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江採沙:挖不斷,理還亂((2002年04月06日 23時18分)) |
|
|
我們在建築中用的黃沙很多都是從河裏採挖上來的,這種沙石資源如果亂採濫挖,就會引起河床結構的變化,甚至是堤防的崩塌。一方面,房子要蓋;另一方面,河道也要保護,沙石資源如何合理地利用和開發在一些江河區域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們的記者在湖南湘江的湘潭、邑陽和株州河段對當地的河道採沙情況進行了調查採訪。
記者來到位於湖南省湘潭市境內的湘江河段,看到人們正在這裡整修湘江的河堤。
據湘潭市水利局局長介紹:在枯水季節河堤兩岸都是坑洼地,基本上佈滿了沙場。挖沙造成堤防的堤腳崩塌,嚴重影響到泄洪的安全性。
據了解,湘江的某些河段之所以造成堤防坍塌現象,主要原因在於挖沙船在河道亂採沙石,破壞了河床的結構。
記者跟隨一艘編號為3501號的貨輪在江上航行,航道前方河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挖沙船,一字排開在本來就不寬的江面上,而且一個沙床作業往往有近十條運輸船和它捆在一起,從遠處已經看不出來航道的位置。
這些挖砂船隻都是個體作業,沒有任何水上聯絡方式,堵塞在航道中央,船隊也無法和他們取得聯絡,記者乘坐的貨輪只好減慢速度。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事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航道和航道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侵佔或者破壞。違反前款規定,中斷或者惡化通航條件的,由建設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並在規定期限內負責恢復通航。
在當地水利部門的協同下,記者登上了一條正在作業的沙船。
一艘挖沙船究竟能帶來多大的收益呢?記者找到了正在忙乎的船長。
如果船主有60萬的收入的話,要賣10噸沙子。除了採集河沙之外,採沙船的另外一個重要收入是來源於淘金,大浪淘沙,從挖起來的大量河沙中,沙船最後取走的只是黃沙,小卵石和金沙,其餘大量沒有用的沙石就被拋擲在河道中間。在一段5公里多的河道上,原來曾有採沙船30多條,有沙場50個。
在我國修訂的水法第四十五條中明確規定:在江河內不得棄置,堆放阻礙行洪,航運的物體。挖沙船作業後留下大大小小的沙包,顯然違反了這條規定。這些沙船走一道挖一路,整個河床千瘡百孔,給水利和航運都帶來極大的危害。最嚴重的時候,船隻無法行駛。航道形成堵塞後沙子成堆,洪水來時不能轉動,防洪大堤就受到嚴重威脅。
採沙船每天在湘江的河道中央開動隆隆的轉輪,有關部門如何來對它進行管理,記者在挖沙船長那裏看到三四個部門的管理許可證,有航道、航港、礦産辦、水電局等許可證。
記者首先來到了湖南省交通廳航務管理局採訪。航運管理處主任劉國平指出,作為水上交通管理部門想進行管理,但是沒有手段,因為他持有挖沙部門的兩證,證件是齊全的。這裡提到的兩證齊全,指的是水利部門的河道生産作業許可證和國土資源部門的採礦許可證。辦理這些許可證意味著採砂船必須接受這兩個部門的規劃和管理。於是,記者又走訪了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管理人員表示:儘管他們也有執法權,但在手段上還是力不從心。對河道採沙的治理,他們只能要求縣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會同公安、交通、水利、環保以及工商、稅務等部門聯合執法,借助條件和力量形成整治的聲勢和合力。
整個這條河道,執法的單位比較多,有交通部門、水利部門還有國土資源部門、工商、稅務等都有執法權。多個部門交叉管理,缺少有效的配合,客觀上造成了管理的漏洞。
這種情況引起了湖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由省政府挂帥,組織人員對採砂資源進行詳細規劃。把湘江分為紅黃綠三個河段,分別設置了禁採砂石區,季節性採挖區和開採砂石區,規定每個河段的砂船數量,用以治本。與此同時,責成各市,由水利部門&&進行整改。
湖南省的沿江各縣市從三月中旬開始對大堤進行修復,並加強對河道採沙的執法監督力度.湘江河道亂採砂石的現象正在治理之中,人們期待這一次整治能夠還給湘江水平靜秀美的姿容。
從今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長江河道採沙管理條例”把以往的三證管理改為一證管理,由水利部門負責主要的監督管理,採砂船必須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進行合理開採,理順了採礦管理秩序,使長江濫採砂石的現象得到改觀。目前湘江地區也正參照這一經驗,陸續進行整改。(鄢聞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