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財經頻道 >  焦點透視

現場花絮
01月02日 11:24

    
張維迎排座


    給人排座位好像是件挺麻煩的事兒,給都是重量級的人物排座位更是不可隨便造次的事兒。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陳東升,上海光明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佳芬,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宗慶後,中國煤炭工業進出口集團公司總經理經天亮,當然還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必須註明的是:這裡的排名不分先後),給這些人怎麼排,誰坐什麼位置?都是個講究的事,弄不好給誰排個不好的位置,影響誰的情緒都是不好的事。主持人路一鳴、沈冰是倆聰明的年輕人,他們把這個難題交給了張維迎教授。

    張維迎教授是個有意思的教授,讓他排座他先不管他應該排的嘉賓,他倒先關心起沈冰來了:“你坐哪?”

    沈冰説:“你先別管我。”

    路一鳴説:“我們倆站著。”

    沈冰又説:“您先給我排個座,我坐在下面就行了。”

    這時候張教授道出了他為什麼先關心沈冰坐哪的原因了,他説:“如果你坐,你希望誰挨著你。”繞了半天,又把這個難題給踢了回來。

    沈冰好像覺得張教授不好對付,就想把這個難題再交給王佳芬。王佳芬則輕輕一帶:“我還是聽老師的。”這個題又發給了張教授。到這會兒,張教授可能也找到了排座的好方法,就讓中煤集團的經天亮先生坐一個角,又讓光明乳業的王佳芬坐另一個角。誰都會不禁要問:那為什麼這樣排?張教授的回答是:“他們是一個賣白的,一個賣黑的。”

    那剩下的連同張教授在內的四位嘉賓呢?張教授的分法更簡單了:“各奔東西”。

    張維迎教授被評選為CCTV2002年度經濟人物據傳説與這次排座位表現出來的睿智有著極大的關係。

    
企業家“創新”語錄


    “創新”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上平實的解釋是:1、拋開舊的,創造新的;2、指創造性。但到了《創新2002》經濟年會的嘉賓嘴裏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説法,不妨一看。

    王佳芬(上海光明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我們要不斷超越我們自己,用自己的今天,超越我們自己的昨天,然後要敢於去冒風險,通過不斷地學習,取得更新的成績。

    李東生(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這個創新是一個不斷學習、實踐和超越的過程。

    陳東升(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學習和模倣過程中它孕育創新,要善於率先學習和模倣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來實現一種跨越式的進步,這是我對於創新的看法。

    經天亮(中國煤炭工業進出口集團公司總經理):

    國有企業的改革本身就是一種嘗試,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叫整合,把優良的資産整合在一起,打破飯碗,不因循守舊。創新不是胡幹和蠻幹,它得有科學性,而且要尊重實踐。

    趙新先(三九集團總裁):

    創新就是與眾不同,在冒險的過程中折磨自己,自尋煩惱,在承擔折磨的過程中,達到自己的目的,得到很好的回報。

    宗慶後(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發現自己的缺陷,發現我自己更大的差距,然後進行改良創新,然後超越自己,超越人家,最後得到成功。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我想新就是打破框框,敢於冒險,學會妥協。因為你在創新的時候一定會産生好多的矛盾、衝突,如果沒有妥協,創新是不可能成功的。妥協是原則,原則不能妥協。如果你創新是為了失敗,那就可以不妥協。妥協不等於放棄。

    歷史上最著名的妥協的例子是愛迪生推廣電,愛迪生推廣電遇到的最大的阻力是當時的煤氣,那時所有的照明用的是煤氣,那麼電出來以後就對煤氣是很大一個挑戰。愛迪生這時候害怕這些搞煤氣的企業來聯手反對他,所以他用了煤氣的這個管網,並且在宣傳上,他説電的照明只比煤氣亮那麼一點點,電就這樣慢慢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最後完全替代了煤氣,那麼如果愛迪生一開始就説,電是革命性的,電的出世就是煤氣都完蛋的時候。那麼他的阻力就會大得多,也就會很難成功。好比我們前兩年我們搞IT的 ,他們經常説他們是革命性的,結果最後就出了這麼多問題,我想這是有原因的。

    童家威(美商網CEO):

    我覺得這個創新本身就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它是一個不斷地追求真理的過程,妥協呢是在過程當中必須要實現目標的一種手段,但是不能把手段把它定為它的本質,就像説沈冰一樣,什麼是沈冰,不能説穿著米黃色衣服的、大眼睛的、漂亮的就叫沈冰,我覺得這個創新的應該是説從發現到實踐到成功破壞這麼一個過程,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必須有一定的手段來實現,比如説是妥協是不得不採取的一種手段。

    余曉芒(中國聯通董事、副總裁)

    創新用魯迅的話就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一條路,那麼在今天在這個IT時代呢,我們競爭更要強調創造這個差異性,那麼中國人的話叫特色,因為差異性中國的詞是一個中性的詞,那就是要走一條,那就把魯迅的話改一改就更突出了,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誰先踏上第一隻腳,誰就走出了一條路。

    范怡文(服裝業內人士)

    創新就是不停地喜新厭舊,因為創新最大的障礙就自己,因為自己的滿足,滿于現狀,所以不願意創新。

    劉持金(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

    我覺得在做企業過程中,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家是不計成本的去為創新而創新,他們都是在選優的基礎上,根據客戶的潛在的需要,不斷地去嘗試一些東西,所以這個嘗試是一定要做的,那麼其次就是這個任何一個創新都一定要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企業家一定要去冒險,那麼最後一個妥協我的理解是稍稍有點不同,是什麼呢?就是説對於一個企業,它有一個有限的資源,當它去採取一個創新的項目時候,它一定要有機會的成本,機會的成本高情況下它必須要去妥協。

    張醒生(愛立信(中國)首席市場執行官)

    珠寶手機的概念在模倣,它沒有跳出手機的大格,但是它在模倣中進行了創新,把珠寶的概念移植進來,把兩個本不相干的事情做在一起,這就是創新。

    張樹新(聯合運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新是一個動作,創新不等於成功。創新既不是為了失敗,也不等於成功,創新是一種行動,這種情況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創新決不妥協,有妥協,有折磨,其中有感受部分,有為了達到成功的戰術步驟部分。 

    張徵宇(恒基偉業總裁):

    創新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去不斷嘗試與眾不同的方案,然後達到一個成功的結果。

    汪延(新浪網董事長)

    創新是超越,創新講求速度,創新應該有很好的執行。

    王志東(點擊科技公司總經理)

    第一把手扼殺創新是難免的,甚至是必須的,如果第一把手從來沒有失敗,從來沒有犯過錯誤的話,他這個成功是假的。其實做第一把手很難,因為每天會接觸到無數個創新的觀點,各種各樣的,每個聽起來都很好,但是我必須選擇放棄,放棄某些部分,選擇某些部分,而且我也要知道,什麼時候我該去冒險,什麼時候我該去更加保守一些。其實如果説,能夠按照已有的信息能夠完全推理的話,這個不需要企業家,完全邏輯推理能夠出結果,電腦去做就好了,其實企業家最大的價值是在於他沒有充分的信息,沒有充分的理由,但是必須做出決定。

    劉寶成(對外經貿大學教授)

    創新可能意味著失敗,但是不創新,一定是死亡。創新要有目標、價值、責任。沒有目標和不能提供價值的創新至多是標新立異,或者是嘩眾取寵。沒有為社會負責的態度,企業的創新也是沒有意義的。

    王中軍(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我覺得電影可能就是感受的東西更多一點,我還真沒亂分析過,我就是自己覺著挺好,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觀眾我覺得不錯,還有創新,我覺得我自己很多想法在無意中別人給總結説創新,我自己不知道當時是創新。創新好像是跟著感覺走,有時候可能跟著別人的感覺走。

    曾強(實華開電子商務集團主席):

    我覺得創新這個詞,從我們的漢字這個偏旁部首,你拆一下你能看出來,這個創是一個倉庫的倉加一個立刀,就是倉庫本來是把糧食給裝好,但是我要開一刀叫創,新這個左半邊是個親字,親人親近,右半邊多一斤,就是説要既要連續,又要多一點,所以創新呢,在這個古人當中,早就給我們暗示了,那麼這個你想想如果巴黎時裝師沒有創新的話,明年的春天可能是暗色,如果這個世界盃,我們的球星頭髮不創新,可能沒有追星族的樂趣,所以我覺得一個民族要不創新,這個就沒有靈魂,一個企業不創新就會死亡。

    劉曉光(首創集團經理)

    創新肯定是對的,做生意有成有敗。如果説你每筆生意都是成功的,那你是神,不可能,那麼我覺得創新的失敗更多。

    萬平國(中網公司總裁)

    我的理解創新就是第一個是花錢,第二個是滿足好奇心,第三個這個好奇心本身裏面的要素是絕大部分是註定要失敗的,只有極少數是成功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三個要素滿足完了之後。第一要問絕大多數的企業,你有沒有足夠的財力,能滿足那個好奇心。第二個不是所有的人打個報告,甩我一個想法,這就叫好奇心,不是,好奇心這裡面有點天生的成分在裏面,就是它的判斷是非常少的可能性,能夠與眾不同,這個才叫創新。大部分的模倣是縮短差距,不是創新,學習縮短差距不是創新。有些人説,我商業上成功了,那是成功,最簡單的勞動也可以成功,不是創新,所以從這幾個要素上講,這個創新里面失敗的機率已經是失敗再失敗,再失敗,90%幾的創新都是失敗的,而不是成功的,另外一個創新一旦成功了,它這個屬於解決問題,所以這個創新的公司領導人,一定要有那種天生的判斷力。

    白長虹(南開大學教授)

    我認為創新的主體儘管是企業,但創新的這個非常重要的一個來源一定是從企業之外去考慮才能找到根本的創新之路,因為我們企業就是為顧客創造價值的,我們創新的目的,創新是否實現了,是不是成功了,最根本的就是你為顧客提供的價值,是不是比對手更高,是不是創造了新價值。中國的國家經濟真正要有競爭力,光有模倣,光有跟蹤,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些根本性的這種創新,那就是整個我們的經營模式的創新。

    補充一個例子,網站的發展實際上給我們的創新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條件,那麼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亞馬遜書店,實際上它這個網上書店,徹底已經不是書店的概念了,它可以賣書,它是圖書中心,它也是情報中心,它也是喜歡同類型主題的社區的討論區,它甚至是一個圖書的股市,它知道人們都願意買什麼書,更多的人看什麼書,所以這種創新,實際上是帶有原創的,帶有根本的改變了一個行業、一個産業面貌的一種創新,而這種創新實際上是非常值得我們中國的企業裏頭一些領袖性的企業,去追求的一個方向。

    張朝陽(搜狐網CEO)

    創新意味著這個組織從上到下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可以總結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聽市場的聲音,我覺得改良沒什麼錯,就一點一點地做,然後逐漸逐漸最後從上到下接受新的東西,接受新的想法,但做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地去求證,去傾聽市場的聲音。

    
誤事兒的王中軍


    “哎,真是誤了事兒了!”節目剛剛結束,華誼兄弟影視公司的董事長王中軍就邊打手機邊往外跑,連同為嘉賓的老朋友實華開公司CEO曾強遞給他的香檳都顧不上喝。

    原來王中軍本來有個重要的約會,他要跟公司最近投資的一部片子《理髮師》的導演陳逸飛討論拍攝計劃。本來打算在節目中途給陳逸飛打個電話,哪知在現場太投入,給搞忘這茬了。害得他的秘書在演播室外面急得直跺腳,那邊陳逸飛的電話不停地催,這邊王中軍在節目中還在大談特談創新的故事。所以,節目一結束,就出現了剛開始的一幕。

    不過,在節目工作人員送他上車的時候,他還是再三囑咐:“我太忙,你們節目在1月4號具體什麼時間播,一定要打電話通知我。節目很好,有創意,但我説得好象少了點,到時好好看看。”

    
意猶未盡的白長虹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白教授卻躲在一角落,手握酒杯作沉思狀!

    節目一結束,欄目的編導小龔就一直在找一位《商界名家》的老朋友,南開大學的白長虹教授,結果發現白教授拿著酒杯一個人坐在一邊。

    “你們的時間安排太短,太可惜。”一見著小龔,快人快語的白教授就説開了,“這麼強大的陣容,100多位優秀企業家多麼難得齊聚一堂,怎麼也得安排4個小時。你看,我在説創新的時候,本來有一個很好的故事,就是沒時間講了,張朝陽、王志東他們也都這樣,可惜了。”

    滿腹委屈的小龔也據理力爭,“哎呀,我的白教授,您可是站著説話不腰疼,年底老總們都這麼忙,我們要是把節目安排4、5個小時,還不把大家都給嚇跑了。”

    “那你要看什麼內容呀,只要話題選得好,大家不會嫌長的。”白教授還不依不饒的。

    “那好,我們可説好了,咱們明年的特別節目來個5小時,你可不許不來!”

    “好呀,我肯定沒問題!”白教授終於可以不鬱悶了。

    
“幸災樂禍”的孫路弘


    如果整臺節目最佳表演獎,那肯定非聖路可諮詢公司的總裁孫路弘莫屬。

    原來呀,在節目中有一個環節是成人智力玩具遊戲,這個遊戲的玩具正是孫總提供的,可在遊戲開始時他不能説呀,所以呀他得一本正經地“秀”下去,可看到大家都笨拙地忙成一團,他實在忍不住,在一旁捂著嘴偷著樂。尤其看見史玉柱、求伯君兩個大個子,打算使蠻力將玩具給掰開時,他終於笑得前伏後仰。

    但他也有笑不出來的時候,當節目主持人現場採訪他關於遊戲的寓意的時候,他的表情還挺嚴肅,道理還講得頭頭是道、有板有眼。這可惹急了坐在他附近的馬雲、鐘偉等人,都群起而攻之,“你看見我們笨手笨腳的樣子,你得意了吧。節目完了罰你請大家吃宵夜”。在大家的“圍攻”下,孫總只好滿臉委屈地認了。

    
冤比竇娥的張朝陽


    “對不起,實在是這出租車耽誤了的。”離節目開始還有幾分鐘,匆匆趕到節目現場的張朝陽連忙道歉。在工作人員剛一埋怨他遲到時,張朝陽滿臉痛苦狀,“冤!我實在是比竇娥還冤呀!”

    原來呀,張朝陽出席這種活動挺多,慢慢有了經驗,當一聽説我們節目的嘉賓要來100多位老總時,張朝陽就覺得現場肯定不好找停車位,所以呢,他就坐出租車來。呵呵,這算盤打得挺精的。可就是這出租車壞了事,原來這個司機對演播室附近的道路不熟悉,在安定門橋上轉了幾圈,這可把張朝陽急得不行,拿著請柬上的位置圖給他連比帶劃,可這司機脾氣還挺大,給張朝陽來了句“我開出租的,是我熟還是你熟”。氣得張朝陽當即下車,換了另外一輛出租車趕到現場。

    聽完張朝陽的申訴,節目的一位工作人員滿含同情上去安慰:“張總,您知道換一輛車,還是挺有創新精神的嘛!要不呀,你這會兒還在安定門橋上呢!”

    
大跌眼鏡的張樹新


    “還是你們搞電視的辦法多!”。節目一結束,聯和運通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樹新女士連連對節目的編導們説,“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呀,你們對我也保密。”這可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呀,在節目的策劃階段,張女士參與了節目有幾個環節的策劃,並且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比如張女士建議,節目要輕鬆點,不要老是板著臉説理論,可以讓老總們談談生活,談談家庭。“老總也是人嘛,談點風月未嘗不可。”

    她的建議得到了欄目組的普遍認可,但大家在創作時是批判性的接受,表現輕鬆不一定要談生活、談家庭,而是引入了智力遊戲,讓談話節目在形式上表現得更活潑。

    結果,這讓等著看大家談“風月”的張女士大跌眼鏡,等了一晚上也沒看見,怪不得她要“怪罪”創作人員對她保密了。

    
亂成一鍋粥的嘉賓席


    要不是親眼目睹,打死你也不會相信平時不茍言笑、西裝革履的三九集團董事長趙新先會為一個小玩具搞得手忙腳亂、面紅耳赤。這就是在我們的節目錄製現場,並且類似的人物還有蒙牛集團的董事長牛根生、北大教授何志毅等一大幫人。

    原來,節目有兩個互動的環節,一是讓每位嘉賓用機讀卡答題,一是讓大家玩智力玩具。哈哈,這一下,在嘉賓席可是妙態橫生,100多位平時沉著穩重、運籌帷幄,在電視上也都正襟危坐的老總們可都急了,有東瞅瞅、西看看想模倣者、有交頭接耳、連比帶劃交流者、有冥思苦想作智者狀者、有幸災樂禍作不屑一顧狀者、甚至更有離開座位傳經送寶的好事者,整個嘉賓席亂成一鍋粥,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錄《開心詞典》呢,您吶,就等著看好戲吧。


責編:楓聆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