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的權威財富雜誌《福布斯》排行榜中,浙江溫州的民營企業家南存輝連續兩年入圍50強,同時他也是我國私營企業納稅50強之一。這位人稱“溫州最具現代企業家氣質的老闆”最為得意的是,當大家都在做加法時,他做的是減法:他名義上的權力越來越小,他名義下的股份越來越少,他的經營領域越來越狹窄,他的管理體系越來越簡單…… 但是,他的企業越來越強大。
2002年3月,在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的年度招標大會上,來自歐盟15個國家和全球各地的近30家電氣公司展開了激烈的競爭,5輪過後,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戰勝了通用、西門子、施耐得等大型跨國電器集團脫穎而出,奪得6000萬歐元的標的,成為標王。這是一家來自浙江溫州的民營企業——正泰集團。
20年前,正泰集團的董事長南存輝還只是溫州柳市鎮一個手藝不錯的修鞋匠,1984年,21歲的南存輝將多年辛苦修鞋的積蓄投入到一個朋友的電器廠中,當月凈賺35元,正是這35元中所蘊涵的希望讓南存輝把自家的房屋折價5萬元作為投資,與朋友一起合作辦起了樂清縣求精開關廠。在創業之初,他的口頭禪就是“認真”二字。
南存輝:修鞋的時候我是非常認真、非常投入的,所以贏得了很多回頭客。自我辦廠 到現在,時時刻刻有一種質量意識,這是我小時侯就形成的概念,質量好了,錢就能賺的多,生意就能好。我是一直把這種認真、這種質量意識帶到現在。
2001年2月17日,朱鎔基總理在中南海接見了國內的15位企業家,除了寶鋼、一汽、中石油等國有大型企業之外,20年前的修鞋匠南存輝作為中國惟一一家民營企業的代表,第一次走進了中南海,受到了總理的接見。當其他的大型企業把彙報重點放在産值和規模上時,南存輝與總理談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民營企業的誠信和提高産品的質量。
南存輝:對民營經濟的誠信問題,總理非常關注,對此我印象很深。重視誠信在溫州感受更為深切,溫州市打假打出一個新天地,打假打出一個電器之都,打假打出一批中國馳名商標。
多年來對産品質量的嚴格要求讓南存輝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他來到工業園區視察時,第一個要去的就是質量檢測部門,每次他都要親自動手檢測産品的質量是否合格,和技術人員談的最多的話題也是質量,在正泰的生産車間裏,有關産品質量的警句更是隨處可見。
南存輝: 質量就是訂單,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我們企業的生命線。
南存輝喜歡爬山,每當正泰集團面臨重大決策時,南存輝都會在黃昏來到距離溫州市區100公里遠的雁蕩山,不管一天的工作多累,他都要獨自登到山頂,他習慣在登山時思考企業的發展,也希望雁蕩山的靈秀能為正泰集團帶來好運。
南存輝:做企業跟爬山很像,開始做的時候認為很簡單,結果當你越爬越高的時候,就是企業越做越大的時候,碰到的困難就會越來越多,越爬越覺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不能回頭。
山要一步步爬,企業也要一步步做,歷經18年的艱苦創業,正泰集團已經成為國內低壓電氣行業産銷量最大的企業,在民營企業綜合實力500強中排名第4位。産品涉及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通信設備等300多個系列、5000多個品種。企業總資産超過20億元,工業總産值更是達到61.77億元。從創業之初到現在,正泰的員工增長了1千倍,資産增長了2萬倍,産值增長了10萬倍,利稅增長了15萬倍。
穩健經營同樣是南存輝的性格,當國內的多家民營企業紛紛展開多元化戰略的時候,南存輝和他的正泰集團始終在圍繞主營業務發展,他堅信,實業經營才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之本。
南存輝:蜈蚣有千條腿,但是同樣它只能走一步。
南存輝也是最早對家族式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的企業家之一,早在1991年,南存輝就通過與美商的合作,將“樂清求精開關廠”變為“中美合資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這是溫州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也是南存輝對家族企業改造的第一步。在1994年,南存輝再一次優化股份結構,38家企業的加盟使得正泰的資産從100萬元迅速增長至5000萬元,到2002年,正泰集團的股東已經從最初的10人增長至110人,南存輝的股份也從最初的100%稀釋到現在的20%左右,而正泰的總資産則從最初的100萬元猛增至現在的22億元,南存輝將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變成了企業家族。
南存輝:我的股份比例降的越低,我的動力就越大,我的股份稀釋的越少,我的發展後勁就越足。
國際化是南存輝的一個夢,1963年出生的南存輝將在明年迎來40歲的生日,在這樣一個不惑之年,他卻有著一個一生中最大的夢想。
南存輝:明年我就四十歲了,我覺得在新的一年裏,我最大的願望是,讓全世界的同行都知道在我們輸變電行業裏面有一個品牌叫正泰,是來自中國的。
南存輝在低壓電器領域心無雜念,一門心思鉚足勁向前衝,他説,其實在經濟領域誘惑是很多的,有非常多的行業讓你選擇,尤其是在你比較成功的時候。這樣很容易導致決策的隨意性,好比燒開水,你把這壺水燒到99度只差1度就開了,突然你心血來潮覺得那壺水更好,把這邊擱下不燒了而跑到那邊另起爐灶,新的一壺還沒燒開,原來那壺也涼了。南存輝認定自己這輩子只燒一壺水。(《經濟半小時》記者 周人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