塊的管理成本,保障消費者能夠進一步受益。
專訪: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小組副組長張國寶
發電廠和電網的競價是從低向高配,誰最便宜就先用誰的電。那麼,電力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後,普通消費者家裏用電會因此而變得更便宜嗎?我們《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對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小組副組長張國寶進行了專訪。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次電力改革最熱門的一個詞就是競價上網。一般來説,競爭越激烈,價格就越往下走,那麼,將來我們老百姓用電會不會越來越便宜?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小組副組長張國寶:電價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它既取決於電力生産企業本身的成本,又取決於燃料的價格。比如説,國際上的油價、煤價上漲,必然會影響到電力的成本。所以它不完全是絕對的因素。但是,從這個電力體制改革方案設計來講,有一部分的競爭機制,就是説將來我們有容量電價,還有競價電價。實際上在部分省市現在已經在試點了,比如説在浙江省,它們已經適度地引入了一部分的競價電價,從試點情況來看,通過競爭肯定有利於降低生産企業的成本,對降低電價是有好處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新的定價方案什麼時候能夠出臺?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小組副組長張國寶:現在正在擬定當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方案,但是還要廣泛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然後才最後擬定。
《經濟半小時》記者:目前像民航、鐵路、電信這些方面價格發生調整的時候,像我們老百姓,是不是可以通過價格聽證會來參與到電力的定價當中去?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小組副組長張國寶:今後隨著價格制定體系和監管體制的的完善,我們會考慮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對電價的意見。
張國寶還談到,在電力真正實行市場化體制之後,可以很容易採取稅收調節、峰谷差價等外部化手段來鼓勵發展清潔能源,而不再像過去只靠政府來買單。從這個意義上説,電力體制改革改的不僅是企業,也是政府。(《經濟半小時》記者潘蘿、王朝陽編輯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