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記者空間
張 颯
  我出生在北京,性格內向,不喜歡張揚,和同齡的女孩子相比,也許我對工作的熱情大於對時尚的追求。生活中,我喜歡和朋友們聚在一起聊天、逛街;工作中,我努力提高效率,認真做好每件事,不喜歡拖泥帶水。
  2002年,《經濟半小時》將迎來十三歲的生日,在它七周歲的時候,我成了欄目中的一員。那時,《經濟半小時》做為經濟部的重點欄目,經常擔綱製作一些像《跨世紀的轉變》、《難點突破》等重大的選題。當數十萬字的文字稿被我逐字敲入電腦時,同事們笑説"這些大節目都是被她'打'出來的,她可能做夢的時候,十個手指都在動"。
  一年後,欄目安排我做財務。從那一天開始,欄目裏每一分錢的支出和收入是我眼中心中時刻敏感的數字。"欄目的經費絕對不能出半點紕漏"是我的職責所在。幾年來,我還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這首先歸功於領導對財務工作的重視,其次得益於自己的細心和謹慎,我一定會繼續把"細心謹慎"牢記心中,並將它們進行到底!
  千禧年,我兼做攝像調度,在二十多個攝像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使得我的工作更加充實,更加井井有條。 到《經濟半小時》已經快六年,算得上是個實實在在的"老同志",可越是"老同志"越覺得責任重大,越是覺得只有兢兢業業地工作才能回報培養我成長的《經濟半小時》。我的角色在一次次改變,與戰鬥工作在一線的記者們相比,儘管沒有光彩照人的出鏡,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明察暗訪,我的工作顯得那樣平凡而簡單,但是我願意繼續平凡下去,為了《經濟半小時》輝煌的明天,我甘做鋪路石。

  同事評價:
  不少挨罵,攝像仍然服她
  做事許多,從不四處張揚
  理財報帳做調度,樣樣在行
  即使臉一紅,嘴一撅,一臉慍色
  記住:她只是刀子嘴豆腐心
  欄目的事,她絕不耽擱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