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始見成效 中國經濟可望“軟著陸”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4日 10:55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同時,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煤電油運出現瓶頸約束,物價總水平上升等問題進一步顯現。針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苗頭性、局部性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適時做出了一系列加強宏觀調控的決策和部署。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中國自去年以來展開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始見成效,從而讓人們現在有理由預期:中國經濟可望成功地“軟著陸”。
中國加強宏觀調控顯成效
新華社消息: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同時,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煤電油運出現瓶頸約束,物價總水平上升等問題進一步顯現。
這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場新考驗:抑制投資過快增長,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成為經濟工作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見微知著,果斷決策。針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苗頭性、局部性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適時做出了一系列加強宏觀調控的決策和部署,確保中國經濟航船繼續迎風破浪,平穩前行。5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關口,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牢牢駕馭經濟全局
宏觀調控取得初步成效來之不易。早在200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對我國經濟形勢做出了清醒判斷。會議強調,愈是形勢好,我們愈要清醒看到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清醒頭腦。
4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會議明確指出,目前經濟運行中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過大,特別是一些行業投資增長過快。4月30日至5月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江蘇考察工作時強調,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上來,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採取措施,既把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保護好、發揮好,又把這種積極性引導到深化改革、優化結構、提高效率上來,保持經濟平穩協調較快發展。
今年以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多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經濟形勢,要求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生活中的突出問題,有效遏制投資過快增長勢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系列內容實、力度大的調控政策接連出臺。國務院辦公廳、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等相繼就資源節約、嚴控土地供應、深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收緊房地産信貸資金、清理鋼鐵、電解鋁和水泥投資項目等做出具體部署。國務院七部委派出督導組分赴各地進行專項檢查。
江蘇鐵本鋼鐵公司違規建設鋼鐵項目受到嚴肅查處,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被追究責任。國務院嚴肅查處這起案件,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嚴肅法紀、依法行政的決心,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的逐步落實,目前宏觀調控的效應開始顯現。1至4月份,我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幅比1至3月份回落5個百分點,投資增長過快勢頭有所遏制。房地産等部分行業過度投資的勢頭開始回落,糧食價格趨穩,重要生産資料價格漲勢減緩。與此同時,農業生産形勢好轉,消費市場穩中趨旺。
運用新思路、新機制、新辦法解決經濟運行矛盾,對症施策,我國宏觀調控經驗日益成熟
我國經濟總量的放大和結構、體制、增長方式問題的凸現,要求我們既要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又要及時消除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這就對宏觀調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月底歐洲之行前夕,溫家寶總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對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必須採取有力有效的宏觀調控措施切實加以解決。我們主要是採用經濟和法律措施,同時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經濟學家分析説,從總理的論述可以看出,這是一次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特色鮮明的宏觀調控。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脈相承,始終貫穿科學發展觀精神。為從源頭上控制資金規模,防止信貸增長過快,從2003年8月到今年4月間的不足8個月時間裏,中國人民銀行連續 3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後兩次僅間隔18天。
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隨後又聯合下發通知,進一步加強産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有效控制信貸風險。此外,對需要控制一些行業産品的出口,國家還下調了出口退稅率。
除了採用貨幣政策等調控手段外,這次宏觀調控手段更加多元化,從金融領域向土地、資源節約等領域拓展,通過政策的組合作用提高了調控的有效性。中央這次採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切實有效,調控藝術更加成熟。從調控方式到力度,始終把握著經濟運行的主動權。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臻成熟,當前的宏觀調控更大程度是建立在一個更多運用經濟、法律等手段的平臺上。國家在宏觀調控政策的運用中增添了很多新的元素。
在運用經濟、法律手段的同時,國家還輔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經濟學家樊剛説:“固定資産投資過熱,其中一個因素是由於某些地方政府在錯誤的政績觀引導下所致,因此必須要靠行政手段來約束。”
在重點抑制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的同時,中央對農業和糧食生産這一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給予積極支持。今年以來,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就農業和糧食生産作出部署,農民種糧積極性明顯回升,農業生産形勢向好。
堅持不懈、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促進國民經濟既快又好向前發展
實踐證明,中央採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是及時的、正確的、有效的。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措施逐步到位,其效果必將進一步顯現。
但也要看到,儘管當前宏觀調控取得初步成效,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
由於經濟運行的慣性作用,目前固定資産投資增幅仍然過大,貨幣信貸還在高位運行,煤電油運依然緊張,價格總水平繼續上漲,調控工作不容有一絲的懈怠。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落實好中央已出臺的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牢牢把握六大重點:一是繼續加強貨幣信貸調控。二是加強經濟運行協調。三是深入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四是認真做好固定資産投資項目清理工作。五是加快結構調整,加大對農業、高技術産業、交通、能源等薄弱環節和教育、科技、衛生、生態環境等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繼續支持西部大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充分利用現有企業基礎,積極引導社會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防止盲目鋪新攤子。六是不失時機地推進各項改革,進一步做好對外開放工作。
有關專家分析説,從整個宏觀經濟運行前景看,中國經濟仍將繼續保持一個較快增長速度。首先,這是因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適度,力度把握得當,有利於整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結構調整。其次,當前世界經濟繼續好轉,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好的外部環境。此外,我國經濟還處於經濟新一輪的上升期,這種慣性還會推動經濟繼續向前發展。
我們堅信,有以往成功駕馭宏觀經濟全局的經驗,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只要全面落實好中央的決策和部署,自覺維護宏觀調控的權威性、統一性和有效性,就一定能實現宏觀調控目標,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記者 賀勁松、張旭東、謝登科)
中國經濟可望成功“軟著陸”
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中國自去年以來展開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始見成效,從而讓人們現在有理由預期:中國經濟可望成功地“軟著陸”。
部分行業投資過度是中國經濟決策層密切關注和傾力解決的“要害”。引人注目的是,國家統計局本週發佈的月度形勢報告説,4月份中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4.7%,增幅比3月份回落了8.8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還指出,房地産投資增幅下降較明顯;貸款增速下降明顯;新開工項目得到初步控制。
國務院副總理黃菊日前在北京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中國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舉措已“初見成效”,中國經濟將繼續平穩協調較快發展。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預測,若無特殊外在衝擊,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能從去年的9.1%回調至8.5%左右。中國年初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而受投資“引擎”帶動,一季度增速仍達9.8%。
“儘管全年投資仍會較快增長,但隨著中央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舉措出臺和政策效果逐步到位,增速過快的傾向在二至四季度會得到一定抑制。”劉樹成説。
這位專家指出,中國現在的宏觀調控是在新一輪經濟週期上升階段中,針對局部行業過熱進行的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自去年9月以來連續三次調高了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並允許其在一定範圍內提高貸款利率,以控制貸款增速過快;商務部降低了企業出口退稅率;國務院還決定適當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産開發行業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
頻遭重拳出擊之下,中國市場上鋼材和電解鋁價格終於大幅下跌;原油價格上漲和企業對原材料進口需求的增長共同推動4月份進口值的上升,使中國貿易逆差從3月份的5.4億美元擴大到22.6億美元;4月份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9.1%,已是今年以來連續第三個月滑落。同時,對經濟有“瓶頸”制約的煤電産量在增加。
談到這些變化,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的評級董事周彬説,雖然目前的調控可能影響市場情緒和經濟增長,但中國政府提早採取行動將有助於防止今後出現更大的問題。標準普爾表示,暫時無意調低中國主權評級,因為中國按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最有可能實現預想的“軟著陸”,中國眼下的經濟挑戰遠比上世紀90年代遇到的困難容易對付。
摩根士丹利全球經濟分析部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 羅奇也表示相信,中國領導人已積累了多次宏觀調控的經驗,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
在外國投資者的眼裏,中國市場仍可謂一塊誘人的大“蛋糕”,1至4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增幅從一季度的7.49%上升到10.07%。分析人士還注意到,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不斷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開始縮小以及世界經濟復蘇步伐加快等都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利好因素。
儘管如此,中國央行在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説:“必須清醒地看到,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突出矛盾進一步顯現,有些問題還在發展。”比如説,中國確定的全年物價漲幅目標是3%,而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8%。為預防通貨膨脹,國家發改委發佈新規定:當某省物價漲幅月環比超過1%或同比連續3個月超過4%時,該省應暫停出臺提價項目3個月。
央行最近還明確“穩健貨幣政策的近期取向是適度從緊”,表示將通過控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加強信貸結構調整等手段來堅決遏制投資過熱。央行同時表示相信,今年初確定的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增長17%左右、全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6萬億元左右的目標可以實現。
中國有關部門也聯合發文,把禁止或限制投資的項目擴大到機械、石化、輕工、紡織、醫藥、印刷等行業。
周小川:是否加息還要觀察
財經時報:市場一直在猜測,中國是否會通過作用更加劇烈的升息方式繼續給經濟“降溫”?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9日在此間表示:“這需要根據今後的數據,進一步觀察。”
5月19日舉行的北京國際金融論壇上,近30位海內外金融巨頭圍繞“中國金融發展與金融業治理結構”主題,闡述了各自代表的機構對中國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改革領域諸多熱點問題的觀察判斷。長達30分鐘的演講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閉口不談貨幣政策問題。演講結束後,周小川未能順利離開會場。比工作人員更敏捷的大批新聞記者將他團團圍住:“央行可能加息嗎?”“加息條件是否成熟?”“如果美聯儲加息,央行怎麼辦?”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還沒到5%,我們需要觀察。”周小川一邊在工作人員的護衛下擠出重圍,一邊留下幾句話——是否加息,還要“先看看”,一是“看綜合的經濟指標”,二是“看以往政策出臺的效果,時間會比較長一點”。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此前也曾指出,央行加息與否,主要看真實貸款利率(通脹率減去名義貸款利率)是否為負。目前中國一年期貸款利率基準為5.31%。可見周與吳的説法吻合,而且都預示著,5%的通脹率已成央行決定是否加息的重要指標。
不過,按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預計,儘管GDP、CPI的增長率在二季度還會高位運行,但下半年都會有所回落。這或許是周小川一再強調“還需要觀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説,中國是否需要加息,周行長在等今年二、三季度的數據。
宏觀調控初見成效 專家推薦八大“後招”
上海證券報: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宏觀調控初見成效。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今年一季度以後經濟增長將面臨一些週期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抑制影響,全年出現嚴重過熱的可能性極小。據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已向國務院提交了8條政策性建議,以促進全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這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孟春,日前在南京召開的石化行業上市公司戰略研討會上透露的。
這8條政策建議分別是:
一,適當放緩國債投資進度,弱化其帶動投資需求的作用,相機控制國債投資節奏,嚴格篩選投資項目。除最必要的項目外,其他諸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均應嚴格考慮放慢進度。
二,貨幣政策既要預防通貨膨脹保持金融穩定,又要防止緊縮引起經濟下滑。在政策操作上把握好供給適度、增幅穩定、小步有序、靈活微調、少用猛藥。廣義貨幣M2增幅應控制在17%至19%,人民幣貸款增幅控制在21%,這樣既能夠實現經濟增長在7%以上又能避免出現5%以上的通貨膨脹。繼續採取多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信貸方向,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尤其要避免資金流入已經過熱的行業。
三,對地方政府行政干預投資、盲目擴大城市建設的行為應當嚴加控制。
四,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對供求失衡的行業應該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來加強調節,對投資過熱的行業要促進供給增長與需求增長相互適應。
五,繼續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儘管在住房汽車等領域需要加強消費風險控制,但是應當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規律,注意搞好政策引導,促使最終消費需求或中間投資需求形成良性循環。
六,加強企業和銀行的自我約束機制和風險意識。
七,加大社會保障工作力度。在控制增長和加快産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和城鄉低收入者特別是貧困群眾的生活問題會進一步凸現,應當早做準備。在農村應加快建設適合當地條件的農民保障制度,防止農民失地失業的矛盾,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
八,認真落實支撐農業的各項政策。加強對糧食産量預測、儲備情況的把握,妥善安排糧食運輸問題,避免糧食暫時短缺導致市場波動。應當高度重視口糧的穩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還預測,今年將不會出現高於5%的通貨膨脹;預計全年GDP增長在8%左右;工業增加值增幅在15%左右;生産資料價格指數在10%左右;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在3%左右;外商直接投資形勢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