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進行時》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白京全。我是巴林右旗德日蘇嘎查的一個牧民,應咱們中央臺的要求,我想拍一部反映我們變化的片子。
這是我們2002年正在舉辦的草原盛典那達慕大會,我想過去大家對內蒙古草原的了解有那達慕、民族歌曲,其實它們只是草原上人們生活的一個部分,是傳統的、不變的部分,而現在我們的巴林右旗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大家都看到了,現在我們的家鄉是綠草滿坡,原來這裡全是黃沙漫漫呀。
這個像花園一樣的小村莊就是我的家鄉內蒙古巴林右旗德日蘇嘎查。別看它現在景色優美生機勃勃,可在幾年前這裡還是旗裏出了名的貧困嘎查。
我們嘎查200多戶人家近600口人一直以牧業為主要生活來源。一年四季有三季風沙不止。1999年政府提倡禁牧的時候,剛好嘎查新一屆黨支部書記寶日巴特爾上任了。禁牧兩年多來,寶日書記沒少給牧民們做思想工作,至今還有一些牧民在圈養問題上覺得不適應。
想不通歸想不通,大多數牧民最終還是能夠被説通。但像這樣的事情偶爾也還會發生。
寶日巴特爾説,跟牧民打交道,講事理,得慢慢來,急不得。
為了嘎查,寶日巴特爾費盡心思。兩年來,他引導牧民們調整畜種結構,購買産奶率高、出欄率高的奶牛、肉牛和肉羊品種,縮短了投資週期。西門塔爾肉牛和黑白花奶牛、蒙古大尾巴肉羊逐漸被牧民所認識,畜産品緊密的和市場聯結起來,隨時可以變成鄉親們手中的鈔票。而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最具有説服力。
這是我們嘎查地裏的一片向日葵,今年是風調雨順,肯定是大豐收了。一拍這些景色,我心裏是禁不住的高興啊!
從2000年開始,嘎查利用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京津風沙源治理的機遇,兩年已打了26眼機電井。老輩人想都沒想到的噴灌不僅擴大了5000多畝飼料地面積,還可以澆灌幾萬畝草場,畝産飼草達500多斤。同樣的一片草場能養多少頭牲畜,您一算就能明白。
有了這些年的變化和收穫,鄉親們對寶書記的一些決策還真挺服氣。嘎查三組的採石場承包出去後,承包費的支配問題引起牧民們的爭論。這不,寶書記召集幾位牧民代表在草場商討決策。
您瞧,寶書記一個簡短的“現場辦公會” 既發揚了民主,又給大傢伙拿了主意。看來,鄉親們能夠把眼光看得更長遠了,進步還真不小。
如今,過去被風沙吞沒的草原又恢復了草原應有的景象,就連祖輩們世代養育的蒙古牛也成了“混血兒”,西門塔爾肉牛和黑白花奶牛幾乎家家都有。
這就是我的家鄉德日蘇嘎查,雖然在這幾年的變化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太順利的事,但大家最終都能和和氣氣地把家鄉建設得更美,把日子過得更紅火。這位就是我們這兒的長調歌手。他説要給朋友們唱一首“巴林的兒子”,我就把它拍下來,讓大傢伙一起聽聽。
“賽罕烏拉是我的父親,查幹木淪是我的母親,每當登上高高山峰,好想站在父親的肩頭,每當撲進潺潺的河水,好像依偎在母親的胸襟,巴林的兒子,巴林的兒子,迎著朝陽建設美好的生活,迎著新世紀創建美好的家園。”
咱們這部片子呢主要是反映咱們家鄉的變化,你看我這衣服也很好是吧,咱們都是牧民,現在生活都變化了,也富裕了,我想通過這部片子反映我們家鄉的過去和現在的變化。雖然我的攝像技術不是很好,鏡頭運用的也不是很漂亮,但是我是用我全部的身心去拍的。
|