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近期報道
《英雄》笑傲市場 沈冰專訪張藝謀((2002年12月22日 11時25分))

    由張藝謀導演的影片《英雄》,從前期開始拍攝就受到了媒體和觀眾的關注,這部在國産片中投資額最高、公映之前封鎖最嚴密的影片,終於掀開了神秘的面紗,20日是《英雄》在全球開始公映的第一天,《英雄》的票房情況如何呢?北京新影聯是北京市最大的一家院線公司,《經濟半小時》記者到現場進行了採訪。

    
掀起英雄的蓋頭來


    現在是《英雄》全市公映第一天的早場放映的時間,記者在新東安影院的售票處看到購票的人已經排成了長隊,為了防止來看電影的觀眾買不到票,影院把預售票的比例控制在了30%。

    新東安影院一共有5個電影放映廳都在放映影片《英雄》,上映第一天早上,影院的預售票和現場售票就已經使新東安這一家影院擁有了10多萬元的進賬。

    新東安影院工作人員:上座率預計在80%以上。

    記者觀察到,在北京的地鐵、公共車站、和一些互聯網的商業網站上都打出了《英雄》的廣告。與眾多國産影片相比,其宣傳聲勢可謂規模龐大。

    北京市新影聯院線公司宣傳策劃部經理高軍:北京地區的宣傳費就有150萬元,這些僅花費在北京地區的宣傳費用幾乎相當於一部中小型製作的國産影片的整個投資規模。

    作為影片放映方來講,大量資金的投入能否確保從票房中回收呢?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在這次的影片發行中是採取分帳的方式,而英雄一片第一次改業內一般的3-7開分帳的規則為4-6開分帳,也就是説票房收入中有4成歸英雄的製片方——北京新畫面影業公司,6成歸院線方。僅北京一地,院線影院預計就可以從1000萬元的票款中分到600萬元,並獲得百萬元的利潤空間。而業內人士對全國票房的估計也十分樂觀,預期會超過8000萬元甚至突破一億元大關。

    20日零點的時候,香港也同時公映了《英雄》,現場的情況怎樣呢?來看看駐香港記者黃詣聞的報道。

    記者:在電影院門口,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排隊買票。對於這兩天《英雄》影片的銷售情況,香港一家影院公司的發行經理是這樣評價的:

    香港安樂影片有限公司發行部經理李玉蘭:以前內地的影片到香港來從來沒有像這麼好的收入。

    2天之內,《英雄》影片在香港創造了300萬港幣的票房收入,在同一天這家影院還迎來了美國新片《哈利波特2》與香港影片《無間道》,《哈利波特2》影片一家影院的當天票房收入為2萬3千港幣,而《英雄》影片的票房收入為3萬1千港幣,香港各家影院認為《英雄》最終能笑傲市場的原因是:

    香港安樂影片有限公司發行部經理李玉蘭:我們覺得這個戲是中國第一部製作這麼大的影片,另外一個賣點就是它是集合了全中國最好的導演與演員。

    雖然香港影院普遍認為《英雄》影片已經具有很好的賣點,但是他們卻絲毫不敢鬆懈,早在半個月前就開始為《英雄》的上映做準備。

    香港安樂影片有限公司發行部經理李玉蘭:我們投入了差不多是超過600萬的港幣的宣傳費。

    對一部影片投入600萬港幣的宣傳費,對於他們來説是從來沒有的,然而他們認為最終從《英雄》影片獲得3000萬港幣的收入是沒有問題的。

    剛才我們看到了《英雄》公映的情況,其實,對於一個市場化運作成功的影片,它賺錢的方法不僅僅局限于票房收入,其他相關産品的收益也佔據了很大的份額。對於《英雄》,有人形容為是我國國産電影商業運作最成型的典範。那麼,《英雄》是如何進行商業化運作的呢?

    在美國,電影有著“火車頭”效應,有些影片本身可能不賺錢,但它可以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比如觀眾所熟知的“超人”、“蝙蝠俠”、“蜘蛛俠”,它們的系列産品早已成了“印鈔機”,産生源源不斷的收益。與國外電影運作模式相似,這次《英雄》從誕生到首映,也流露出濃濃的商業氣息,在國內電影市場上創造了很多超前的記錄。

    
《英雄》的商業第一


    影片《英雄》從還沒有出世,就受到外界的極大關注,除了最強的明星陣容之外,創作班底中還加入了國際知名的作曲家譚盾和小提琴大師帕爾曼。除去明星的票房號召力,這次《英雄》的商業運作成為了各種媒體關注的焦點。為一部影片投資3000多萬美元,也就是近2億5000萬元人民幣,創下了國産影片投資之最,這一投資能否收回成為最大的懸念。

    《英雄》採取北京新畫面、香港精都娛樂兩家影業公司投資,一家外資銀行商業貸款——三方分擔的形式進行融資,這種純商業化的投資使影片一開始就要遵循商業的規律。

    張藝謀:一開機就下雨,他們説是有財,這是香港人的説法。

    在影片拍攝一年的時間裏,劇組嚴格保密,沒有讓一家媒體到片場進行過採訪和拍攝,甚至到影片封鏡以後,也沒有關於英雄的劇照面世。就在觀眾和媒體都被《英雄》的神秘吊足了胃口的時候,《英雄》的各種附加産品紛紛進入市場;遊戲、畫冊、小説、英雄劍等産品的出售不僅為《英雄》的登場營造氣氛,更為投資人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僅記錄《英雄》拍攝過程的一部紀錄片的音像版權就賣到了300萬元。

    紀錄片《緣起》的發行人、俏佳人音像公司宣傳部經理李豐:這也是創了中國紀錄片版權最高價,以前一般都是一集3萬元左右。

    繼此以後,《英雄》又相繼創造出了幾個第一:第一次用演職員包機到全國進行宣傳;第一次對影片的VCD和DVD版權進行公開拍賣並且叫出了1780萬元的高價,而在此之前影片的音像版權最多只賣到了40多萬元;影片前面附加長達6分鐘的貼片廣告的價值也已經達到2000多萬元;雖然《英雄》的發行放映尚未結束,但是業內人士估計,投資3000多萬美元的《英雄》一片,回報將會包括:2000萬美元的歐美地區版權費;預計不低於10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800萬美元的日本及東南亞電影票房,以及超過100萬美元的附加産品。估計此次《英雄》不僅會收回成本,還有近30%、價值900萬美元的利潤空間。

    據統計,美國每年有70億美元的國內票房收入,其份額僅佔美國電影産業的27%,版權轉讓和相關附加産品收入則佔到了73%。而在我國,電影院票房每年約為8億元人民幣,佔電影業總收入的90%到95%;這次《英雄》的市場化運作,有人稱為是“準好萊塢”的商業操作模式,作為《英雄》的導演張藝謀是怎麼看的呢?來看看沈冰的專訪。

    
沈冰專訪張藝謀


    沈冰:大家一直認為您是一個思想型的導演,最近看到您非常投入地在進行一些純商業的運作,您自己有沒有感覺到這種角色上的一點點轉變?

    張藝謀:我是覺得電影完成之後,這樣大規模的有步驟的宣傳,還有反盜版的行動、保護經濟權益以及推廣,希望獲得好的經濟回報,整個商業活動我幾乎都參加了。

    沈冰:所以今天張導演要談談在電影的商業運作上面的一些理念。

    張藝謀:但凡人家招呼説需要你出個面,需要你坐在哪兒,我就去,他們反正把我擱在那兒,讓我在那兒呆著,就造勢吧。

    沈冰:我相信對您來説應該也是一個新的嘗試,但實際上您已經在做了。比方説我今天上午剛剛看過電影,其中有一個場面,就是如月和飛雪在黃葉林裏面有一場打鬥的場面,畫面非常美。那我後來聽説那些黃葉都是去買的?

    張藝謀:對。

    沈冰:然後就聽説張導演當時覺得那個葉子買貴了,發火了,有這回事兒嗎?

    張藝謀:對,有這個細節。

    沈冰:是怎麼回事?貴了多少錢?

    張藝謀:我們每天拍戲的量是要買80到100麻袋的葉子,量很大。一開始是比較便宜的,大概是定的價60塊錢一袋。後來就漲價了。

    沈冰:有必要這麼斤斤計較嗎?因為您這次投資了大家都知道3000萬美元。

    張藝謀:那不行,我們老闆不是自己掏錢,掏不了啊。因為這個電影的融資是這樣的:拿了這個劇本,拿了預算,拿了這個演員所有的合同,然後找一個國際著名的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審核你的各個部分。它審核合格之後,做一個保險公司的擔保,有了這些所有合格的手續,去銀行貸款。

    沈冰:那這次貸款的比例是多少?

    張藝謀:這個我就不清楚,應該是很大的,主要是靠這樣來完成的。

    沈冰:那麼這次在合同當中,投資方有沒有要求您,他們對於投資回報是否有一定的要求?

    張藝謀:那這個不會。誰都知道我們是種蘿蔔的,賣蘿蔔是另外的人。

    沈冰:您就負責把蘿蔔給種好?

    張藝謀:對,我負責把蘿蔔種好。如果這個成本太高,我會按照賣蘿蔔的意思種;如果成本不高,我就想怎麼種怎麼種。原則上是這樣子的。

    沈冰:所以這回得多聽聽這個想買蘿蔔、賣蘿蔔的人的意思。

    張藝謀:這次賣蘿蔔的人提了不少他們賣蘿蔔的需要,我呢就在種的時候就積極配合。

    沈冰: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不會有時候覺得挺痛苦的?

    張藝謀:這個剪掉20分鐘對我來説較為痛苦,甚至超過了其它的,可能是這次最大的痛苦。

    沈冰:剪了20分鐘是怎麼回事?

    張藝謀:就是因為我們剪出1小時50分,然後尤其是美國片商,他們是最大的買主,他們就提出來説長了。後來我一想:那好,我就損失吧,我就痛苦吧。我就開始剪剪剪。

    沈冰:所以,這個算是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平衡您做的一次讓步。

    張藝謀:對,我做了一次讓步。我當然可以堅持不剪,我説我就是不剪。

    沈冰:那為什麼不堅持?

    張藝謀:你不能説,我藝術家堅持個性,我不理你們,那不行,如果成為一個大賠本,老闆破産了,我呢,也沒第二次了,沒有這個商業信譽了。那你沒有商業信譽的話,你這個電影的藝術是個空想。

    沈冰:您覺得您的收穫最大在什麼地方?

    張藝謀:我這次最大的體會就是我學會了、深深地了解了為投資人負責的這樣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一定要這樣做,我們只有這樣做了,投資人和導演就是一對搭檔,這對搭檔就是兩條腿走路,它就可以使你的創作活動繼續進行。如果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地互相負責任地往前走的話,我覺得這個所謂遊戲規則就慢慢形成了。

    
《英雄》反盜版


    沈冰:有一種説法,我們國家人們買盜版的花費是票房收入的10倍。

    張藝謀:10倍我看都不止。

    沈冰:要是有盜版的話,對《英雄》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

    張藝謀:票房大幅度下降。

    沈冰:會跌多少?

    張藝謀:一半以上。如果我們按全國5000萬的話,2500萬就沒有了。

    沈冰:大家覺得你們這次反盜版的行動落實得非常徹底,而且有成效。

    張藝謀:我們20日公演,至少昨天根本沒有盜版。關鍵是什麼?就是防盜。

    沈冰:怎麼防的?什麼地方防得好?

    張藝謀:因為我們知道盜版當你只要一洗拷貝,只要往下一發,只要量一大,或者説只要你放映的場次一多,你無法控制。能接觸這個拷貝的人和部門太多。那麼這次非常簡單,新畫面只洗了一個拷貝,放在自己手裏。而且這個拷貝不擱在辦公室,怕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萬一被人買通了。我們把它分了3份,永遠擱在3個不同地方,這三撥人互相都不認識。

    沈冰:所以聽説您為這事反盜版的事在劇組發了幾次火。你是怎麼要求劇組人員的?

    張藝謀:每一個人都不能接觸拷貝,我們所有的工作素材全部都拆,用完就拆,不成型。剪接師沒有,錄音師也沒有,誰都沒有,用完馬上就交。用的時候,比如説譚盾作音樂,他要做曲,我們要給他一盤錄像帶,他要在美國寫呀,就得把這轉一個錄像帶給他,這也就很危險。這個錄像帶(如果)譚盾拿著到處亂扔,完蛋了。怎麼辦?譚盾你得給我們寫生死文書,你這個錄像帶上有個記號,如果我們看到盜版上出現你這個記號,那就是譚盾你這盤出去的。

    沈冰:他將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張藝謀: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所以那你想,譚盾他拿著這個東西當然就輕易不撒手了,他眼睛得盯著這個,別讓別人拿走。

    沈冰:是不是一直這麼做下去?

    張藝謀:你不知道在深圳那幾天緊張極了,我相信因為一公佈説我們在深圳公演一星期,北京的盜版販子已經訂貨了。我們朋友去那兒,他説10天以後你來拿《英雄》,現在可以交錢,他都訂貨了。按照以往規律,只要一公演,一定拿到盜版。所以這次非常嚴格地預防,上天花板拿探測器周圍看,誰都不相信,影院的經理都不能進去。全部雇保安,40個保安,保安每天一換。在深圳放映了一個星期,排大隊買票的不一定是觀眾,有相當多的是盜版販子。他們説東南亞的盜版販子都去了,一定要在一星期拿到盜版。

    沈冰:但就是這樣,截止到昨天公映前還是沒有?

    張藝謀:沒有,都沒有拿到。後來我們故意讓我們朋友到北京來,到盜版販子那兒説,怎麼樣,10天到了,有貨沒有?他們説對不起,這回沒拿到。所以直到昨天、今天公演,我相信今天還沒有。如果我們一直能堅持,在各個部門都能配合的話,也許就能保持很長的時間沒有盜版。有一天,我們國家像日本一樣根本就沒有盜版,一個電影壓一年也不會有盜版,那是中國電影的福音。

    
《英雄》的商業利器


    沈冰:在14日的首映式上,發現好像主創人員都不怎麼説話,包括見面會之前根本不讓見媒體,那麼這一系列是不是也是宣傳活動當中的一個步驟安排,刻意這麼安排?

    張藝謀:是我們都説好了,説最好是一起亮相。就是跟著14日那天在人民大會堂,做一個很隆重的集體亮相,大家全體都來,自己給自己捧場。所以説在這之前,大家説我們都不要説太多,因為一説太多,好像提前就把氣兒跑了。

    沈冰:人民大會堂那場首映式也被稱為最昂貴的首映式。

    張藝謀:對,我看可能是最大規模的一次吧。

    沈冰:這次整個《英雄》的宣傳活動一共花費了多少錢?

    張藝謀: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像美國好萊塢,他們有一套精確的計算,你是多大的電影、你的宣傳費是多少、你的規模是多大,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行業的規矩。我們還不知道,但是因為它這次是個大投入、大製作,又是群英會的,全都是大明星,所以它可能投入的宣傳費也許是以往我那小電影的10倍、20倍,非常有可能。

    沈冰:我們注意到,《英雄》除了比較關注票房的宣傳和鼓動之外,另外有很多衍生産品。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在這方面這次感觸比較大一點?

    張藝謀:對。我覺得這次給我最大驚訝的就是這個音像版權拍賣了,你知道中國因為過去盜版猖獗,我們電影的音像版權就跟白送差不多。

    沈冰:一般我們過去的電影音像版權是多少呢?

    張藝謀:15萬、20萬、30萬,最多不到50萬,40多萬。所以這一次我就參加了拍賣會。拍賣之前我們在底下嘀咕來著,後來新畫面公司他們説底價定個100萬,我説100萬這麼高,我就是説誰買。最後臨上臺前説定個80萬吧。在這之前,我們的香港老闆也來了。他底下悄悄跟我説不會流拍吧。我説我不知道。我説你覺得多少好?他説可能150萬、200萬就了不起了。結果他完全沒想到一下就飚到1780萬了。

    沈冰:就是它的其它相關産品的開發是不是這次也做了比較大的努力?

    張藝謀:你到所有的西方國家去、發達國家去均是如此。所以,你看美國所有的電影尤其是大片,上映一年以前、半年以前就鋪天蓋地的玩具呀、電腦各種製品、附屬産品一大堆。我覺得我們主要是跟國際接軌,現在還處在這種學習階段,即便是我們這次《英雄》的所謂大規模的宣傳,實際上跟人家外國的那種方法和渠道途徑比起來,我們還就是那幾招。

    電影離不開市場,張藝謀一再表示,從商業角度來説,中國電影越接近規範化的商業操作,就説明中國電影越成熟。

    在《英雄》首映與新聞發佈會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趙實稱讚説,〈英雄〉應該説是在新世紀給中國帶來一個新的起點,是新的里程碑,它的意義不光是影片本身,還在於給製作業本身帶來的影響力以及給發行放映業帶來的影響力。

    (《經濟半小時》記者李衛兵、劉煜晨、鄢聞余、嚴靜峰編輯報道)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