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調查
中藥保健品 面對生死線((2002年04月15日 21時58分))

    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為了加以治理和規範,最近,國家醫藥管理部門已經決定取消以“藥健字”為標識的保健藥品,對現有的保健藥品,將會根據相關要求轉成保健食品或上升為國家標準藥品,2004年1 月1日以後,所有的保健藥品將不準再上市流通,屆時,我國已經存在了15年之久的保健藥品,將會銷聲匿跡。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加快中藥保健藥品的審評工作。這項工作進展如何?

    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已經撤銷了1959個中藥保健品品種,經初審上報的2429個批准文號中, 972個通過技術審評,佔已審評總數的60%。

    作為此次全國中藥保健品審批的主管部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司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在電腦管理系統中,各地報送的上千種待審的資料正在被分類整理,新送來的待審資料剛剛堆好,諮詢電話就打進了辦公室。但中藥處處長張晶卻告訴記者,像這樣的整理審評工作,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了。2000年3月份下發了74號文件,全面開展保健藥品的整頓。當時背景是新的藥品管理法即將頒布實施。

    張處長介紹,此次對中藥保健品的整頓,具體主要是執行新藥品管理法的一些規定,即取消地方藥品標準。而以前中藥保健品一直是按地方標準來審批,各地掌握的尺度不同,直接導致了中藥保健品市場良莠不齊,魚目混珠。這次藥監局的全面審核,就是為了把全國的中藥保健品統一在國家標準範圍內。

    註冊司司長曹文莊説:“中藥保健藥品出現了療效不確切,組方不合理,同名異方,同方異名的情況特別嚴重。有的中藥保健藥品是治療藥品,但也按照保健藥品來報;有的就是食品,也按照保健藥品來報,給管理上帶來了很大的漏洞。甚至有些中藥保健藥品有毒副作用,對病患者有很大的危害。對於整頓之前的中藥保健品市場,曹司長進行了概括。

    沒有規範的管理,保健藥品的質量就無法得到控制和保障。保健藥品名稱的不規範,為了逃避藥監部門的監管,改頭換面上市,造成了藥品市場的混亂和不公平競爭;毒副作用明顯的保健藥品在市場上流通,嚴重地威脅著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此次劃定一條生死線,用標準來對市場進行準確的管理,曹司長認為已經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整頓的目的就是,符合藥品要求的就按照藥品來管理,不符合藥品要求的,是食品的就按照食品來管理,保健藥品裏面我們分清哪些是治療作用的,就按照治療藥品來管理就行了。

    曹司長解釋,國家標準藥品指的是治病、防病的特殊商品,必須安全有效、質量可控。應具有明確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在中藥保健品上升為國家標準藥品審批中,一項重要指標就是至少要提供三百例臨床,作為它的功能主治支持材料。而以前中藥保健品只需提供一百例臨床就能獲得審批。

    這次整頓後,國家藥監局對符合國家標準的中藥保健品種將換發新的批准文號,即國藥準B字批准文號,審批通過後的中藥保健品將繼續保留下去。未通過審查的品種,在2003年6月30日之後,將不再生産、流通、使用。否則將作假藥處理。

    生存還是滅亡,就在於中藥保健品上升為國家標準藥品的這條標準上。

    我們的記者從中國消費者協會拿到一個數字,在藥品、醫療用品方面的投訴,去年比前年上漲了25.4%。然而市場很怪,消費者投訴的增加在表面上看來並沒有怎麼影響保健品市場的紅火,據了解,目前我國保健産品的銷售額正在以15%到30%的速度高速增長,預計到2010年,國內保健産品的銷售額將會高達1000億元。(賓芳)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