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主編
高先民
簡歷:
1969年出生於山東青島。
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進入中央電視臺經濟部工作。
9年來始終在《經濟半小時》欄目工作,“從一而終”,歷任記者、編輯、主編等職務。報道範圍始終放在財政、金融、證券方面,常年關注中國加入WTO談判、中國證券市場發展與規範、中國資本投資業發展等三個課題。
2002年11月起任《經濟半小時》欄目製片人。

手記
我們為什麼要用電視手段來調查上市公司?


  我們為什麼要用電視手段來調查上市公司?
  中國證券市場建立已經整整十年,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裏,通過各種方式和各種媒體,人們了解了證券這個行業,證券知識和投資知識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人們對股票由過去的拒絕到逐漸地認識到接受,投資股票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和熱衷。尤其是近幾年,隨着證券市場的日漸規範,關注證券行業的人們越來越多,隨着儲蓄利率的不斷下調,證券投資已經成為我國許多人的首選投資方式。與此相關的是,各種媒體對證券業的報道也越來越多。

  在證券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的這十年中,實際上也是我國電視行業得到快速發展的十年,甚至可以用輝煌來看待電視的發展。但對於電視行業來説,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就是,對於發展了十年的證券市場,普通投資者通過電視了解的信息可能在各類媒體裏是相對較少的。大多數投資者可能都是通過平面媒體而逐漸熟悉這個行業的。除了與電視自身的特點有關外,電視節目在這個領域裏的貧乏,可能也是觀眾在這個領域裏放棄電視的重要原因。

  縱觀過去和目前電視媒體對證券業的報道,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股評和宏觀信息為主的形式,節目類型也以演播室的訪談節目居多,而少有其它類型的節目,尤其是以電視媒體的視覺長處為報道方式的證券類節目則少之又少,甚至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也一點都不為過。這應該説並不是觀眾不看,而是電視媒體沒有。今年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推出的《上市公司調查》(後為拓展範圍,改名為《公司調查》,但依然以上市公司為主,兼顧待發行和待掛牌的準上市公司),開始涉足這類過去經濟報道中的人為"禁區",此外還有北京電視臺的《證券無限周刊》的《獨看這一隻》等,也是通過攝像機帶領觀眾到上市公司裏去一探虛實的方式,其報道形式也非常精彩。這類節目開始打破過去節目中單一的表現方式,突破一切以市場裏的"大盤"為主攻目標的方式,將上市公司的幕後的一面展示在了觀眾面前。 眾所周知,經濟類節目尤其是證券類節目一直是電視報道的弱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經濟行業的隱蔽性。由於證券行業是一個視覺上看起來相對"靜態"的行業,以及在這個行業裏的人們對媒體的一種本能的"抵觸"(證券、金融保險等由於領域的特殊性,許多時候並不想讓外界了解他們的一舉一動),所以對於以視覺為表現手段的電視來説,過去往往將這個內容忽略過去了,不作為電視報道的重點。由於所報道內容的特殊性,也一直為廣大的電視人所頭疼。

  過去電視報道有誤區,以為經濟報道僅僅只是公佈一些數據。其實經濟報道的方式是多樣的,如何將這種多樣性呈現出來,過去僅僅只是強調了電視報道的一個方面,即:及時性,股評類的節目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方面做文章。當然,這與過去我國的證券市場發育不完善有關係,由於這種不完善,使得許多人都將證券業作為一個投機的行業,因而電視行業隨之也僅僅隨着市場的消息在轉,幾乎目前每一個電視臺都開設有股評類的節目,而鮮有其它有關市場的節目。其實電視除了及時性以外,電視的直觀性也是其一個重要的特點,而這一點目前在證券類的節目中卻少有。

  然而,隨着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受眾群體來説,對經濟報道的多樣性要求越來越強烈,人們越來越不滿足於電視報道裏單純的"股評"、"推薦",人們越來越希望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投資,再加之我國目前的投資渠道相對較少,證券業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投資方式。電視如何抓住這種機遇,在媒體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改變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經濟無非是數據和概念,並不特別適合電視報道的印象,"上市公司調查"一類節目在電視手段的運用上,為電視經濟報道做了一種有益的嘗試。

  電視手段的優越性是其直觀性。
  首先,直觀的電視對於上市公司調查來説是最重要的。因為與其它的許多媒體來比較,一般的平面媒體,受眾只能通過文字來"了解"一個上市公司的本來面目;再加之,一些有不良企圖的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對媒體的利用,使得觀眾無法通過平面媒體來判斷媒體所報道內容的"真實性"和"可信性",只能是"人云亦云"。而上市公司調查一類的節目則不然,由於電視攝像機的存在,其逼真的表現方式,使得電視的調查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觀眾緊隨的調查過程。也就是説,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的電視記者僅僅是一個載體,是一個嚮導,我們是在帶領觀眾在進行調查,我們節目的調查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觀眾的調查過程。對於關注一個公司的受眾來説,由於電視的畫面的要求,所以電視記者的調查必須要進入到上市公司的第一現場裏去,電視的直觀性正好適應了這種要求,面對毫不留情的鏡頭,鏡頭裏所展示的內容是任何一個上市公司都無法遮掩的。如果一個上市公司調查的記者不到第一線去,他就無法拍攝到現場的畫面,節目也就無法完成。而其它的一些平面媒體不存在這種必然的要求,如果一個不負責任的記者來報道一個公司,尤其是有這樣那樣問題的公司,就往往容易被上市公司所"糊弄"。正是由於電視的直觀性導致了電視在細節表現上的細膩,所以這種優勢是其它媒體無法比擬的,甚至也是一個上市公司所無法回避的,哪怕你一言不發都可以,記者可以從許多細節中來表現公司的現狀。

  《公司調查》要求記者採訪每一家上市公司必須到現場,萬不得已才可以使用電話採訪,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只使用文字來描述一家公司。在電視這個媒體裏,攝像機的拍攝(記者的眼睛)是一個發現的過程。比如《經濟半小時》曾經報道的深中浩、PT農商社、PT商業網點等,儘管公司拒絕了記者的採訪,但由於記者的"在現場",他們通過無人上班的公司、公司拖欠員工的工資、公司電話費由於電話費停機等現象,首先就給了關心這些公司的投資者一個極大的懸念,因為"他"所投資的公司的基本狀況是這個樣子。我們誰也無法想象一個連電話費都交不起的上市公司能夠給普通投資者帶來收益,這是任何一個投資者都能夠想到的。如果一個投資了這樣的公司的人,他當然會關心,即使一個沒有投資的人,他也會注意到這家公司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緊接着記者對其它相關的深層問題的調查自然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 例如,有家家電類上市公司一直以垃圾股的形象出現,業績連年不佳,就當它即將被ST(特別處理)時,突然發佈一個業績扭虧為盈的年度報告,報告中有"産銷兩旺"的描述。對此,記者表示疑問。採訪時,這家公司堅決拒絕,記者無法進入廠門。記者繞工廠走了幾圈後發現該廠供銷部門不在廠區警衛範圍,任何人都可以進出。記者遠遠在供銷部門口觀察3天,發現既沒有原料進來,更沒有産品出去。後來經有關監管部門查實,這家公司業績的確在作假。

  其次,電視節目裏的上市公司調查類節目對觀眾來説還有一個二次發現的過程。觀眾的眼睛在電視屏幕上觀賞時又是一個發現的過程。由於大多數投資者無法也不可能都到上市公司裏去考察,所以"上市公司"調查一類的節目同時起到了給觀眾一個"再發現"的過程。記者(攝像機)在現場往往是帶有記者一定的視角的,但是,當同樣的一個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時,由於了解的情況的差異,由於研究的深淺程度不一,所以每一個人對待一些同樣的事情可能會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尤其是一些並不起眼的事情,往往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同的結果。 這種結果體現在兩個含義:一是同樣的內容不同的理解;例如《公司調查》曾經報道過活力28。活力28原是一家虧損企業,湖北天發集團取代荊州國資局成為它的第一大股東,作為重組第一步,活力28租賃了天發手下的一家飼料廠。記者專訪了天發集團、活力28、飼料廠三方的老總。採訪中發現,他們的年齡都非常年青,前兩者都是28歲,後者竟然只有25歲。記者在節目中對這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但沒有進行評價。節目播出後,反響截然不同,有投資者認為這樣的企業年青,有朝氣,活力28會換來青春;而有評論文章認為一個大企業應該交給有經驗的管理者管理。

  二是同樣的內容思考的程度不一。同樣的信息卻具有更豐富的理解。由於觀眾對上市公司都比較關注,尤其是對那些他比較熟悉的上市公司,同樣的一個信息,也許記者都沒有能夠發現的問題,但觀眾能夠從電視的畫面裏注意到這樣的信息。因為觀眾可以從畫面裏看到的決不僅僅是畫面裏所表現的內容,他還可以"看到"許多,甚至是入木三分的"看"。

  例如,《公司調查》曾經報道過的康賽集團,當時是一個輿論熱點,許多媒體都進行了報道。在電視報道中,有一個畫面給許多人留下印象:總經理辦公桌上的簽字筆已經乾枯,寫不出字來。從這一細節上,投資者應該意識到這個經理已經很長時間不辦公了,這家企業可想而知。再例如,在調查長安汽車到底要與通用還是福特合作時,這兩家美國公司均不遠接受採訪。記者來到重慶,在企業內部廣播電視臺,看到一盤素材帶,記錄了今年4月份福特與長安汽車簽訂合資意向書的鏡頭,由此可見,長安和通用雖然有接觸,但真正談判的是和福特公司。 由於電視的這種特點,導致了電視在進行上市公司調查時視角的多側面:記者、觀眾兩個信息發現的過程。而平面媒體一般只有一個過程。無論是文字還是聲音,觀眾是無法從中再了解到多於記者的信息的,而電視是可以做到的。

  再其次,電視的上市公司調查類的節目,之所以受到觀眾的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尤其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存在着比較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往往是公司和機構要先於普通投資者得到更多更準確的消息,而普通投資者由於所接觸的範圍的限制,信息來源的局限,無法與機構投資者相抗衡,而上市公司調查類節目可以讓觀眾通過自己的"眼睛"來"眼見為實",發現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彌補了這種信息不對稱。

  例如思達高科原稱河南思達,2000年在股市上出盡了風頭,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股價漲了三倍;思達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如此牛氣沖天。為此記者來到了位於鄭州的河南思達公司。 在思達一間寬敞但並不太明亮的廠房裏,工人正在用手工方式檢測變電配電設備和電測儀錶。車間內生産工藝和生産秩序並不完善,生産規模還沒有達到規模經營的要求。在另一車間裏,記者不經意地用手擦拭了一下工作平臺,結果沾上了土,見此情境工作人員表情黯然。思達公司産品大多用於農村鄉鎮電站,較少用於大規模的國家級和省際間的電站。另外,隨着電力行業的技術進步,電力部門對各類産品的技術性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思達現有的老産品和舊技術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的變化。   
  電視手段在上市公司調查中間也有一些困難的地方。
  首先是電視記者如何靠近被採訪對象。由於觀念或行業的特殊性,證券行業並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希望在媒體上暴露,有時是因為證券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有時是因為上市公司考慮到報道的時機等,所以對於從事證券報道的記者的要求,往往要高於其它的一些行業。如果是去表現一個沒有問題的上市公司,相比較而言,還要容易一些,但如何能夠在上市公司裏看到一些有價值的新聞,對任何一個記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如何透過公司的表面現象看到其本質的東西,如何透過"百般修飾"的財務報表發現其中的問題,這對於一個專門的證券研究人員有時候都是困難的。尤其是那些有着這樣或那樣問題的上市公司,對於它們來説,要掩蓋的問題往往多於要表露給投資者的東西,所以,如何能夠發現那些不平凡的事情,是一個記者比較棘手的問題。

  再以調查思達高科為例。雖然主業仍困難重重,但思達依然想給自己戴上高科技的"帽子",且這個想法由來已久。,在2000年6月30日,思達發佈了一則董事會公告,説公司同意與鄭州華達軟體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軟體公司。記者對這個消息的真假提出質疑。找到思達系統集成公司經理,經理不知記者採訪內情,告訴記者:思達軟體公司"正式成立是在1998年10月份,實際運作應該是在1997年",而且強調説:"公司嚴格按照國家《證券法》的要求,在第一時間內,在《證券時報》上披露。"這個虛假消息公告之後不久,河南思達就更名為思達高科。與此同時,思達的股價早已從半年前的17、18元上漲到37、38元。 其次,電視如何避免對觀眾的誤導,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由於電視必須是視覺化的表現方式,那麼對於觀眾來説,通過節目所了解的信息如何準確化,對這一類節目或者對這一類節目的記者來説都是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所傳達出來的這些信息是否會誤導觀眾,將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第三是對上市公司調查的記者的水平有着比平面媒體更高的要求。他不僅要求記者對證券行業專業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證券知識有一定的掌握,能夠比較專業地把握報道中的專業化,因為只有這種相對地專業化,才能發現一些一般投資者不能夠發現的問題,發現上市公司的"貓膩"。比如在調查PT深中浩時,由於在96年進行的三筆關聯交易中,記者從公司董事會簽署的轉讓文件中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時間差的問題,進而引發記者到其中一家關聯企業實地調查,而在調查中又發現這是一家根本就不存在的公司,進而發現中浩存在的重大問題。雖然這些都沒有採訪到公司的人,但調查過程本身就非常吸引人,但問題的關鍵是記者能不能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夠發現這樣的"紕漏"。其次還要求記者能夠迅速地在發現問題之後的果斷處理能力,在採訪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來讓被調查的公司能夠透明的展示在觀眾眼前,展示在投資者眼前。

  第四是對電視手段的充分熟練的掌握,由於證券行業的特殊性,其活動的隱蔽性,所以對電視報道的要求也顯然要高於其它媒體。如何將一個靜態的東西做活,是任何一個上市公司調查記者都面臨的困惑。

  對於一些上市公司來説,媒體的報道應該促使他們更加迅速地走向規範化,因為有這麼多雙眼睛在看著他們。一般的平面媒體由於其方式的局限性,使得觀眾只能通過媒體記者的眼睛來"看"、通過文字來了解上市公司;電視報道可以直觀、無遮攔地將上市公司的現狀展示在投資者面前,這一點,對於上市公司規範自己,促使市場健康發展所起的作用應該更是積極和有效的。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