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近期報道
回望2002((2003年01月04日 22時17分)) 

    剛剛過去的一年,農曆屬馬年,在標記著2002的365個日日夜夜裏,中國的經濟就像駿馬奔騰,飛速發展。這一年裏,很多珍貴的往事值得我們銘記,很多微妙的變化值得我們回味,就讓我們用數字來回望2002,把這些精彩的瞬間永遠收藏在我們的記憶中。

    2002年,中國創造出很多個第一,在這些第一當中,第一次反傾銷勝訴對於企業;第一次申博成功對於上海;第一大水利工程對於生活在大江南北的人們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十月應訴,全面勝出


    在中國加入WTO後的第一年,福耀玻璃的汽車擋風玻璃出口便遭到了美國反傾銷的貿易爭端。福耀玻璃在接到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的通知之後即決定應訴,成立專門的反傾銷應訴辦公室,並派出工作小組參加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的公開聆訊,向法庭展示了大量的事實,批駁了美國公司的指控,獲得裁決法官的一致認同,並在2002年8月30日公佈最後裁定,美國客商的申訴被駁回。至此,由福耀玻璃領銜的反傾銷應訴最後獲得勝利。

    福耀集團總裁曹德旺:讓我們慶祝,我們勝利了。

    福耀玻璃反傾銷應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反傾銷勝訴的第一案。此案的勝利昭示中國企業已經學會運用世貿規則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謝企華:如果有反傾銷戰爭,要積極地應訴;另外我們覺得把這個規則學好以後、應訴完了以後,爭取我們在應訴裏面的權益,維護好自己的權益。

    
九九歸一 申博成功


    12月3日,經過四輪艱難的投票,上海從5個主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國際展覽局將有“經濟奧林匹克”之稱的世界博覽會的舉辦權賦予中國上海,這是繼2008年奧運主辦權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又一次“我們贏了”。申博成功標誌著中國的繁榮穩定再次贏得了世界的信心。這同時也改寫了世博會從未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歷史。

    國務院總理李嵐清:我説這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驕傲,是在我們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民振興中華的決心、信心的一個體現。

    據估算,2010年到上海參觀世博會的人數可能超過七千萬人次;上海舉辦世博會所需的直接投資逾三十億美元,由此帶動的交通、通信、供水等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商業設施、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投資,將是直接投資的五至十倍。2010年世博會將給上海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八方會戰 重點工程


    11月6日,三峽工程導流明渠合龍成功,“截斷巫山雲雨”的暢想變為了現實。隨著南岸大壩在明年開始澆築,雄峙了億萬年的長江三峽中將橫亙起一道“西江石壁”,“高峽出平湖”奇景將初步展現。這次截流標誌著三峽工程歷經十年奮戰即將進入收穫期,工程將由單純的施工轉向施工與工程運轉並行,由單純的投入轉向邊投入邊收益。

    全國政協副主席經叔平:這些基礎工作實際上對我們整個的國家的建設拉動相當大,另外對我們啟動民間資金這方面也創造了條件。

    12月27日上午,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典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和江蘇省、山東省施工現場同時舉行。這標誌著“南水北調”工程進入實施階段。“南水北調”工程包括分別從長江下游、中游和上遊調水的東線、中線和西線3條調水線路。在今後50年間分3個階段實施,總投資將達4860億元人民幣。

    良好的經濟環境和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為世紀工程創造了良好的建設環境,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八方會戰大工程的火熱場景突現了我國經濟建設的勃勃生機。

    我們回顧了福耀玻璃反傾銷勝利、上海申博成功和八方會戰重點工程的輝煌瞬間,並且也聆聽到了在200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晚會現場的嘉賓們對這些新聞的點評。正是這些引人注目的大事讓2002年中國的經濟脈搏激情跳動。

    在一個日益健全的市場經濟中,市場的力量和法制的力量並行不悖,2002年的中國經濟再次證明了這個道理。順應市場的要求,行業壟斷的堅冰開始消融,國有股減持叫停;而有了法制的威嚴,既可以把逃稅者繩之以法,也能給農民最堅實的土地。


    
七月流火 稅收監管


    7月24日,劉曉慶因涉嫌偷漏稅被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正式批准逮捕,由此引發的稅收監管風暴有如七月流火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劉姝威:這件事可能是在某些方面對那些不依法納稅的人有一種震懾的作用。

    劉曉慶創下的“紀錄”是:第一個由警方介入而辦理的明星納稅案件。輿論認為,這標誌著中國在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鬥爭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劉姝威:我覺得現在來講,我們在加強稅收的方面是越來越強的。

    
六雄爭霸 民航重組


    10月11日,中國民航運輸及服務保障六大集團公司宣佈成立。六大集團與中國民航總局脫鉤,民航總局將弱化市場職能,強化安全監管。至此,為世人所關注的中國民航體制改革終於取得實質性進展和根本性突破,標誌著中國民航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重組後,中國民航競爭的總體實力將提高,行業競爭將變得有序,資源將得到優化配置,公眾將從民航的規範發展中得到好處。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民航的改革跟中國電信的改革、跟鐵路的改革,所有這些改革其實都是一個比較共同的主線,就是打破壟斷。

    
五穀豐登 土地承包


    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農村土地承包法》被認為是2002年審議通過的最重要的法律之一,這部將於2003年3月起實施的新法,給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以物權保護,並嚴格限制了承包土地的收回與調整,從而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較以往更能擺脫政策影響,第一次用法律保障了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影響是非常非常重大的。大家都知道,農業、農村、農民,這個三農問題是我們中國目前比較大的問題,現在還沒有很好的方法來解決。

    這部法律不僅僅是給8億農民經營承包農村土地的一顆“定心丸”,同時將對中國農村的土地所有制度,進而對整個中國經濟産生深遠影響。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這部土地承包法本身也就是鼓勵農民怎麼樣更有效地、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而且把一部分農民從土地裏頭解放出來,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再過幾年我們回頭來看,可能會發現這個領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革。

    
四兩千斤 減持叫停


    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同時,國家設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通過國家財政撥款和海外上市時的上繳等形式目前已達到相當規模,近期社會保障資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補充的現金量不大,沒有必要通過國內證券市場減持套現來籌集資金。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周道炯:國有股要減持的政策出來以後,各個方面大家都不大理解,所以股市突然出現了下跌的情況。後來中央國務院考慮這個問題,要從長遠方面來考慮,所以暫時就停下來了。

    這項政策的出臺抓住了證券市場的要害和關鍵,是市場的“及時雨”,對穩定和發展證券市場、增強投資者信心起到了四兩千斤的作用。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周道炯:到底國有股法人股怎麼個減持法,這個要好好研究了。我覺得要兼顧到幾方面的利益,國家的、法人的、特別是股民的三方面的利益,都要兼顧到。

     稅收、土地、股市、民航,每一個領域裏的動作都牽扯到億萬人的利益。2002年中國經濟在平穩增長中進行的這些調整,應該説,無論是借助了市場還是法制的力量,都為未來的經濟運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十六大的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財富、資本”,這些曾經長期被曲解、被歧視的字眼,現在與造福人民聯絡到一起,這也正是2002年的汽車業重組兼併為什麼會引起社會關注的原因。


    
三強鼎立 汽車兼併


    6月14日,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最大的一次重組宣告成功——一汽集團與天汽集團在北京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 這次重組在中國汽車界是具有震撼性的,專業人士認為這預示著中國汽車新時代的到來。而合作重組是2002年汽車業的主題,也使2002年中國的汽車業備受矚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汽車業今年的表現從來沒有這麼好過,當然你可以看到它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改革和開放的力度加強了。這個行業要重組,已經説了很多年了,但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在競爭的壓力下,這個重組加快了。

    9月19日,東風汽車與日産汽車簽署了在中國建立全面的合作夥伴關係的協議。通過合資,東風和日産將協力打造這個國內首家擁有全系列的卡車、輕型商用車和乘用車産品的中外合資汽車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苗圩: 它最大的意義在於重組,就是對我的整個集團現有的業務、資産、人員和債務進行一個徹底的重組。通過這個重組,能夠提升我們這個公司的國際競爭能力,能夠做強做大。

    10月8日,從上海傳出消息,上海汽車將投資約5970萬美元,收購通用汽車在韓國的新合資企業10%股份,接管大宇汽車轎車生産業務。

    兼併重組浪潮使我國汽車業形成北有一汽,南有東風,東有上汽,三強鼎立的競爭格局。

    
二番小康 發展目標


    11月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今後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力爭2020年的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二番,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夢奎:我認為這個目標是中國三步走發展戰略走了前兩步。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際上是第三步的頭20年的一個建設規劃。如果這個實現的話,我們中國現代化我認為就勝利在望了。

    大會為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年翻二番的小康目標進入倒計時。這個目標展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壯麗前景,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張維迎:我想這個非常重要,中國經濟的潛力還是非常大的。我們有好多制度的潛力還沒有發掘出來,那麼有了這個目標,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所謂一心一意搞建設。這時候我相信中國的經濟會有更好的發展。

    
一枝獨秀 中國經濟


    2002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首次達到1000美元,進出口總額有望達到600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將超過5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被世界稱為奇跡的中國經濟連續多年保持8%左右的高增長速度。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中國2002年GDP增長8%的速度在世界上確實是了不起的一個成就,因為世界經濟還是低迷,包括美國經濟還在緩慢地增長,歐洲經濟、日本經濟都是在低迷的情況下,中國GDP達到8%的速度確實是了不起的。

    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已居發展中國家首位,綜合經濟實力從1990年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了第六位,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二位,糧食儲備創歷史最高水平,這在全球經濟一片蕭條的寒風中堪稱一枝獨秀。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張維迎:中國經濟增長確實是最快的,中國經濟的地位是越來越重要。我相信中國經濟要再這麼增長10年到20年,那我們就是一個經濟上非常強大的國家,這個時候中國經濟的變化就會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



    當然,在過去的2002年裏,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不是我們30分鐘的節目能夠説完的,我想我們只是截取了其中的幾個橫斷面,重現給大家。不過,相信它們對中國經濟的作用決不可能只限于2002年,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您在回憶2002年的時候,或許還能記得這些片段和瞬間,記得2002年中國經濟留下的堅實腳步。

    (《經濟半小時》記者吳海燕編輯報道)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