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的困惑((2002年05月09日 21時58分)) |
|
|
食品安全和健康近幾年正受到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於是很多商家不失時機地開始賣起“綠色食品”的概念,市場上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綠色食品。商家的廣告形容詞也是五花八門,比如純綠色、純天然、無公害、無污染等等,讓消費者看得眼花繚亂。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我國目前有2400個已經通過綠色食品標準認證並有權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産品,但是生産商家反映他們的銷售情況並不樂觀。綠色食品何時才能真正紅火起來呢?
今年春節前,五常市副市長親自押送60噸綠色五常大米和其經銷商黑龍江省綠特色産品展示交易中心進軍北京糧油批發市場,在玉泉路和六里屯兩個大型糧油食品市場,綠色五常大米和早來的普通五常大米短兵相接。結果如何呢?
一個月裏,綠色五常大米在兩個市場總共只賣出一袋,以慘敗告終。據了解春節前是大米銷售的旺季,為什麼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挂著時下代表健康的綠色食品標誌的五常大米賣不出去呢?最近,我們再次來到北京市的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在這裡我們看到也有一家攤位號稱是“純綠色大米”,只不過是用粉筆在黑板上寫的招牌,但是沒等記者提問就有人把招牌藏了起來。經過調查我們在這個市場上一共發現有四家銷售普通五常大米的攤位,我們詢問了一下米價。得知“8角5分,冬天的時候是每斤9角3、4分吧。”
而前來批發大米的零售商只認價格不認綠色食品標誌。就在這家銷售普通五常大米的攤位旁邊就有一家批發商在銷售有綠標的大米。這也是我們最近在玉泉路市場裏發現的唯一一家賣正宗綠色大米的廠家。他告訴記者,假的綠色食品危害很大,“但是現在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現在這種情況很普遍”。
我們來採訪的時候,這家綠色大米批發商進入玉泉路市場已有兩周,沒有賣出一袋挂了綠標的大米。那麼旁邊賣普通大米的商家情況又怎麼樣呢?據了解,“一天的銷售一千四五百袋,反正天天這樣”。
綠色大米批發商介紹説,除了冒牌綠色食品和低價普通大米的衝擊,正宗綠色食品本身的高價位也是導致綠色食品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那麼綠色食品有沒有降價的空間呢?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來到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韓沛新指出,和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綠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價格差異非常有限。除了要認清這裡面確實有環境價值、對健康的保障價值,另一方面,綠色食品生産成本本身也比較高。
以五常大米為例,從選種育苗開始五常大米的成本就比普通大米要高。
據介紹,綠色食品的種子開發,在水稻上要把握兩條,第一要選用抗病力強的品種,如果抗病力不強,在生長過程中得病農民勢必為了保産量得用藥,打了藥就不合格了。第二要把握米質。
對綠色食品的開發國家出臺了一套從土地到餐桌全程監控的標準體系,比如種植階段只能施用生物肥和農家肥,加工階段不能添加色素、防腐劑等化學成分,綠色食品的生産和加工基地必須接受定期的環境檢測,這樣也直接控制了綠色食品的生産規模。
綠色食品有非常嚴格的標準,認證也非常嚴格,投放市場的商品量非常有限,現在佔到我們國家整個商品總量還不足1%。
和普通食品相比,綠色食品還增加了認證成本,一般每種食品的認證費在4萬元至10萬元不等,這些相關的附加成本使得綠色食品在短期內無法降低價格。那麼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綠色食品應該如何進行市場定位呢?
韓沛新認為,定位在大中城市的中高檔的消費人群、一些知識性的消費人群中去。
那麼作為綠色食品主要消費人群,大中城市市民對綠色食品的認知度有多高呢?我們在北京的一家大型超市裏採訪正在購買有綠色食品標誌産品的幾位顧客。
“我也不太清楚,綠色食品是不是就是不受污染的食品,不上化肥的那些吧。”我們採訪的消費者沒有一位能夠準確的講出綠色食品的定義,就連超市裏的導購員也一臉茫然。而根據今年3月份來自廣州市的一項調查顯示,真正嘗試過購買綠色食品的廣州人不足半數,在表示聽説過綠色食品的5495位被訪者中,有24、1%的人對綠色食品有識別標誌表示“聞所未聞”,而具備識別能力的人僅佔21、9%。怎樣才能打開綠色食品的銷路呢?
在北京的兩大批發市場碰了釘子以後,寒雲沒有泄氣。她重新給綠色食品定位,決定全國一盤棋,走配送、專營的路子。她説,“一看這個路子走不通,我們還得走我們專賣的路子,我們統一打黑龍江綠色食品配送中心的牌子,家庭配送、社區配送,還有超市配送,幾大渠道同時進行,佔領市場。”
在哈爾濱的一家社區超市裏,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塊牌子:黑龍江綠特色産品展示交易中心櫃員單位。在超市裏顯眼的地方有一個綠色食品專賣貨架,超市和交易中心的紐帶是送貨員。超市售貨員告訴記者,當時他們也是不太敢接,因為價格還是稍微高一點點。再説包裝也挺面生的。但是以後,反映不錯。
在哈爾濱像這樣的櫃員單位目前已經發展了60個,銷售的綠色食品達到了30多個品種。
寒雲説下一步她要讓消費者在全國的超市都能找到這樣的專賣櫃臺。“我們沒有權利讓消費者成為專家,我們循序漸進地給他宣傳介紹。以專營的形式統一打黑龍江的大品牌,把銷售渠道順暢了,這樣偽劣假冒進不到我們的渠道來,消費者可以慕名到我們的專營店,到我們的配送網來買綠色食品。”(吳海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